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尾松林内桃蛀螟性引诱剂诱捕试验

时间:2022-09-22 11:51:54

摘 要:为了摸清桃蛀螟性引诱剂的诱捕效果和桃蛀螟在南宁地区松林的发生情况,对南宁市林科所松林进行了桃蛀螟性引诱剂林间诱捕试验。结果表明:在种子园、基因库和示范林分别诱虫59头、14头、74头,诱捕总量共计147头。从2013-2014年月诱捕量数据分析发现,桃蛀螟成虫有4个发生期,分别在1月、4月、7月、9月,其中后3个时期发生量较大,自4月持续到11月均为成虫较多时期。因此,利用性引诱剂监测桃蛀螟成虫发生动态,在成虫发生高峰期进行大量诱杀,可以起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关键词:桃蛀螟;性引诱剂;诱捕效果;试验

中图分类号 S4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5)24-111-03

Abstract:The study was to survey the trapping effects of sex pheromone and the occurrence of Conogethes punctiferalis Guenée in pine forests of Nanning Forestry Division.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n the number of trapping in the seed orchard, gene banks and demonstration plantation of pine forests were 59,14,74, a total of 147.The analysis found that thegenerations of Conogethes punctiferalis Guenée was four, the generation ofpeak were in January, April, July and September, the trapping number of the last three times was larger, theemergence from April to November.Therefore, the sex pheromone were applied to monitor theemergence of Conogethes punctiferalis Guenée, trapping and killinghad better effect.

Key words:Conogethes punctiferalis Guenée;Sex pheromone;Trapping effect;Experiments

桃蛀螟(Conogethes punctiferalis Guenée)是一种杂食性害虫,主要寄主为松树、核桃、板栗、桃、柿、无花果、玉米、高粱等,在我国海南、广东、广西、云南、福建、四川、湖北、山东、陕西、内蒙、黑龙江等地均有分布。幼虫取食松树梢头针叶,导致新梢松针弯曲、丛包、畸形,该虫具有转移为害特点,往往造成严重的直接经济损失[1-2]。松梢害虫种类较多,常集中并转移危害[3]。桃蛀螟在松树上多与微红梢斑螟、松实小卷蛾等卷蛾和螟蛾科害虫混合为害,严重时成片松树没有可用梢头。

由于桃蛀螟幼虫取食松针后,将松针包裹形成一个封闭的生存环境,较为隐蔽,常规的物理、化学药剂防治方法无法起到有效的作用。而利用性引诱剂诱杀雄蛾是近年来国家倡导的绿色防治技术,该方法可以减少化学农药污染和残留问题,有利于保护天敌,被誉为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最佳害虫生态治理方法[4-6]。因此,本研究应用桃蛀螟性引诱剂诱捕器对南宁市林科所内3片马尾松林内桃蛀螟的诱捕效果进行了比较试验,同时根据诱捕结果对桃蛀螟在松林的年发生动态进行分析,旨在明确性引诱剂的作用效果,摸清桃蛀螟的发生规律,为松树林内的桃蛀螟害虫监测和无公害防治技术提供支撑和技术指导。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用桃蛀螟性引诱剂诱芯和三角形诱捕器均由北京中捷四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诱芯为橡皮头式,性引诱剂填充在橡皮头凹槽内。三角形诱捕器制作材料为瓦楞纸。长50cm,宽25cm,在长边机器冲压折线,在左侧宽边钻3孔,右侧宽边钻2孔。按压好的线折叠成三角形,用一根40cm长不锈钢丝连接对接缝处对称的4个孔,用20cm长不锈钢丝一端固定橡皮头诱芯的边缘,另一端从诱捕器内侧悬挂于剩余左侧中间孔,使诱芯高于底面1cm左右。将双面粘虫胶片揭开一面,胶面朝上放在三角形诱捕器的底面,用回形针固定胶片。待更换诱芯或者胶片粘满虫后更换诱芯并清理胶片或者翻转胶片,使用另一面。

1.2 试验松林 试验松林位于南宁市武鸣县境内,为南宁市林科所种植马尾松林。选择种子园、示范林和基因库3个试验点。其中种子园松树1984年造林,平均树高15.5m。示范林松树于2010年造林,平均树高3.5m。基因库松树于2011年造林,平均树高2.7m。

1.3 试验设计 在种子园、示范林和基因库3个试验点设置3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以不使用性引诱剂的诱捕器为对照。处理组诱捕器上放桃蛀螟性引诱剂诱芯1枚,对照放空白诱芯1枚。将放诱芯的诱捕器悬挂在种子园、示范林和基因库3个试验点内,其中种子园诱芯悬挂于树冠下部,悬挂高度4.2m,示范林诱芯悬挂于树冠中上部,悬挂高度1.5m,基因库诱芯悬挂于树冠中上部,悬挂高度1.4m。诱捕器间隔30m。性引诱剂诱芯每隔45d更换一次,并检查诱捕器是否完好,确保诱捕器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1.4 数据统计 诱捕器于2013年11月安装在上述松林内,每隔4d统计一次粘虫胶片上的桃蛀螟成虫数量,统计数据至2014年12月。以不同林龄诱虫量为指标,比较性引诱剂的效果。以试验点为横坐标,年诱捕桃蛀螟成虫数量为纵坐标,建立桃蛀螟成虫试验点诱捕量图及总量图。以月份为横坐标,每月诱捕桃蛀螟成虫数量为纵坐标,根据年统计结果,建立桃蛀螟成虫数量年变化曲线。采用Excel图表向导建立变化曲线和诱捕量图。

2 结果与分析

2.1 3个试验点诱捕桃蛀螟成虫数量及总量 在种子园、基因库和示范林分别放置诱捕器,各试验点诱捕成虫结果显示,种子园诱虫59头,基因库诱虫14头,示范林诱虫74头,诱捕总量共计147头,对照未见诱捕到成虫,平均每个诱捕器诱捕到的雄蛾量为16头(图1)。其中种子园和示范林诱虫数量占总诱捕量的40%和50%,基因库诱捕量占诱捕总量的10%。种子园和示范林桃蛀螟成虫数量较多,而基因库数量相对较少。

2.2 诱捕桃蛀螟成虫年变化 从3个试验点诱捕桃蛀螟成虫年变化结果显示,诱捕桃蛀螟成虫有4个峰值,也就是有4个世代,始见期在1月中旬、3月中旬、5月中旬、8月中旬,高峰期分别出现在1月、4月、7月、9月,后3个月份诱捕数量较多,其中4月诱捕成虫47头,7月诱捕32头,9月诱捕20头。自4月开始至11月一直诱捕到较多成虫(图2)。

3 结论与讨论

3.1 不同试验点诱杀成虫数量 供试性引诱剂在3个试验点均诱捕到桃蛀螟成虫,其中在松树种子园和示范林诱捕数量较多,说明该林分内松树嫩梢和周边环境较适宜该虫取食和繁殖。由于该虫产卵量大,每雌可以产卵169粒,按照孵化率80%计算,可以孵化135头幼虫,对枝条危害巨大。而利用性引诱剂将雄成虫诱杀,减少了雌雄成虫的几率,大大降低了下一代虫口密度,是一项有效、可行、环保的生物防治措施,值得在松林内桃蛀螟重点发生区域使用。

3.2 诱杀技术可用于对桃蛀螟发生动态的监测 资料记载,桃蛀螟在北方各省年发生2~3代,华中地区5代,但是其主要寄主多为高粱、玉米、僵果、向日葵盘等,属于蛀果型松梢螟,而在南宁发现桃蛀螟危害马尾松,幼虫生活在虫苞内,属于针叶树型桃蛀螟[7]。根据吴忠发[8]等的研究发现,桃蛀螟在南宁地区的姜科植物上每年发生4~5代,从本次诱捕的桃蛀螟成虫数量动态显示,统计每个月份3个试验点的诱捕成虫总量,发现成虫有4个活动时期,也就是说在南宁地区松林内桃蛀螟可以发生4代。而马盛安等的报道也发现桃蛀螟在福建等地区的松林1a发生4~5代,以老熟幼虫越冬,越冬后幼虫仍可以继续危害[2,9]。笔者于2015年1月在南宁市林科所松林内调查时,也发现越冬代桃蛀螟幼虫有继续危害的特性。可见,利用桃蛀螟性引诱剂诱捕器监测松林内桃蛀螟的发生动态和规律,可以为该虫的预测、预报和防治提供可靠数据。

参考文献

[1]鹿金秋.桃蛀螟发生规律及生物学特性的研究[D].泰安:山东农业大学,2008.

[2]王国兴.微红梢斑螟和桃蛀螟预测预报方法研究[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10.

[3]李镇宇.营林措施与森林害虫的控制[J].广西林业科学,2012,41(3):207-212.

[4]叶福春,陈银方.5种茶尺蠖诱芯的诱捕效果试验[J].浙江农业科学,2014(10):1570-1571.

[5]杨春玲,刘巍巍.性信息素监测和防治梨小食心虫[J].农药,2011(1):45.

[6]王安蛀,李东鸿,梁婷婷,等.3种性引诱剂诱捕器对桃园梨小食心虫诱捕试验[J].西北农业学报,2012,21(11):203-206.

[7]林志鹏,余能健,吴志远,等.福建明溪桃蛀螟的防治[J].福建林学院学报,1995,15(1):67-71.

[8]吴忠发,谢保龄.桃蛀螟为害姜科植物的特性及防治[J].广西农业科学,1998,3:142,148.

[9]马盛安,鲁绪祥,吴献春.桃蛀螟危害松梢的研究[J].安徽林业科技,1995,森防专集:14-15. (责编:张宏民)

上一篇:4种类型绿地空气PM2.5浓度与环境因子关系研究 下一篇:电力工程设计中系统规划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