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同素同义单双音节动词研究综述

时间:2022-09-22 08:50:14

现代汉语同素同义单双音节动词研究综述

摘 要:现代汉语同素同义单双音节动词研究情况大多是从语音、语义、语法、语用等层面对其进行描写和解释,同时总结了目前现代汉语同素同义单双音节动词研究成果。最后指出了现有研究的不足,并对今后研究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现代汉语同素同义单双音节动词 研究综述

一、引言

同素同义单双音节动词(少量文献中称“同素近义单双音节动词”,本文统称为“同素同义单双音节动词”)是单双音节词、同义词和同素词的交叉,是现代汉语词汇系统中的一个特殊小类。其中,单双音节词是现代汉语中一个重要的语言现象,吕叔湘先生(1963)最早关注到现代汉语中的单双音节问题,他谈到了现代汉语的双音化倾向,指出“在现代汉语里,单音节成分的活动是常常受到一定的限制的”,而突破这种限制的结果是单音节扩充为双音节。之后,不少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汉语单双音节词现象进行了描写和解释(冯胜利,1996;端木三,1999;王洪君,2001;罗红昌,2009等)。同时,不少学者在研究同义词时都提到同素同义单双音节词这一类型(高庆锡,1957;周荐,1988;刘叔新,1990;张博,2008等)。此外,还有的学者在研究现代汉语词汇系统时也关注到了同素同义单双音节动词(董秀芳,2002)。

专门就同素同义单双音节动词这一现象的关注主要集中于2000年以后,当前尚未有研究者对现代汉语同素同义单双音节动词的研究成果作专门的梳理。因此,本文将对现代汉语同素同义单双音节动词研究进行综述,期待该领域的未来研究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二、主要研究与成果

(一)主要研究

现代汉语同素同义单双音节动词的研究,从研究范围来看,主要是对某一词典范围内同素同义单双音节动词进行封闭式、穷尽式的探讨。同时,也有少量研究是对同素同义单双音节词进行整体感知的、对某一对或某几对同素同义单双音节词进行研究的。

1.语音和韵律层面

现代汉语中单双音节词有不同的搭配情况,而不同的搭配又受到不同的限制。不少学者从音节或韵律的角度对此现象做出了描写和解释。刘叔新(1990)认为单双音节同义词(包括同素同义单双音节词)在音节搭配上,一般以单音词与单音词搭配,双音词与双音词搭配为宜。张国宪(1990)考察了现代汉语单双音节动作动词的搭配功能差异,认为“1+2”“2+1”和“1+1”的音组模式与句法结构关系之间有较严格的对应规律,而“2+2”的音组模式与结构关系没有对应规律;在搭配词的音节选择上,单音节动作动词自由,双音节动作动词受限制,在词范畴的选择上,双音节动作动词自由,但音节动作动词受限制,恰好形成一种互补。但是,以上研究仅描述了单双音节词有不同的搭配情况及不同的搭配所受的限制,但并没有用适合的理论对此现象进行解释。

此后,冯胜利、陆丙甫、端木三等从韵律角度对当前单双音节词的搭配进行了解释。冯胜利(1997,2000)对动宾结构“1+2”与“2+1”模式的分析指出就句子的基本结构而言,p音动词一般不能支配一个单音成分。陆丙甫、端木三(1997)、端木三(1999)提出汉语中偏正和动宾结构在成分的音节数目上有不同限制,并用重音理论对此现象进行了解释,在文本分析中的例子是用同素同义单双音节词作为成分的,如“种――种植”“蒜――大蒜”等。他指出辅助词比中心词重,所以在动宾结构中,“2+2”“1+2”“1+1”的搭配成立,而“2+1”的搭配不成立。该文为同素同义单双音节动词的搭配提供了一种解释,但是这一理论框架并不能解决一些例外情况。

2.词义层面

(1)语义差异辨析。有学者认为同素同义单双音节动词在语义范围上存在差异。张国宪(1989)认为单音节动作动词在意义上主要表示动作行为,而双音节动作动词不仅可以表示动作行为,还可以表示状态。此外,一些学者认为同义单双音节动词在意义上有具体和抽象之分。李临定(1990)、王灿龙(2002)认为,单音节词语义较为具体,双音节词语义较为抽象。而刘叔新和张博却持相反观点,刘叔新(1990)在对同义单双音节词进行分析时认为,在意义上,单音词一般不如双音词意义显豁、具体,而双音词因多具有一个语素,所以具有更加明确的、具体的意义。张博(2008)也认同以上关于单双音节词在意义上的区别,并指出正是由于这种意义上的区别,大多数的单音节动词的搭配范围比双音节动词的搭配范围更加广阔,双音节动词搭配时则具有更多的限制。

(2)辞典释义考察。刘智伟、谭晓云(2011)对同素同义单双音节动词的辞典释义进行了考察。该研究对《现代汉语词典》中具有解释和被解释关系的同素同义单双音节动词的注释方式进行封闭式研究,发现词典对同素同义单双音节动词的释义方式有以下三种:以双释单(或单释双),以定义或短语释双(或单);以双加其他释单(或单加其他释双),以定义或短语释双(或单);用相同的词、短语或意思相近的定义分别注释同素同义的单双音节动词。该研究还提出了同素同义的单双音节动词辞典释义的准确性和系统性原则。申江宁(2014)对“学”和“学习”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释义进行了描述。

3.语法层面

不同音节的同义词,其分布特征会存在一定的差异,与其它成分搭配组合时也有不同的选择。

张国宪(1989)考察了单双音节动作动词充当主语、谓语、宾语等句法成分的功能,描写了其分布特征,发现在充当主语时,单音节动作动词对谓语有严格的限制,而双音节动作动词对谓语的选择自由;充当谓语时,在连动谓语句、联合短语,单音节动作动词不能以光杆形式充当谓语,在宾语是形容词时,单音节动作动词不能充当谓语,而双音节动作动词没有以上限制;充当宾语时,单音节动作动词不能充当动作动词和先导动词的宾语,而双音节动作动词没有以上限制;充当定语时,绝大多数双音节动作动词可以光杆充当定语,而单音节动作动词却不能;充当状语时,单音节动作动词一般不能以光杆的形式充当状语,但有弱化为词根的倾向,而双音节动作动词不受此限制;充当补语时,单音节动作动词和双音节动作动词基本上呈现一种互补状态。张文对单双音节动作动词充当句法成分功能的描述十分详细,并从交际功能和类义两方面对此现象进行了解释。

此外,申江宁(2014)对“学”和“学习”的搭配情况进行了考察,描写了这两个词在带宾语、带补语、带“着、了、过”、前接状语、作体词性成分、固定搭配六个方面的差异。虽然该文对“学”和“学习”的搭配情况进行了细致的描写,但是并未做出解释。

4.语用层面

(1)语体考察。对同素同义单双音节动词语用功能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两者语体色彩差异的对比。学者们都比较认可同素同义单双音节动词在语体色彩上存在差异,但这些差异具体表现在什么地方,大家看法不太一致。其中,一种观点认为单音节动词多是口语词汇,双音节动词的书面语色彩比较浓。例如,张国宪(1989)、李临定(1990)、刘智伟(2007)、冯胜利(2012)认为单音节动词一般是具w动词,是日常常用动词,用于口语;双音节动词一般是抽象动词,常用于书面语或比较严肃的场合。此外,还有研究者从单双音节词在语体方面的互补关系考虑的(董秀芳,2002)。同时,一些研究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单音节动词的书面语色彩比双音节动词更浓。此外,刘智伟(2011)选取了《现代汉语词典》中具有解释和被解释关系的含同一语素的同义单双音节动词365组进行封闭式研究,从语体色彩方面对同素同义单双音节动词语进行了分类,将其分为单音节动词的书面语色彩浓于双音节动词和单音节动词的口语色彩浓于双音节动词两类,并对同素同义单双音节动词语体色彩差异的原因进行了解释。

(2)出现的句类考察。张国宪(1989)还对单双音节动作动词的句类感受度作了考察,其研究结果发现单双音节动词都可以出现在陈述句中,其中单音节动词倾向于出现在口语语体的陈述句中,双音节动词倾向于出现在书面语语体的陈述句中。疑问句中单音节动词出现频率很高,祈使句中单音节动词出现频率很高,感叹句中也是单音节动词。作者指出原因主要是不同句型语体上的区别,多用口语语体的句型中出现的单音节动词的频率很高,这也从句型的角度证明了单音节动词倾向于出现在口语语体中,双音节动词倾向于出现在书面语语体中。此外,张国宪(1989)认为单双音节动词在交际功能上存在差异,即单音节动作动词适宜于陈述,而双音节动作动词不仅可以用于陈述,还可以用于指称。

5.单双音节形式选择机制探讨

至于什么动因造成了同义单双音节动词进入不同的结构,张国宪(1989)认为是由语义和交际功能决定的;冯胜利(1997,2000)、陆丙甫、端木三(1997)、端木三(1999)、吴为善(2006)、柯航(2007)认为是由韵律决定的;张博(2008)认为是由语义决定的;王洪君(2001)、王灿龙(2002)认为是由语法性质决定的;李临定(1990)、Liu(1992)认为是由语义和语法性质决定的。

还有学者提出了决定同素同义单双音节进入组合时的形式的动因优选模型。其中,罗红昌(2009)认为同素同义单双音节进入组合时的形式是各个动因相互竞争之后出现的最优结果,即优选模式。他认为可进入优选过程的动因包括组合因素、语义(认知)因素、聚合因素、韵律因素和经济性原则,并认为影响汉语表层形式的动因是多方面的,这些动因相互竞争,最终导致表层形式的选择差异。凡是有动因支持的结构,都有可能出现在实际的言语序列中;凡是动因支持越多的结构,其合法性就越强,其出现的频率也就越高。他以“种树、种果树、种植果树、种植树”为例进行了优选分析,发现动因总评越高的出现的次数越多。这一研究为同义单双音节词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但是如何确定动因评分标准依然值得进一步研究。

同时,组合因素、语义(认知)因素、聚合因素、韵律因素等因素之间到底是相互作用的关系,还是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当前尚无定论,还有相互作用或者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是如何发生的也尚未得到深入研究,需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相关的理论框架。

6.同素同义单双音节动词并存并用原因分析

董秀芳(2002)在探讨双音词的衍生和发展时认为同素同义单双音节词并存并用现象的存在是由于其中的双音节词词化程度较低,在与单音节同义形式的竞争中尚未完全取代单音节形式造成的,例如“勉励”和“勉”“励”。

而刘智伟(2007)认为词化程度的高低并不是这类同义词并存并用的主要原因,而同素同义单双音节动词之间的职责差异和双音化趋势导致分化才是这类同义词并存并用的真正原因。其中之一是同素同义单双音节动词之间的职责差异,主要表现在:一是在词义方面,即单音节动词和与之同义的双音节动词的精确度和清晰度不同、语体色彩不同、动性强弱不同;二是在在句法功能方面,同素同义单双音节动词在作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各种句法成分的情况也各不相同;三是从句法特征来看,同素同义单双音节动词带宾语、状语、补语的情况也不相同。第二个主要原因是双音化趋势导致分化,主要表现为双音节动词产生之后,多数同义的单音节动词依然保存着自己的活动空间,单音节动词与这些分化出来的虚化成分并用既符合双音节音步的韵律需求,却不会同这些并用的成分“融合”,这使得单音节动词在现代汉语中永远保留着自己的用武之地。其实,该研究是从语义和句法层面对同素同义单双音节词进行了辨析。

7.同素同义单双音节动词各个层面的相关性研究

目前这方面的研究只有两项,两项研究基于同样的计量研究方法,均以国家语言资源监测语料库5年高频高稳态词表为语料来源,只是在研究主题有差异。一是张平、桑丛丛(2011)对单双音节动词对在词频、同素与同义关联进行研究,其研究结论为高频单双音节动词的同义关联现象突出,词频越高的单音节动词同素关联与同义关联能力越强。二是张平(2011)对同素同义单双音节动词在语用中的替换范围、词义对应关系和词义对应度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研究,其研究结果发现,同义单双音节动词在语用中的替换范围与词义对应关系都与对应度呈正相关。以上两项研究都是基于较大规模的语料库的量化统计结果,其研究结论相对可靠。

(二)研究成果

总结当前现代汉语同素同义单双音节动词本体研究,取得的成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研究成果较为丰富

从以上对现代汉语同素同义单双音节动词本体研究成果的数量来看,除了专篇论述同素同义单双音节动词以外,不少关于词汇系统、同义词、汉语韵律、单双音节词等研究的著作和论文中都有涉及该类词的描写和解释。

2.多层面多视角进行研究

不少学者从语音、韵律、语法、语义、语用等层面对现代汉语同素同义单双音节动词进行了研究。此外,还从同素同义单双音节进入组合时的形式选择机制、同素同义单双音节词并存并用原因、同素同义单双音节动词不同层面的相关性分析等较为独特的视角进行考察。

3.对现象的描写较为充分

当前关于现代汉语同素同义单双音节动词的研究在语音、韵律、语法这三个层面的描写较为细致和充分。

4.ο窒筇峁┝瞬煌的解释

不同的研究者为现代汉语同素同义单双音节动词的各个层面的特征提供了多种竞争性的解释,例如从韵律、语法、语用、语义等角度进行解释。

三、不足与展望

(一)应细化和深入对语义、语用层面的描写

从现代汉语同素同义单双音节动词本体研究所取得的成果来看,在语音、韵律、语法这三个层面的描写较为充分,但是在语义和语用层面的描写不够细化和深入,在未来研究中应进一步细化和深入对语义、语用层面的描写。

(二)应寻求更为适合的理论框架

不同的研究者为现代汉语同素同义单双音节动词的各个层面的特征提供了多种竞争性的理论框架,但以上一些理论框架可以解决总体上的问题,但无法对例外做出很好的解释,比如端木三的重音理论等。此外,像单双音节形式选择机制的理论框架无法说明不同动因之间的关系,以及动因之间的互动。寻找一种既具解释力,又简洁的理论机制,并阐明其发生作用的约束条件,这依然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探索。

(三)应进一步使用多种研究方法

当前本体方面的多数研究要么是举典型的例子进行讨论,要么是对某一词典中同素同义单双音节动词进行封闭式的描写,所使用的语料也十分有限。而随着不少现代汉语语料库检索功能的进一步完善,以及语料库语言学的发展和一些适用于中文的研究工具(例如AntConc语料分析软件就可以处理中文)的出现,为基于大型语料库对同素同义单双音节动词进行研究提供了条件,为未来研究指明了一个方向。

参考文献:

[1]Liu, Feng-hsi. Verb and syllable in Chinese. Paper presented at the 2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in Sino-Tibetan Languages and Linguistics.Berkeley,1992.

[2]Lu, Bingfu & Duanmu San(陆丙甫、端木三). A case study of the relation between rhythm and syntax in Chinese. Paper presented at the Third North America Conference on Chinese Linguistics,May 3-5. Ithaca, 1997.

[3]董秀芳.词汇化:汉语双音词的衍生和发展[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2.

[4]端木三.汉语的节奏[J].当代语言学,2000,(4).

[5]端木三.重音理论和汉语的词长选择[J].中国语文,1999,(4).

[6]冯胜利.汉语的韵律、词法与句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7]冯胜利.汉语韵律句法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8]冯胜利.论语体的机制及其语法属性[J].中国语文,2010,(5).

[9]高庆锡.同义词和反义词[M].北京:新知识出版社,1957.

[10]柯航.现代汉语单双音节搭配研究[D].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博士论文,2007.

[11]李临定.动词分类研究说略[J].中国语文,1990,(4).

[12]刘叔新.汉语描写词汇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13]刘叔新.略谈现代汉语同义词的特点[J].汉语学习,1984,(3).

[14]刘智伟.含同一语素的同义单双音节动词语体色彩对比研究[J].语言文字应用,2007,(3).

[15]刘智伟.试析含同一语素的同义单双音节动词并存并用的原因[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

[16]刘智伟,谭晓云.谈含同一语素的同义单双音节动词的典释义――兼谈专项对外汉语学习词典编纂的必要性[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11,(3).

[17]罗红昌.汉语单双音节选择与优选模式[J].语言科学,2009,(3).

[18]吕叔湘.现代汉语单双音节问题初探[J].中国语文,1963,(1).

[19]王灿龙.句法组合中单双音节选择的认知解释[A].中国语文杂志社编.语言研究和探索(11)[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20]王洪君.汉语的韵律词和韵律短语[J].中国语文,2000,(6).

[21]王洪君.音节单双音域展敛(重音)与语法结构类型和成分次序[J].当代语言学,2001,(4).

[22]吴为善.汉语韵律句法探索[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6.

[23]徐乐俊.《现代汉语词典》中常用同素同义单双音节对应动词的考察[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3.

[24]张博.基于中介语语料库的汉语词汇专题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5]张国宪.“动+名”结构中单双音节动作动词功能差异初探[J].中国语文,1989,(3).

[26]张国宪.单双音节动作动词充当句法成分功能差异考察[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1989,(3).

[27]张国宪.单双音节动作动词搭配功能差异研究[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1).

[28]张国宪.单双音节动作动词语用功能差异探索[J].汉语学习,1989,(6).

[29]张平.同素同义单双音节动词的词义对应计算与分析[J].语言文字应用,2011,(3).

[30]张平,桑丛丛.单双音节动词的词频、同素与同义关联研究[J].华文教学与研究,2011,(3).

[31]周荐.等义词语的性质和类别[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1988,(5).

(李爱萍 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 100871)

上一篇:试析二胡在戏曲伴奏中的情感魅力 下一篇:浅谈制药工程专业学生应用能力培养体系的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