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湖生态之我见

时间:2022-09-22 02:19:17

玄武湖生态之我见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玄武湖景区无论是从旅游的角度还是从湿地生态环境的角度来看,其作用和地位越来越受到重视。随着城市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玄武湖景区的期望不再局限于将玄武湖作为一个城市休闲公园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休憩的场所,而对景区的生态环境、景观布局、服务水平等一系列的要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希望。

1.水边建筑及小品的设置

亭、廊等多环绕水池而建,形成如水榭、不系舟、临水平台、水廊等,这些临水建筑物可以产生优美的倒影,扩大了玄武湖的欣赏面积,丰富了它的造型艺术。

至于跨水而过的桥和亭,则更是影响到水景的重要景物。玄武湖的桥一般都位于洲岛交接出,位于落落大方的水面成为主景,可以在桥上停歇、赏景、观游鱼。而亭子的位置,一般都偏于湖边一角。

2.岸边各种石头的配置

池岸旁会突出一块石头于水边,既护岸,又可观赏。以自然的叠石与人工驳岸相结合,岸边景观更为丰富活泼。时而在水中置石,以其旷、壮、昂增加其开阔、舒展的气氛。这些石块一般被置于池塘的一侧,既开拓了景深,也便于游人欣赏角度的选择。

3.木栈道的设置

设计人性化,沿湖而建,斗折蛇行,曲径通幽,引人遐想,既与湖岸景致和谐,自身又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同时,木栈道使用价值高,是观光散步的好地方。

4.植物配置

玄武湖区周围主要是环湖公路等交通便利设施为主,湿地周围缺乏复杂多样的湿地植物,并且能够提供鸟类等湿地生物的栖息地也很少,故而该处湿地几乎失去了湿地功能中的提供动物栖息地功能,很难形成人类与湿地生物的缓冲带。当然,玄武湖处于城区之内,特殊的地理位置造成了它不同于普通天然湿地的发展现状,但同时玄武湖内的水质总体很好,零星地点由于游客乱扔垃圾略显脏乱,但是并不对水质构成污染。

考察地段的湖泊内大多为飘浮型以及附于湖底岩石之上的沉底型植物,植物数量较多;在湖边分布着一些草本植物,一般生长在湿润的环境之中,其生长几乎未延伸入湖内,在人工改造的影响下,湖边植物的数量和形成的规模较小,并不适合鸟类栖息。

5.景区建筑设施

在20世纪90年代来南京玄武湖的时候,还有水上乐园、水上观光列车等设置,这些设施都斥资千万,但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比较差。这些项目的投资不仅浪费了大量的资金和物力,而且还破坏了景区原有的自然景观。

本人总结调整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营造多种湿地类型。为不同习性的湿地植物创造适宜的生存环境,增加植物的多样性,创造更加稳定的湿地植物群落,为水鸟提供更好的觅食和栖息场所。

2.增加植物种类。尤其是中生的乔木和灌木种类。

3.充分利用边缘效应。不同的林地的交界、林地和草地的交界、林地和水体的交界,都是大量幼树、灌丛、草本植物的良好生长环境。同时,这些边缘地带创造出不同于林地内部的栖息环境,为动物提供了多样化的栖息地和觅食地。

4.保留部分枯死树和孤植树,形成各种动物的栖息场所。

5.种植吸引鸟类和其他动物的野果植物,为鸟类和动物提供良好的食物来源

6.通过营造良好的动物栖息地,吸引大量的鸟类和野生动物,并通过鸟类和野生动物的取食、排泄、传播不同的植物种子,为植物群落的更新稳定创造条件。

总体来说,今天玄武湖公园的生态考察侧重于人类影响下的生态现状的调查,从而由此了解出发对如何将人类的影响因素与自然因素有机结合起来以达到自然环境与经济效益的双赢,以期为增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做出一些贡献。

上一篇:电力企业财务信息化管理探究 下一篇:浅析岩土工程风险分析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