闪腰简易治疗十二法

时间:2022-09-22 02:27:54

急性腰扭伤俗称“闪腰”,是一种常见的腰部软组织损伤,常在人们运动或劳动的时候,因姿势不当、转动身体幅度过大或用力过猛、弯腰搬重物用力不当而引起。闪腰可反复发作,有些老年人甚至下床穿鞋、伸腰打呵欠时也会发生腰部肌肉、韧带损伤或撕裂。严重闪腰时,会引起瘀血、胀肿、肌肉痉挛、腰部疼痛,腰部活动受限,不能挺直,俯、仰、扭转感到困难,咳嗽、打喷嚏、大小便时可使疼痛加剧。严重影响日常生活,给患者带来无法言表的痛苦。如不及时治疗,可演变为慢性腰肌劳损,甚至诱发坐骨神经痛。

一旦发生症状较重的闪腰后可酌情采取以下方法救护。

1.休息法 急性腰扭伤早期(3天内),应绝对卧床休息,最好睡硬板床,让全身肌肉和腰部韧带放松。卧床时,腰部加垫子或加一个软枕头,以保持腰椎前凸的生理弧度,使腰部肌肉呈松弛状态,有利于腰部的康复。不宜久坐或久站,以免腰部处于负重状态,疼痛不易缓解。

2.冷敷法 发生急性腰扭伤后,先在24个小时内用冷毛巾做腰部湿敷,使破裂的小血管收缩止血,减轻疼痛。

3.热敷法 损伤24个小时内,腰部禁忌热敷,以免局部出血加重。损伤24个小时后,腰部皮肤无充血水肿时,可以每天早晚用温热毛巾热敷,每次20分钟左右,水温宜在35℃~40℃之间。也可用炒热的盐或沙子包在布袋里,热敷扭伤处,每次半个小时,早晚各一次。

注意:不要烫伤皮肤,皮肤有充血水肿时切忌热敷,以免加重病情。

4.按摩法 闪腰者取俯卧姿势,家人用双手掌在脊柱两旁,由上往下边揉边压,至臀部向下按摩到大腿下面、小腿后面的肌群,按摩几次后,再在最痛的部位用大拇指轻轻按摩推揉几次。能帮助消除腰部肌肉痉挛引起的疼痛。

注意:不宜做剧烈的推拿治疗,以免加重疼痛。

5.指压点穴法 “腰痛点”穴位在手背第二、三掌骨之间及第三、四掌骨之间,当腕横纹与掌指关节中点处,一手两穴。取穴时用大拇指顺着掌骨间隙移动按压,患者可有明显的酸胀感。边指压边让患者向左右方向旋转腰部各5圈,并弯腰将手触地,再起身后仰。左右手穴位可轮流按压,时间分别约3~5分钟,疼痛便会减轻或消失。

6.系宽腰带法 在腰部系一条宽腰带,以感觉舒适为宜,借宽腰带的托助,可以明显减轻腰痛。

7.背运法 闪腰者与家人背靠背站立,双方将肘弯曲相互套住,然后对方低头弯腰,把患者背起并轻轻左右摇晃,同时让患者双足向上踢,约3~5分钟放下,休息几分钟后再做。一般背几次之后,腰痛会逐步好转,以后每天背几次,直至痊愈。

8.悬吊牵引法 患者站在单杠或门框架下的矮凳上,双手高举握住单杠的横杠,双足离凳,上肢、躯干和下肢放松伸直,利用身体重量悬吊牵引腰部,并在牵引下做前后摆动和左右转动。每天牵引3~5次,结束时足踏凳下地,勿直接松手落地。

9.伸腰牵引法 患者仰卧床上,双上肢伸直放松,若为伸侧腰痛者,痛侧的髋、膝关节屈曲,然后借惯力猛力伸直下肢,以此来牵拉腰部,有时可听到腰部发出响声;若是双侧腰痛者,可交替进行,每次5~10分钟,每天3~5次。

10.抱膝滚腰法 仰卧,屈膝屈髋,双手相扣抱于膝关节下,头部尽量向双膝靠拢,使脊柱内背部后凸,利用自身力量,做摆椅式的滚动,开始时因腰肌板硬,滚动1~2分钟后,腰肌痉挛缓解,疼痛减轻,可加大幅度滚动3~5分钟,此法特别适用于年老体弱者。

11.药物内服法 中成药可选服伸筋丹(一次5粒,一日3次)或跌打丸、七厘散、小活络丸、大活络丸等。

12.药物外敷法 可贴敷伤湿止痛膏、701跌打镇痛膏或正红花油、风湿油等。或取新鲜生姜,将内层挖空,把研细的雄黄放入生姜片盖紧,放瓦上焙干,把生姜焙成老黄色,放冷,研细末,洒在伤湿膏上,贴患处,痛止去药。

此外,理疗、拔火罐、针灸、痛点封闭等都能缓解症状,可根据情况选用。物理治疗如激光或超激光等,也可以有效地改善腰部僵硬感,特别适合年老体弱、药物过敏的患者使用。如果经常反复发作或疼痛持续时间长,可考虑行神经阻滞治疗。完善的脊神经后支阻滞治疗,是目前较为先进的治疗方法之一。它既可以直接缓解疼痛,又能松弛腰部过于紧张的肌肉,改善其血液循环,特别适合由于肌肉紧张等原因造成的疼痛,具有不可替代的快速疗效。如果患者存在非常明确的痛点,可考虑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治疗,直接作用于病灶,效果显著。如果患者反复发作并且疼痛剧烈,须行射频热凝治疗,使用射频针直接毁损病变部位的神经,而不影响周围的组织或器官,效果肯定,不易复发。

为避免疼痛难忍的闪腰,平时要注意预防。首先,加强营养,尤其是蛋白质、钙质和维生素D的摄取,以延缓骨质疏松、骨质增生老年退化性改变的速度。其次,要积极锻炼身体,如打太极拳、慢跑、做体操等。平时可在家中做些简单易行的腰背锻炼,如在床上做“拱桥”(仰卧,以头、肩、足为支点,胸腰向上挺起)或“燕飞”(俯卧,以胸腹为支点,让头、肩、下肢抬起)的动作。同时,睡眠宜选用硬板床或绷紧的棕床,保持脊柱的生理弯曲。居室内的沙发、椅凳不宜过低。

在进行体育锻炼或运动前,应注意活动一下全身,使肌肉处于协调状态。如从地上拣重物时,应屈膝下蹲,避免弯腰;拿重物时,要使物体尽量靠紧身体;向高处放东西时,不宜勉强。最后,要注意劳逸结合,尽量避免做力不从心的重体力活,还要避免长时间地固定。

上一篇:颈椎,不可忽略的生命通道 下一篇:利用“几何画板”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