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袖在体育教学中的巧妙运用

时间:2022-09-22 12:59:36

套袖在体育教学中的巧妙运用

一、问题的提出

体育教学中,组织教学是灵魂。一堂课的好差,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组织教学水平的高低。组织教学常用的形式有分组练习、游戏、教学比赛、分组讨论等。分组说起来简单,可在实际教学中,常会因学生相互之间校服统一或者服装混杂等原因造成组员分不清同组队员、教师辨分不清谁与谁等问题。学生练习较乱,教师指挥辅导也比较麻烦,影响学生的练习质量,浪费时间,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在运动队的教学比赛中,常用训练背心来区分两个不同的教学小组成员,对于人数少的运动队来说,买十几件比赛背心花销也不算大。但在基层学校中,教育经费很紧张,用于体育上的经费就更少。在平时的教学中,买那么多的比赛用背心,花费大,可能性小。如此,作为一线体育教师就得考虑用别的东西来代替。笔者经过多年的摸索,在教学中利用自己缝制的套袖来代替背心,教学效果很好。这里,简单介绍一下在教学中如何运用套袖来为教学服务的,与同行共勉。

二、套袖的缝制

在日常生活中,套袖常用在生产劳动中,带在衣袖上,以防衣服弄脏和磨损。套袖的缝制十分简单,将一块长方形的布,先剪裁好所需要的布料,然后再剪裁好比套袖短一些的的松紧带,把松紧带缝进布料两边就行,然后再把布料的左右边分别缝好,两头窄的边缝连起来即可。

体育教学中的套袖长度可根据实际来进行制作,也可以利用废料布来进行缝制,套袖的长大约20~40公分,围度约40~60公分就可以了。套袖的颜色不宜太多,颜色要鲜艳一些,有四种颜色就足够教学使用了。教师可统一安排学生自制,回校后再统一收起来,资源共享,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证明,让学生自己动手,他们的积极性特别高。

三、套袖的合理运用

1.戴在手臂上,便于分组练习

在教学中,同一组的同学佩戴同一种颜色。这样,同学和教师能清楚地知道分组情况。有了套袖的帮助,游戏、教学、比赛等再不会出现课上混乱的现象。

2.作为教学辅助器材用

前滚翻练习时,把套袖夹在两膝之间,防止分腿;夹在下额,促使学生低头、含胸、团身。另外,套袖还可以用于接力、双腿并膝跳等。还可以把套袖团紧作为教学辅助器材用。投掷练习中,将套袖团成球形,进行投远、投准;足球练习中,将其团紧,用于头球模仿练习;还可以用于抛高、后抛等。

3.在业余训练中合理运用套袖

比如,在短跑训练中,在同一跑道直段上放置30个相距50厘米的套袖,用来练习快频高抬腿、快频小步跑。如将两个套袖的相隔距离增加到220厘米,可以用来训练步幅,进行后蹬跑、跨步跑等,既实用又安全,效果很好。在力量训练中,在运动员扛杠铃时,可以用两个套袖叠起来,放在肩上,减少杠铃对肩部的摩擦,也是很好的辅助器材。

四、套袖运用的优点

1.造价便宜,制作简单,易保存和清洗

套袖的材料可以用一些废料来制作,没有必要去买新的布来制作。笔者就是到一制衣工厂里,向厂里的领导要的废料制作的,或者发动学生亲自制作。制好的套袖放在一个箱子里就可以了,占的地方也少。笔者就是用一个纸箱,上课需要时搬运也十分方便。时间长了,用的次数多了,套袖会脏,让一个班的学生每人带几只套袖回家洗。等下次拿回来用到又香又干净的套袖时,学生心理上就感觉舒服,课上很活泼。

2.适用范围广,价值高

通过多年的实践证明,有了套袖后,课上再也不用为教学分组头疼了,学生将套袖拿到手的过程中,教学小组就自然分好了。比如上篮球课,准备分组练习时,教师说:“黄色到一号场地,红色到二号场地……”学生就自觉地到自己应到的场地上去了。

3.安全系数大,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都能运用

笔者的教学对象是高中生,套袖的运用效果很好。因此,我们又向初中和小学的体育教师推荐在教学中运用套袖的做法,许多老师觉得很新奇。特别是在小学生体育课上的运用,超出了原先的想象,真的让小学生在课上“活”了起来。笔者观看了一堂小学生二年级的跳跃课,教学内容是单脚起跳、双脚落地。有的教师花了好多心思,学生的协调性差也造成练习中很难达到单脚起跳、双脚落地的效果。笔者建议授课教师使用了套袖教学,学生接受能力提高很快,教学效果很显著。

4.教学中节省时间,提高教学的效果

在体育课上,学生只有不断地练习才能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光说不练永达不到教学目的。如果节省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去练习,是上好体育课的关键。有了套袖后,不仅在教学分组中节省了时间,而且在相互评价、教学比赛等教学环节中都会节省很多时间。

在体育教学中,只要细心去观察和研究,有许多练习都可以用套袖作为辅助道具。只要运用得合理、恰当,将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在体育教学中,要用心去钻研每一节课,认真备课,做教学的有心人,才能将套袖用好、用活。

上一篇:试析小学生品德教育的有效途径 下一篇:谈凝胶中的趣味电解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