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洞”和暗能量是 [反物质] [反引力]是《中国哲学》的智慧和魅力

时间:2022-09-22 10:57:02

“黑洞”和暗能量是 [反物质] [反引力]是《中国哲学》的智慧和魅力

【摘 要】进入21世纪初“黑洞”天体的兴起,宇宙加速膨胀…。最伟大的《爱因斯坦》曾据相对论引力方程预言了“黑洞”天体,[引力]是主宰宇宙的能量,可是相对论的[引力]方程是不稳定的,怎么样能平衡?在2500多年前《老子》第一章的宇宙开篇论就预言:“[o],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现在得到了科学实践的验证,“黑洞”天体真出现了,人们普遍认为,是世界末日的真实体验。当代霍金著的《宇宙的起源与归宿》:“如何确证宇宙中存在黑洞,依然是一个开放的课题”。.以后哈博的“红移”“膨胀”,的发现。1989年背景辐射温度是273.5K,充分证明辐射源的“热平衡程度很高”。这样“宇宙大爆炸”学说基本得到公认。“粒子宇宙学”没得到支持,但是粒子物理学家们对粒子已彻底弄清,“任何基本粒子都有它对应的反粒子存在”。这表示[对立统一]规律得到验证。最近获2011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施密特等。“暗能量可以让宇宙稳定,也可以把宇宙撕碎”。神秘的暗物质和暗能量,两者构成了宇宙的96%,为什么 [正物质] 只有4%这样不对称?有人用“对称破缺”理论来解释。对宇宙最终会有什么样的命运?都找不到归宿?为什么想不到[阴阳],[对立统一]是大自然规律?

按《中国哲学》的宇宙观:[阴阳][对立统一] 是宇宙最本质和核心的规律,有[引力],必有[反引力],[周行而不殆],[生生不息]否则宇宙处于不平衡状态。这就是[中国哲学]的崇高智慧。今天宇宙中为什么[正物质]只有4%这样不对称?如果用中国“阴阳鱼太极图”的图示法来模拟[正物质] [反物质]及能量的运行状态,是否可理解正反物质不对称的问题。结合现代科学实践试建一个宇宙模型供探究:[阴阳], [对立统一] ,[o]为[反物质]或暗物质,[有]为[正物质]或可见物质,[非常道]即 [引力],[反引力]暗能量。[周行而不殆]指万事万物都按各自周期进行运动。得到[生生不息]的传承,而达到“相对的永恒”,宇宙中没有绝对永恒的物质。[o]是[反物质]。《老子》的[o]在数学上为零集,即表示为[0]≠0,而数学上的无 = 0,为纯无,有违著者创意,不能通用。(1998年我有幸买到一本台湾版,《老子注g及u介》一书陈鼓应著(王弼的版本)。有带括号的[o]与[有] ,[道]是大自然的物质和能量,[德]是能量的显现(道出现73次,德出现31次)没有括号的是社会科学的道和德(我国出版的一律无括号)。今年3月我见到“首套国学高中教材将进课堂原文全本讲解《道德经》2015年03月31日 08:48新京报这个通知,供《课程教育研究》杂志,供您们印刷时参考。 [o]字的预言,确实是中华民族崇高智慧的“原点”,这就能指导人类建立正确的“宇宙观”。让《老子》《周易》的宇宙观走向世界。价值观,道德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溶为一体共园“中国梦”。

【关键词】[阴阳] [对立统一] [o]与[有] [道]是[引力] [反引力] [周行而不殆] [五行] [生生不息] [宇宙大爆炸] [正物质] [反物质] [超新星爆炸][宇宙微波背景辐射] [五行性质的电磁力] [物极必反] [反者[道]之动]即[反引力] [弱者[道]之用] [引力]

【中图分类号】O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7-0254-03

一、近代宇宙学的发展概况

牛顿提出的宇宙模型,引力是一种能够在虚无的空间中穿行的力,这种无形的力量将天体拉扯到了一起。爱因斯坦的宇宙模型:三维和[时空]交织在一起创造了一个四维的网状结构的引力场发源地。时空在大质量天体周围会发生扭曲。但是爱因斯坦相对论引力方程是不稳定的[4][5][7]。随后哈博的“红移”“膨胀”的发现。1989年背景辐射温度是273.5K,充分证明辐射源的“热平衡程度很高”[11](见附图2)这样“宇宙大爆炸”学说基本得到公认。最近获2011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施密特等。“暗能量“可以让宇宙稳定,也可以把宇宙撕碎”[7]。对“粒子宇宙学”没得到支持,“粒子宇宙学”主要用丰度曲线揭示宇宙的最重要事实是:氢为最丰富的元素,占70%以上(这是核聚变的燃料,是宇宙物质[生生不息]的巨大能源),氦为25%以上,其它占5%以下[2]。其次是“粒子与反粒子相碰时的湮灭现象,湮灭过程大量地释放出介子,很快会衰变成一对光子,是我们寻找宇宙反物质的重要依据。现在粒子物理学家已彻底弄清,“任何基本粒子都有它对应的反粒子存在”。也发现正电子[2]。从质子,夸克,介质……到W+,W-和Z0是玻色子(上帝粒子)。这表明:宏观宇宙中有 [正物质]和[反物质]或暗物质,在微观上也都对应着反粒子存在,之间相互依存的[2]。美国宇航局2010年11月15日发现地球附近有一个年仅30岁的黑洞,这是超新星爆炸能够形成黑洞的唯一的证据(见附图3)。“黑洞”是恒星末期的产物 [1]。凤凰科技讯北京时间2013年9月27日消息,英国每日邮报报道,银河系中央的超大质量黑洞在200万年前曾喷发(见附图4)。北京时间2015年4月16日消息,英国每日邮报报道:“一项非常新的理论表明,暗物质可能隐藏了一个“镜像的世界”,代表虚数出现了。我们知道实际上“虚数”不虚。“虚”,“实”共“复”。“阴阳互根”,互为“逆元”[9][10]。科学上已基本证实“暗能量”是使宇宙膨胀的,是[反引力],可见中国哲学的深邃。

二、用中国哲学“阴阳鱼太极图”的图示法来模拟[正物质],[反物质]的运行状态,基本可定形的理解正反物质不对称的问题

中国文化没有国学就等于没有根。科学是“第一生产力”已得到迅猛发展。要让中国哲学走向科学,哲学的预言是要用科学来辨别真假,要用科学的语言来表达哲学思维和推理。听了北京大学李中华教授,台湾学者郭永进教授讲《道德经》受益良多。先统一下哲学和科学实践的用词。[阴阳]-指宇宙间的,天与地,男与女,实数与虚数…。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指人,事物间,遵守对立统一等三大定律。[o]是[反物质],是[负阳而抱阴]的结构;[有]是[正物质],是[负阴而抱阳]的结[3][9][10]。[非常道]表示[[引力]和[反引力]的能量[3]。因暗物质中有[反物质],也有不发光的[正物质]行星概念不清。[o]极而太极两仪四象八卦…六十四卦……。也可以说是“中国的时空简史”。这样就把[周易],[老子]的宇宙观结合起来了,第一章就是宇宙的开篇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o],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o],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今译]《老子》宇宙开篇论,就直截了当的告知人们,宇宙就是一个物质和能量的世界,同出于物质,有两个名字: 一个称[o]就是[反物质],或暗物质,[有]就是[正物质]或可见物质。是宇宙最奥妙的两个大门,其他就不言自明了。以后几章专门对[o]即[反物质]和[物质结构]等都进行了惟妙惟肖的描述(详见文献[9][10])。确有在幽深的屋中,突然洞开天窗,豁然开朗的!好记,好懂!“黑洞”天体不是魔鬼,是[反物质]是与[正物质][对立统一]的一对,缺了任何一方,宇宙就不存在了。“黑洞”的概念,要让地球成为一个黑洞[反物质],就需要把地球压缩成一颗豌豆粒大。现代“黑洞”的定义是:“体积近无穷小,而质量能量近无穷大”,形象点说每立方厘米体积,质量可达到几万万亿……吨,近无穷大,能量,也近无穷大,所以能吞食一切物质就是必然的事了。用“阴阳鱼太极图”的图示法来模拟[正物质], [反物质]的运行状态,也基本可理解正反物质不对称的问题。据《周易》《老子》的宇宙观来看,万事万物,物种(有机物,无机物等)。当[正物质]在引力作用下必然进行“坍缩”,只有达到“坍塌”时,“超过临界质量”时,由量变到质变成为[反物质]黑洞天体。用中国“阴阳鱼太极图”的形象来看,已分出[阴阳]两仪,再转动起来,由两仪生四象:太阴,少阳,少阴,太阳。中国“阴阳鱼太极图”实际是[阴阳],[周行而不殆],唯物辩证法三大定律的图示法。先哲们研究上千年,直到宋朝“陈抟”希夷祖师才定下现在的“阴阳鱼太极图”(见附图1),是一个球体的中间剖面图,一条黑鱼有白眼,一条白鱼有黑眼,表示[阴阳],[对立统一]都在一个园内,为统一关系,又表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依存关系,眼睛的孔洞的走向,像“基因”链环绕着。如把剖面图运行起来,就是“对立统一“,”质量互变”等三大规律,可谓深邃的结晶(据说韩国由他的国旗来申请文化遗产)。一条黑鱼有白眼,一条白鱼有黑眼的问题,施密特认为他对宇宙的演化理论:“宇宙始于一个极端微小而充满能量的“奇点”,那是否是黑鱼的白眼(是引爆核裂变的[正物质]的奇点),或白鱼的黑眼(是引发坍塌变[反物质]的奇点),这可能是奇点的科学证据 [7]。如果用“阴阳鱼八卦太极图”的运行模式来看,当黑鱼和白鱼的面积近相等时,黑鱼,白鱼均处在“少阴”,“少阳”状态每个约为50%,近[阴阳]的平衡状态。随着周期的运行,白鱼要减小黑鱼要增大,现在测定白鱼[正物质]为4%,说明黑鱼 [反物质])约为96%,为“阴胜阳衰”状态。当全变成黑鱼时,就是“老阴”状态全是[反物质]黑洞天体,必然达到“物极必反”的状态。这个过程表示了在[引力]作用下,从轻质元素向重元素,超重的放射性元素转变,也可能是铀,或更超重的放射性元素,现在已到117号元素(基本是合成的)寿命极短,瞬间即逝……,当达到临界值,引发“核裂变的原子弹爆炸”,温度约可达到z氏1千万度高温,可“点燃轻核聚变”反应,又引发“轻核聚变大爆炸”即“宇宙大爆炸”。就要从极端聚集的[反物质]向[正物质](极端分散态)转化,肯定是“太阳”状态为全“白鱼”,又回到“粒子物理”的原状态,由“上帝粒子”“希格斯玻色子”接受质量的过程,演化为氢原子,回到元素周期表中氢原子的原点(获得2013年获物理学诺贝尔奖),而达到质量互变过程。全是[正物质]一定是[引力]主宰宇宙能量。现在已知[正物质]已剩下4% ,已知宇宙现在年令是137亿年左右,不知这4%全变为[反物质],还需几亿或十几亿年,太阳的寿命是100亿年左右,现在已过了约50亿年。地球的年令约46亿年[1],据生物进化史可知,从单细胞开始到恐龙时期为几十亿年,到人这个物种出现才3~4百万年,有历史记载约5~8千年,还不到一万年,已是文明古国了,人的寿命小到无法描绘。每个物种都要经过生老病死到消亡。绝没有万万岁的物种。只有顺其自然而[生生不息]的生活才不亦乐乎!正如[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建立正确的宇宙观,再回想那些“黑洞”“魔鬼”“世界末日”等就是笑谈了。据现在宇宙还继续膨胀,因“阴胜”[反引力]大。若用“对称破缺”的分布来描述,不确切。以上是宇宙[正物质]和[反物质]的[周行而不殆][生生不息]达到相对永恒的运行规律。

三、[反物质]的组成就是和[正物质]相同但符号相反组成[阴阳][对立统一]平衡体系

爱因斯坦曾经根据相对论预言过反物质的存在:“对于一个质量为m,所带电荷为e的物质,一定存在一个质量为m,所带电荷为-e的物质(即反物质)”。一直致力于从宇宙射线中找到反物质。但迄今为止收效不大。微观世界基本上都是[对立统一]关系了[2]。在宏观上都未能找到反物质的真踪迹。看来还要回到《老子》对[反物质]的预言:“[o],名天地之始”。 [o]为[夷],[希],[微]。其上不,其下不昧,复归于o物。是谓o状之状,o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2004年2月18日,美国航天局,证明宇宙中存在着一个巨大的黑洞天体,有1亿个太阳那么大,质量,能量都要近无穷大。孔[德]之容,孔洞形貌,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其精甚真,其中有信。从以上第一,十四,二十一,三章联系起来看,再与现代科学发现的黑洞,好象《老子》用他的直觉抽象思维,把暗物质描写的惟妙惟肖,深奥奇妙 [3]。基本得到现代科学实践的验证。[反物质]的结构,[o]是[反物质],是[负阳而抱阴]的结构,原子核外层是正电子,内核是负质子核与[正物质]原子结构正相反,表现的性质只产生引力效应,不参与电磁力作用。[有]是[正物质],是[负阴而抱阳]的结构[3][9][10]。黑洞的质量,是[反物质],都近无穷大。所以现代科幻片,出现[反物质]武器,威力比氢弹要大几十万倍。已知几千万分之一微克的[正物质]和[反物质]相遇时要发生巨大的湮灭现象,威力比氢弹要大几千万倍。如在[正物质]域内,制造一个“豌豆粒那么大”的[反物质],密度相当于地球的质量,怎么贮存?一旦发生巨大的湮灭现象,恐怕太阳系都要毁灭。如能制成几千万分之一微克,这也是最艰苦卓绝的科研成果。

四、中国哲学的宇宙观价值观同社会主义价值观溶为一体。

《老子》曰:“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教育人们,要仁慈待人,生活要俭朴,要顺其自然。“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知足者不辱”等。儒家的人生价值观,“至诚”,“至信”。所以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这是民族的梦;“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这是政府的责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是每个人品德。这就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儒道”传统价值观溶为一体了,每个人为实现中国梦奉献智慧和力量。

五、结语

一,黑洞不是魔鬼是[反物质]与[正物质] 成为[阴阳][对立统一]系统,遵守质量互变等三大定律,[周行而不殆]的运行,遵守“生生不息”大自然规律。这就是[中国哲学]的智慧和魅力。有条件共同编著《老子》宇宙观新解走向科学。二,[五行]指宇宙宏观物质场,按,水,火,木,金,土的宏观性质进行分类,原子能保持原物质的性质,不断切割磁力线,在地球上可落实到具有五种性质的“电磁力”(分[阴阳])上来了。基本上既是古老又是近代的物理学最前沿诺贝尔奖的课题(有缘者共探研)。

参考文献:

[1]《从宇宙到夸克》余虹等着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年8月第一版.10,11,161页

[2]《物理宇宙学讲义》俞允强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年3月第二次印刷 88,140,195261 页

[3]《老子注译及评介》陈鼓应著中华书局出版社 1984年5月第一版. 53,89,114,148,163,223,232,298, 318页

[4]《相对论通俗演义》张轩中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发行 2013年12月第1版 [序二],93,211,页

[5] 周易》《老子》是宇宙学在哲学方面的奠基人“教育科学博览”杂志倪继恕2013年7月总238期第26页

[6]“《周易》《老子》从玄学到科学应用”一书倪继恕编著2007年由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出版33,63,132,172页

[7]“暗能量主宰宇宙命运,可以把宇宙撕碎”施密特等(已获2011年物理诺贝尔奖)《自然与科技》杂志作者小月 2014年1月29日(凤凰网,科技栏 [探密])

[8]《周易》《老子》《中庸》和科学x予人类崇高智慧倪继恕“科技纵览”杂志2013年第9期/第22卷第50页中54页

[9]“正交试验设计法”是应用数学科研开发的“桥梁”“科技纵览”杂志? 2013年第10期/第22卷/第44页。

[10]浅论《中国哲学》《相对论》《量子力学》的宇宙观倪继恕“科技纵览”2014年第11期第23卷总第194期200页。

上一篇:当前我国农户融资需求的特点及其面临的融资约... 下一篇:史上最严控烟令实施后,烟情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