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细微之处见精深

时间:2022-09-22 08:33:12

新课程改革以来,校本研修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活动增加,形式多样,对发展教师、改变学校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和有力的推动。为了在校本研修中给教师带来更深刻的思维碰撞和体验,我们尝试采取“微格研修”的方式,力求以改善教师的教育行为为基点,让校本研修更有内涵,更加关注教师内心的困惑和需要,关注研究教学的本质和核心,培养教师专业的研究方式。

一、“微格研修”概念解读及基本特点

“微格培训”区别于一般校本培训的基本内涵是培训内容、形式、过程的微格化,“船小好调头”,让教师“听则能懂,学则能用,用则见效”,有效提高校本研修的时空成本,提高校本研修的实际效率。

二、“微格研修”的关注点及基本流程

“微格研修”不追求研究课题的水平和档次,而追求每一个教师教学方式的细小改变。从“问题”入手,调动教师研究热情,提高研究效率。我们在实践中注重四个关注点。

关注立足点: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关注切入点:不断改革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关注发展点:研究成果与教学行为紧密结合;关注生长点: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的根本转变。

三、“微格研修”的基本经验和阶段成果

实施“微格研修”以来,问题研究有滋有味,课堂教学有模有样,研修文化有板有眼,学校教育教学面貌焕然一新。通过一段时间的运行,我们也总结了以下经验。

1.问题切入,注重行为改善

我们抓住“发现问题―共同研究―落实课堂―跟踪反馈―总结反思―跟踪监测”的主线,围绕问题进行研究。把丰富的案例性知识向策略性知识转化,提升教师的教学实践智慧。

(1)教学调研,发现问题。问题是研究的起点。每学期开学初,教导处会引导教师利用一至两周时间从课程标准、教科书、课堂观察、培训课程和自我反思五个方面收集自己在学科课程、学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困惑,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梳理提出的问题,剔除伪问题,留下真问题,形成小课题,确立自己在研修期间要研究的问题。

(2)问询理论,求解问题。教师走向成熟的临界点是能够用教育理论解释自己已有的案例和经验,也就是对自己的经验能不能反思、会不会反思,能不能找到研究问题的思想、路径和策略。校本研修的目的就是要对自己梳理出的教学经验寻找理论支撑,对问题或困惑找到求解的方法,寻求一种学科研究的思想,进而实现理论学习的内化。

2.课例驱动,着眼理念落地

“微格研修”的关键是,将研究的成果回归课堂。因此,以“问题+课例”实施课例驱动,就成了校本研修的“本”。

(1)确定主题。当前的校本研修,大多已经克服了以往“就课论课”的泛泛而谈,研究有明确主题。但研究主题的确立常常“自上而下”,来自行政领导、教学骨干。其实,校本研修应该研究的是教师教学中存在的真实、具体的问题,是基于大多数教师已有经验、认知水平和实践需要的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这样的问题处于教师的“最近发展区”,更容易引发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使教师带着问题进行教学活动设计,探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因此,我们应通过课堂观察、问卷调查等方法,了解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需求,从而确定当前培训主题实施项目培训。

(2)分解问题。某些主题由于宽泛、笼统而不宜作为“微格”培训的主题,所以还要结合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对主题进行限定,并进一步分解,使之成为一个个更为细小的、连续的、相关的具体问题。比如“如何达成课时教学目标”这一主题,可以分解为:如何将“知识与技能”目标正确分层?如何达成课时核心目标?如何落实课时目标在课程目标中的要求?针对这样的小问题进行持续跟进,引导教师在习以为常的教育实践中捕捉真实的问题,思考问题背后的契机和资源,提出问题,自觉研究,解决问题,并能持续、深入地关注问题的发展,研究进程中产生的新现象、新问题、新困惑、新见解,形成下一轮研修的新主题,使研修走向丰富、深刻。

上一篇: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强化措施探讨 下一篇:教师要敢于示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