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办农事节庆活动是乡村文化发展的有效途径

时间:2022-09-22 01:55:05

举办农事节庆活动是乡村文化发展的有效途径

北界镇是遂昌县的边界小镇,这里文化底蕴丰厚,有苏姓(坡后裔)大屋、苏氏家庙、白水毕氏宗祠、白水王氏宗祠、王坞王氏宗祠、周村窑址、明代进士应槚古墓等,是旅游开发的文化资源。由于远离县城,地域名气小,这些文化要素苦于没有对外展示的契机,长期处在深山为人不知的状态。

北界镇的传统经济产业主要有毛竹、粮食、香菇、小竹笋、辣椒酱等等。其中香菇生产每年消耗木材约1650万斤,相当于每年砍伐3300多亩阔叶林,与生态涵养形成矛盾。为了提升经济效益,北界镇农户从2004年开始因地制宜地将原来种植香菇的土地改为种植市场普遍看好的红提。经过几年的经营,不仅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而且使原来消耗过大的森林资源也得到了有效的涵养。这一举措引起了当地政府的重视,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决定给予必要的政策辅助,于是红提种植面积从最初十多亩发展到今天的区域种植面积1840多亩。同时,为了宣传产品的市场知名度,做大规模,借机激活当地的文化要素,拉动旅游经济,2009年,北界镇政府决定筹备举办每年1次的红提节。“原生态、自然红”的北界红提品牌从此传遍周边地区。第1届红提节于当年8月16日举行,迎来观摩游客近5000人,仅开幕当天25户果农实现现场销售红提1.2万斤,收入6万余元。到2012年8月,红提节已连续成功举办了4届。文化是为经济服务的,节庆活动的举办,不仅为北界镇带来了多方面的综合效益,同时也成为农村文化带动经济发展的典型模式。

节庆活动的意义

营造气氛,提高品牌的知名度:节庆期间,通过举办文艺晚会、红提书画、摄影作品展、产业发展论坛会、农民趣味运动会、生态溪鱼垂钓比赛、民俗物品展示等,以红提为核心的专题活动,引来四面八方的游客和消费者,营造起丰收喜悦的节庆氛围。通过在果园里现选、现摘、现尝等亲身体验,加深了消费者对于产品的印象,培养起了消费者对于产品的依赖性,从而有效提高了品牌的知名度。

创造氛围,满足游客的需求:活动期间,围绕节庆这一平台,农业观光、文化休闲、山水旅游、饮食体验全面策划,使观摩者不仅可以亲临现场品尝到绝对新鲜的珍稀红提果子,感受农事节庆气氛,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进一步体验北界镇特有的民间娱乐活动。

扩大销售,提升产品的经济价值:活动的举办,实现了变出门叫卖为家门口销售的目的,在此基础上再延伸高端销售和网络销售,既使消费者吃上自然成熟的红提,又节约了储存、运输等环节成本,最终提升了产品的经济价值,使产业大幅增值。

激活文化要素,带动旅游经济发展:通过庆典的宣传、农户的推销、游客的发现,以及众多媒体的广泛报道,激活了当地的文化要素,使得藏在深山为人不知的文化底蕴和土特产品得到充分展示和挖掘,从而带动旅游经济的发展。

节庆活动的经验积累

节庆项目科学定位:节庆项目的定位是活动成功最为重要的前提,因此要在对地域经济和文化以及未来前景全面考察、研判的基础上科学定位节庆项目,使节庆活动具有持久的前景。

地方文化全面联姻:节庆活动既要突出主角地位的内容,又要合理照顾其他文化和经济内容,通过节庆活动,将当地知名的文化和经济要素与活动联姻;既使节庆内容丰富扎实,又为其他的文化和经济要素创造展示的机遇。

旅游经济充分延伸:要有计划地安排和鼓励农户积极参与节庆期间的市场开发,要聚集当地的土特产品,以多种多样的形式,热情、优质的服务使游客玩的开心,既要圆满完成节庆期间的后勤接待,又要有效地延伸地方的旅游经济。

宣传途径充分策划:一个乡镇举办文化节庆,投入的资金和营造的规模总是有限的,要使有限的财力资源发挥无限的社会效益,就需要在宣传报道上做足功夫,要主动地、有计划地把本地和周边地区具有影响力的报刊和网络媒体请进来,进行深入、广泛的宣传。

上一篇:在新形势下企业人事管理工作的探讨 下一篇:医专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