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体”与“主体”的冥想

时间:2022-09-22 08:27:23

摘 要:本文通过对作为哲学命题中“本体”与“主体”在传统美学范畴的探讨,从而阐释其二者在艺术创作中的关系,分析了其在当代艺术创作中的重要地位及价值。

关键词:本体;主体;艺术创作

中国传统绘画美学对于艺术创作中自我意识呈现的阐述始终是处于重要位置的,尤其在对于艺术创造“本体”与“主体”的关系范畴问题上。进入当代艺术创作领域来考虑,传统的美学价值观经过历史沉淀,在新的审美体系判断与新时期创作需求下,传统美学观历史性的对当代创作产生了一定影响,其中艺术创作“本体”与艺术家“主体”之间契合的关系无论是传统还是当代都是艺术家以及理论研究者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艺术是什么?应该创作出何种形态的艺术?艺术是一种精神的存在还是单纯的物质存在?诸如此类的问题都属于艺术“本体”涉及到的范畴。

“本体”作为一个哲学范畴在艺术领域中可以理解为艺术的本质存在,艺术本体论(ontology of art)是20世纪美学研究开辟的一个独特领域,“ontology”在牛津英语词典中的解释为“the science or study of being”(对于存在的研究或科学),在这里笔者将“本体”这一哲学概念运用到对艺术层面本质存在的哲学思考上来。

德国哲学家郭兰克纽1613年在其著作中第一次创用“本体论”(ontosophia)一词,其后德国哲学家沃尔夫(C.Wolff)到18世纪才将本体论定义为一明确概念,进而把本体论阐释为对有关对象存在本质的形而上层面的探讨。黑格尔是近代本体论的重要代表,他认为世界是绝对理念的体现,理念就是“本体” 。除了黑格尔在20世纪哲学界、美学界还有众多学者对本体论的真理与解读进行了探讨,如海德格尔的“基本本体论”认为理解是“此在”(个体的存在)本身在世的基本方式,存在就是“本体”。

“本体”一词的涵义带有某种本质存在、物理属性的意味,艺术的本体可以视为艺术的本源,对于欣赏者而言常常是艺术欣赏过程的终端体验。理解绘画这门艺术,我们即不能简单地概括为形式的创造,绘画不是纯粹的笔墨堆砌或者单纯的物理对象呈现,也不是把画家内心的想法完全的照本描绘出来,而是介于这二者之间契合的东西。艺术作品的“本体”具有某些物理的和知觉的属性,我们看到的艺术作品实体比如说雕塑、绘画这些空间中存在的物理对象都属于“本体”的范畴。当然,艺术作品的物理属性应当建立在艺术家内心情感表达的基础之上,在传统概念里,对于本体论的标准区分一般分为两类,“独立于心灵之外的”物理对象与“存在于心灵之中”的感知对象,但是一件成熟的艺术作品是需要介于两者之间的,艺术作品的外观基于材料的承载,同时艺术作品本身也包涵了艺术家内心情感、意图的抒发。

艺术创作离不开艺术家“主体”精神性的发挥,一部优秀的艺术作品所渗透出的艺术思想应该突出艺术的主体性,强调“主体”价值。艺术作品作为艺术家头脑中反映的产物,一方面要反映客观世界,另一方面也受艺术家情感、观念、立场的影响,必然又是艺术家独立个体的表达。诚然,主体性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始终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无论从古代画论还是近现代艺术理论中,“主体”价值的本质力量都是无法回避的话题。与其说艺术是一门目的,不如说它是一种手段,是一种不断完善“主体”、丰富“主体”、阐释“主体”的方式。“主体”思想在傅雷先生的专著中就有大量的涉及,他提到:“艺术底最高的目标并不是艺术本身,而是表现或心灵的意境,或伟大的思想,或人类的热情底使命。” ①艺术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是“主体”精神得到充分实现的见证,真正的艺术创作离不开“主体”,“主体”价值的充分阐释也要在艺术创造的自由境地中得以实现。它超越了一切低级趣味的狭小范畴,从而达到了与整个世界相辅相成的和谐统一,是人的自我“主体”意识的再创造。从某种意义上说,艺术创作丧失了“主体”,也就失去了灵魂,没有根的虚无飘渺的事物是找不到方向与定位的。艺术毕竟是艺术家“主体”的再创造,艺术创作实现“主体”价值,与此同时主体性的魅力也作用于艺术实践本身。

谢赫“六法”中提到的“应物象形”、“随类赋彩”讲的是绘画的形与色来自于客观世界,画家描绘社会生活或者是自然景观的景象,都是艺术家按照客观对象具有的面貌来表现的,不能主观臆造,要忠实于客观对象。姚最在谢赫美学思想的基础上编纂了《续画品录》,提出了画家应以“立万象于胸怀”为创作手段,并且指出了“心师造化”的范畴,“造化”意在指一切自然界的客观事物。“心师造化”率先从创作“主体”来传达“本体”面貌,阐明了画家与所表现客观对象之间的关系。

晚唐的张进一步提出了“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艺术创作理论,“主体”精神的阐发在这里得到了更深入的理论定位,对“主体”更深刻性和透彻性的研究从根本上也使“本体”的把握更为可靠。“外师造化”是画家从世间万物中汲取创造源泉,来构成画家的创作素材,画家还需要从这些素材中,通过自我的审美判断,进行分析研究,在自己的创作思想体系中将客观物象不断雕琢,通过“心源”的影响,从而构建出表达艺术家思想的艺术。“主体”重要性在这里得到了深刻的阐发,避免了无意识地创作,将艺术家饱满的内心感受投射到客观物象的造化之中,以独具“主体”思维意识完成艺术作品的“本体”创造。“能‘中得心源’,然后能‘外师造化’。亦惟能‘外师造化’,而心源乃有着落,乃能具体地展现、展开。所以一个伟大的艺术家的艺术精神与表现能力,乃是由内外交相养所塑造成的。”②

荆浩“图真论”的论述十分重视“主体”与“本体”的关系,荆浩在《笔法记》开篇就通过问答的方式与石鼓岩叟围绕“图真”的观念发挥见解,在这里我们不具体探讨“图真论”的价值和意义,荆浩首先从文中的一开头就通过与他人谈话的方式来引出他的理论观点,这就表明荆浩本人已经认识到“主体”意识的重要性,通过对话的方式表现出了主体觉醒的姿态,因此荆浩“图真”的提出,愈发地反映出对某种主体建立自身话语权的审思。

石涛在他的《苦瓜和尚画语录》中提到:“一画之法,乃自我立”,“障不在目而画可从心”以及他的一画说,都是要阐明他强调个体创造力的思想,“借笔墨以写天地万物而陶泳乎我也”,以天地万物的自然可观形态为创造载体,回归到“主体”的“心”中来是石涛画学思想的落脚之处。石涛的一画之法理论,就是要把“主体”的内心情感显露出来。

对于古代画论中几个涉及到“本体”与“主体”的简单阐述,可以将它们二者之间的关系视为一种绵长的状态,个人主义的“主体”已经占领了绘画领域、绘画形式与绘画风格,已经将其敏锐的神经植入到“本体”的描绘之中。

以今日的绘画创作来看,传统绘画美学留给我们的是沉淀与审思,总结自我意识在绘画中的重要性问题已经不是简单的陈述,而是要当代的绘画者用心去体悟,要由画家用绘画实践来呈现与印证“主体”的作用,当然自绘画诞生之日起“主体”的作用就已经由一代代的理论家强调过了,但是如何做到“本体”与“主体”完美契合依然需要绘者对自我意识认识的提升,“画者用心不同,各有各的貌色法”,笔、墨、色,都是通过画家思想情感的支配而运用的。“脱离画家的胸次,脱离作品的内容,无内在美的丹华耀目,即单纯的笔墨色彩,是不能成为审美对象的。”③诚然,传统美学汲取的精髓会给当下与未来的创作提供参考,当代的艺术创造在历史的追问中寻求的预见与谶言引导着画家的思想,当代创作中缺失的也许就是传统美学中“主体”与“本体”的契合与碰撞,愈来愈追寻的或许是无数遍长期艺术创作的证伪中所体现出的“主体”与“本体”的脉络与方向。

注 释:

①傅雷,《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北京:三联书店,1985年版,第51页。

②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04页。

③葛路,《中国绘画美学范畴体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61页。

上一篇:浅谈高校校园公共空间环境设计存在的问题 下一篇:论紫色在服装色彩应用中的象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