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肚菌仿生栽培考察报告

时间:2022-09-22 12:05:06

羊肚菌仿生栽培考察报告

摘 要: 通过对云南省农业科学院高山经济植物研究所尖顶羊肚菌仿生栽培情况的考察学习,了解尖顶羊肚菌生态特性,学习仿生栽培模式和相关技术,并将云南丽江与重庆彭水两地区域特点及羊肚菌发生情况地进行了对比,提出重庆羊肚菌人工驯化及仿生栽培研究工作展望。

关键词: 考察; 尖顶羊肚菌; 生态特性; 仿生栽培

中图分类号: S64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2)01-0188-02

羊肚菌(Morchella spp.),俗称羊肚菜、羊肚蘑、羊雀菌,是一类大型的食用兼药用真菌。近年来,国内也对羊肚菌的栽培进行了诸多的探索[1,2],已有许多栽培成功的例子,但均存在成本高、产量低、重复性差等诸多缺陷,推广难度较大。重庆武陵山区是羊肚菌的实生区域,尤其在重庆彭水有大量分布。但由于分布区域不集中、自然资源保护不当、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大、农户重视不够等原因,导致产量不稳定,不能行成一定规模,影响当地群众致富增收。重庆市林业科学研究院、彭水自治县科学技术委员会、彭水自治县林业科技推广站等单位通过实施重庆市科技攻关项目《彭水县野生牛肝菌人工驯化关键技术研究》、《武陵山区林下食用菌良种高效栽培试验示范》和重庆市林科院科技计划项目《万州老林村林下食用菌栽培示范》等,开展羊肚菌等珍贵野生食用菌人工驯化研究工作,在分离出人工菌种并取得一定成效后到云南省农业科学研究院高山经济植物研究所考察学习,制定人工仿生栽培方案,促进研究进程。

1 考察学习基本情况

1.1考察组人员:重庆市林业科学研究院分管领导、项目科研人员共3人。

1.2考察学习时间:2011年12月6日至12月8日。羊肚菌的发生期一般在每年2-5月,在其发生期前及时考察学习,利于开展羊肚菌仿生栽培前期准备工作。

1.3考察学习地点:云南省丽江市;考察学习和交流单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高山经济植物研究所。

2 考察学习内容

2.1羊肚菌基本状况

2.1.1丽江羊肚菌发生情况

羊肚菌在国内分布广泛,云南、甘肃、四川等省区均有分布。云南丽江主要分布和仿生栽培的羊肚菌为尖顶羊肚菌(M.conica),野生尖顶羊肚菌一般于春季发生在杨柳、柳、桦等阔叶树林边缘的草丛或蕨类植物丛中。发生地土壤多为落叶覆盖的黑色或褐色腐殖质土,pH值6.5~7.5。

丽江市位于云南省西北部,地处青藏高原南缘,横断山脉中段与云贵高原相连接的过渡地带,在北纬25°59′~27°56′,东经99°23′~105°31′。据统计,丽江全区有林地面积837177hm2,占区国土总面积的59.85%,其中疏林地面积166149hm2,灌木林地面积243595hm2,森林覆盖率40.33%,再加上区内特殊的地理位置、复杂的地形地貌、多样性的气候类型为真菌的生长、繁衍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

2.1.2研究简况

自2002年,云南省农业科学院高山经济植物研究所开始进行羊肚菌栽培技术的研究试验,现已收集国内外羊肚菌等大型真菌资源3500余份,大量制作羊肚菌菌种(一、二、三级),并且在尖顶羊肚菌的仿生栽培方面有较大的突破,在滇西北贫困山区已推广种植羊肚菌50余亩,并申报了尖顶羊肚菌方面的国家专利,出版《尖顶羊肚菌仿生栽培技术》农家书等。

2.2仿生栽培研究

尖顶羊肚菌还不能完全人工栽培,在丽江主要是依赖圆叶杨等材料的仿生栽培。据高山经济植物研究所专家介绍,经过多年的研究试验表明:以圆叶扬为辅料的栽培最为成功。在尖顶羊肚菌仿生栽培过程中,若不使用圆叶杨木材辅料,而使用其他木材如滇杨及柳代替圆叶杨,羊肚菌产量会明显降低甚至无收获。

2.2.1 菌种制作

菌种生产是羊肚菌仿生栽培的重要环节,对栽培羊肚菌的产量、质量起关键作用。

一级菌种的制作:采用组织分离法和孢子分离法均可得到纯的菌种,菌种制作与常见食用菌菌种的制作类似。优良的菌种主要是母种菌丝在培养基上菌丝粗壮、浓密、生长旺盛、分布均匀一致,没有其他杂菌感染,有一定的爬壁能力。

二、三级菌种制作:二、三级菌种制作需要的培养料配方可以通用。主要有麦粒培养基、木屑米糠培养基、玉米芯培养基等。

2.2.2 示范基地选择

高山经济植物研究所的羊肚菌仿生栽培示范基地选择丽江市玉龙县石鼓镇巴拉支村,示范户选择为具有一定劳动力、有圆叶杨辅料资源、水源充足、一定条件的林地或农田、交通较为便利、海拔大约2400m的部分农户。栽培前对农户提供免费技术培训,免费推广制作尖顶羊肚菌的栽培种,同时进行技术指导。

2.2.3 仿生栽培

尖顶羊肚菌的栽培模式主要有农田箱式栽培、生态模式栽培。

2.2.3.1 农田箱式栽培

尖顶羊肚菌对圆叶杨有特殊的依赖性,仿生栽培用的菌材多为圆叶杨树干,同时辅以杂木屑、草木灰、硅酸盐水泥等,在农户山顶地块进行农田箱式栽培,一般1亩地块大概需要150袋栽培种。

取圆叶杨等菌材按1.5m×1.0m×0.5m规格建堆,每堆用木材7根,共三层,底层放木材3根,中间层放木材2根,顶层放木材2根,如图1、图2。尖顶羊肚菌播种方式一般为散播,将菌种移入整理好的栽培场所中, 先撒上腐殖土、草木灰和普通硅酸盐水泥,再播上菌种,然后用菌材将菌种块轻轻盖住,最后覆土,以此类推,直至顶层。

2.2.3.2 生态模式栽培

准备种植的退耕还林地沿种植地块等高线开成条状平地,条带中心间距1.5m,按株距200cm,挖40cm×40cm×40cm的圆叶扬种植塘;将苗直立于塘中央,一手扶直苗,一手回填土,回填的土要细碎无杂物;回填土至塘深1/2或2/3时,在距苗5cm的周围加人少量草木灰和普通硅酸盐水泥,再埋入菌包,菌包由栽培料接种尖顶羊肚菌母种在22℃温度下培养30d获得,每塘埋包量为200g;继续回填土至塘平。

2.3管理

播种1个月内用菌液进行根部补浇2次和除草1次,保持土壤湿度和防止杂草滋生。之后分别在次年l~6月份进行农田或退耕还林地遮荫(盖遮荫率为85%~90%的遮阳网)和喷水,以保持农田或退耕还林地土壤和空气湿度(一般以土壤含水量控制在65%左右为宜,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80%~90%为宜),促进尖顶羊肚菌子实体发生。

3 收获及讨论

3.1收获

通过现场考察和与高山经济植物研究所食用菌专家的交流学习,收获主要有两方面:

栽培模式:尖顶羊肚菌可进行农田箱式栽培和林下栽培。

栽培技术:尖顶羊肚菌主要发生在圆叶扬树下,可利用尖顶羊肚菌这一特性在贫困山区进行农田厢式栽培和生态模式栽培,大幅度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水平,并实现羊肚菌资源保护及可持续利用。

3.2讨论

3.2.1 区域条件及品种差异

丽江市羊肚菌发生区平均海拔2400m左右,年均降雨量为1000mm左右。羊肚菌资源丰富,有尖顶羊肚菌、羊肚菌(M.esculenta)、黑脉羊肚菌(M.angusticeps)等,其中以尖顶羊肚菌发生量居多,多发生在圆叶扬树下,一般在春季2-5月份。

重庆市彭水属中亚热带温润季风气候区,羊肚菌发生区海拔750m左右,多年平均气温为17.5℃,常年平均降雨量1100mm左右。羊肚菌种类较多,重庆各地均有少量发生。彭水县太原乡羊肚菌多发生在喜树(Camptotheca acuminata Decne.)与桤木(Alnus cremastogyne Burk)混交林内,多为粗腿羊肚菌,一般在春季2~4月份。

3.2.2仿生栽培产量不稳定

现今尖顶羊肚菌仿生栽培具有产量不稳定的缺陷,同一年份不同农户使用的栽培方法相似,但产量相差甚远;同一农户不同年份的产量也相差较大。产量好的农户,6分地大约收入20000元左右;同时,农户种植的羊肚菌也出现不出菇的情况。农田厢式栽培的羊肚菌一般出菇2年,最多3年,就需重新播种。

3.2.3研究展望

重庆羊肚菌资源丰富,但对其研究较少,起步慢,对栽培领域的研究甚微,主要集中在羊肚菌资源、生物学特性等方面。重庆市林科院现已分离出纯的粗腿羊肚菌菌种,并将继续对羊肚菌的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进行研究。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分离出其他种类的羊肚菌菌种,并且制作二、三级菌种;二用喜树和桤木作菌材进行仿生栽培和栽培模式的研究试验;三对羊肚菌原生林地进行保护,并采取人工促繁措施,以促进羊肚菌子实体发生。如在适宜羊肚菌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下,在羊肚菌原生地增加羊肚菌菌丝数量、促进菌丝生长、菌核形成和子实体发育。

参考文献:

[1] 赵琪,黄韵婷,徐中志,等.羊肚菌栽培研究现状[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09,24(6):904 ~907.

[2] 朱斗锡.羊肚菌人工栽培研究进展[J].中国食用菌,2008,27(4):3~5.

[3] 赵琪,张颖,李荣春,赵永昌,等.丽江市大型真菌资源及评价[J].西南农业学报,2006,19(6):1151~1155.

[4] 赵琪,徐中志,程远辉,等.尖顶羊肚菌仿生栽培技术[J].西南农业学报,2009,22(6):1690~1693.

[5] 徐中志.尖顶羊肚菌仿生栽培技术[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8,12.

上一篇:张化桥堂堂正正做高利贷 下一篇:默默温情的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