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古训正家风

时间:2022-09-22 11:56:49

读古训正家风

近读几则古代名宦的家训:

包公家训:如后世子孙为宦有贪赃枉法者,不得放归本家,死后也不得葬入大墓中……

郑板桥临终教子:滴自己汗,吃自己饭,自己事业自己干,靠天、靠人、靠祖宗,不算好汉。

林则徐教子诗曰: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

读罢古训,掩卷沉思,遥想这几位古代名宦,当年都是忠直耿介且又有建树的官宦名人。他们对子女管教甚严,奉公守法,家风纯正,磊落坦荡,威从廉来,在历史上留下了好名声。然而,我们回到现实中来,再对照一下当今报章披露的一些为官之家,由于家风不正,导致“后院起火”“祸起萧墙”的结果,实在令人感慨万端。

社会大家庭,家庭小社会。好的家风,熏陶出正直的家庭成员;坏的家风,则孵化出不齿于世的败类。古语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今人说“上梁不正下梁歪,中梁不正倒下来”。在改革开放的今天,作为人民公仆的领导者更应该懂得反腐倡廉,首先要治理好自己家庭的道理,教育好自己的亲属和子女,以平常人平常心看待一切,使自己家中永远吹拂着良好的家风。唯有如此,“家庭腐败”之风才能避免,否则“一室不治,何以治天下”?

善“顺”益身心

孔子说:“六十而耳顺。”老夫过“耳顺”已多年,深感善“顺”乃老年生活之真谛。

眼顺――看得惯。“万物风中起,千情眼中生”。各种事甭管合不合自己胃口,要看得惯。多看生活中美好的、积极的一面。看人也多看别人的长处、好处。你眼里总是绿叶红花,心中则会常刮宜人春风。

耳顺――听得进。“耳听八方”,各种声音入耳,多听少说。对善良的劝告、提醒要听得进。少听别人的牢骚话、消极话、挑拨话、家长里短的话。即使听了对你不友好的话,也不必较真儿,一笑置之可矣。

嘴顺―说得好吃得下。说得好―逢人多说暖耳的话,关心、称赞人的话,夸人儿孙的话。不说引起别人紧张的话、添堵的话。吃得下―即在生活上要善待自己,节俭不苛求。饮食上要随意一些,不挑食,不暴饮暴食。

身顺―顺着过。“江无回头浪,人无再少年”,被岁月揉搓得皱了的脸不再平展,被百味咀嚼得掉了的牙不再长起。要接纳在年岁增长中生理机能变弱的现实,别去赶“抽、隆、染”的时髦,别去做“增大、延时”的傻事。老有所为,也要顺着身体和体能来。

心顺―想得开。万事在心境,把心放松、放宽、放平、放低。与己与人与物与自然都别较劲,心安理得地享受已经得到的“小幸福”。

我们无法留住时光的脚步,但可以享受时光的美好;无法预知未来的生活,但可以享受现时的幸福。

上一篇:赚“乐活” 下一篇:捉放麻雀 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