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垂直交通设计在高层建筑的研究

时间:2022-09-22 07:46:57

探讨垂直交通设计在高层建筑的研究

摘要:以某建筑项目实际设计过程出发,针对目前的规范和一些研究报告,提出建筑功能合理使用人数的计算方法,为其他介于有标定人数与无标定人数的建筑的合理使用人数的计算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层建筑、垂直交通设计、合理使用人数、研究

中图分类号: TU97 文献标识码: A

1 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一类超高层建筑,由两栋39层的超高层塔楼及附属裙房组成,是一个集超五星级城市商务酒店、甲级写字楼、餐饮、会议、商业、娱乐等功能为一体的大型建筑综合体。作为一个集商业、餐饮、娱乐、会议、办公、五星级酒店一体的集合体,本工程根据各自的功能特点设置了单独专用的出入口,商业人流从东莞大道东区商业入口及元美东路西区商业区入口进入或从南面进入商业内街娱乐人流则从南侧的入口进入;酒店的旅客和写字楼办公的白领、宴会、会议、餐饮的客人均可以从主入口中心广场进入各自大堂;而开私家车的商业,餐饮,宴会人流则可以开车直接进入地下车库的专用停车区,再乘搭各自的专用电梯到达各层,有效地达到人车分流的目的。以上一系列空间的紧密联系,集约高效,同时利用场地四面临街的特点合理分流,各自功能区间均有相对独立的出入口,最大化地简化交通系统。

借助于平面的合理分区,各功能区间的垂直交通基本独立,每组垂直交通只服务于单一或相近的功能区间,避免了不同人流的交叉。酒店、写字楼塔楼部分的垂直交通主要由各自塔楼中央位置的电梯解决,酒店塔楼部分有六台客梯,两台货梯兼消防电梯。写字楼客梯划分为高、低两个服务区域,低区为一~二十二层,高区为二十三~三十九层。高低区客梯均为5台,写字楼另有一台货梯兼消防电梯。酒店选用载重量为1.35吨的客梯、写字楼选用载重量为1.6吨的客梯,并视不同区间选择合理的电梯速度,使候梯时间保持在一个较理想的范围内。裙楼的垂直交通由则多组客梯及扶梯承担,并设置多组货梯,分别服务不同的功能区间。

2 设计及原理

众所周知,不同类型建筑的使用人数计算方法并不相同,并且使用人数的准确计算往往影响垂直交通的选择与组合,导致建筑平面合理布置。

根据《民用建筑设计通则》的规定,建筑物可以分为有标定使用人数和无标定使用人数两类;本工程为商业、餐饮、娱乐、会议、办公、酒店一体的集合体,在设计阶段其商业、餐饮、娱乐、会议、办公为无标定使用功能建筑,按其使用人员具有一定的流动情,并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往往难以确定合理使用人数。

2.1 商业功能使用人数的计算,根据《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48-88,

商店建筑面积分配比例:

建筑面积(㎡) 营业(%) 仓储(%) 辅助(%)

>15000 >34 <34 <32

3000~15000 >45 <30 <25

<3000 >55 <27 <18

商店营业部分疏散人数的计算,可按每层营业厅和为顾客服务用房的面积总数乘以换算系数(人/㎡)来确定:第一、二层,每层换算系数为0.85;第三层,换算系数为0.77;第四层及以上各层,每层换算系数为0.60。大量设计实践表明,根据《商店建筑设计规范》计算的疏散人数数值偏大,疏散楼数量过多、宽度过大,已不符合目前多数商店的实际经营状况;商店疏散人数的计算面积应为营业厅除去柜台、货架、陈列设施、交通空间、结构空间等部 所占面积外,可供人员停留与活动地面的净面积(包括洗衣手间、问讯处、试衣间等面积),顾客活动面积约占营业厅的建筑面积的50%~65%,这样的计算方法比较符合实际,结果是基本合理的。但在本工程实际中,还是根据《商店建筑设计规范》执行。

2.2 办公、会议功能人数确认可以采用有标定使用人数的方法,但平面限定使用人员及布置,将来对业主经营效益及消防安全设计影响比较突出,所以最终还是确定采用无标定使用人数类别;

根据《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 67-2006,普通办公室每人使用面积不应小于4m2,单间办公室净面积不应小于1Om2。4.2.4 专用办公室应符合下列要求: 设计绘图室宜采用开放式或半开放式办公室空间,并用灵活隔断、家具等进行分隔;研究工作室(不含实验室)宜采用单间式;自然科学研究工作室宜靠近相关的实验室;设计绘图室,每人使用面积不应小于6m2;研究工作室每人使用面积不应小于5m2。按照实际经验,办公室每人使用面积伸缩幅度较大,可按每人6-20m2的毛面积的幅度范围考虑;

综本工程档次及级别,选择中间档次幅度12m2/人。最终本项目写字楼面积每次面积约1500平方米,共三十九层,疏散楼梯设置两把,客梯划分为高、低两个服务区域,低区为一~二十二层、高区为二十三~三十九层;高低区均5台载重量为1.6吨的客梯,写字楼另有一台货梯兼消防电梯。

2.3娱乐功能使用人数的确定,根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高层建筑内的歌舞厅、卡拉Ok厅(含具有卡拉Ok功能的餐厅)、夜总会、录像厅、放映厅、桑拿浴室(除洗浴部分外)、游艺厅(含电子游艺厅)、网吧等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以下简称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应设在首层或二、三层;宜靠外墙设置,不应布置在袋形走道的两侧和尽端,其最大容纳人数录像厅、放映厅为1.0人/平方米,其他场所为0.5人/平方米计算,面积按厅室建筑面积计算。根据此条规定计算结果,使用人数数值超大,疏散梯数量及宽度过多过大,疏散交通与使用面积的比值严重不协调。为解决疏散人数与建筑功能的矛看,采用有标定使用人数的方法计算,通过提早对大平面功能分区布局及了解业主需求,对平面娱乐功能部分画分包房及大厅,再按规范要求对包房与大厅净面积作为计算以0.5人/m2;对比大空间大功能划分,计算的使用人数已比较接近实际情况。

2.4餐饮功能使用人数的确定,根据《饮食建筑设计规范JGJ 64-89》,餐馆建筑分为三级: 一级餐馆,为接待宴请和零餐的高级餐馆,餐厅座位布置宽畅、环境舒适,设施、设备完善; 二级餐馆,为接待宴请和零餐的中级餐馆,餐厅座位布置比较舒适,设施、设备比较完善; 三级餐馆,以零餐为主的一般餐馆;餐馆、饮食店、食堂的餐厅与饮食厅每座最小使用面积应符合表3.1.2的规定:

并按规范要求,根据饮食建筑的级别、规模、经营品种、原料贮存、加工方式、燃料及各地区特点等不同情况适当确定餐厨比例。综合以上情况,对于本工程为五星级酒店,餐饮人数应采用1.3m2/座,但计算结果的使用人数过多,导致垂直交通要求密度过高。综合考虑并且与业主沟通,对平面功能提前规划,并提早室内设计及业态规划介入,采用有标定使用人数的方法计算得出,与之前按规范要求的计算方法相比;采用1.7 m2/座的计算结果比较符合实际经营状况。根据对高级酒店调查,餐饮内的顾客用餐面积比例相对占少部分,大部分面积提供给就餐顾客使用的休息、会谈、观赏等的服务空间。

2.5 酒店功能使用人数的确定,根据《旅馆建筑设计规范》,客房类型分为:套间、单床间、双床间(双人床间)、多床间;多床间内床位数不宜多于4床。根据规范要求,计算使用人数以酒店客房均采用多床间为最大值,并通过《酒店的星级划分及判定》的行业规定适当考虑各层酒店服务人数,平均起来客房以4人/间计算。最终本项目的酒店部分塔楼采用6台1.35吨的电梯。如下图:

3 结论

根据各专业规范的基本原理,从顾客合理使用的空间出发,对现在城市综合体建筑各功能的合理使用人数进行分析计算的一种经验实例方法,为其他介于有标定人数与无标定人数的建筑的合理使用人数的计算研究提供参考,以更直观且尽量接近实际合理使用人数,并快速准确地对建筑的垂直设计开展,以达到建筑的实际经济效益。

上一篇:抗滑桩的安全性评估研究 下一篇:带电紧固输电线路导线悬垂线夹U型螺栓工具的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