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办法与新思路

时间:2022-09-22 06:47:30

一、“讲”——讲清考点,梳理知识

周福荣(以下简称“周”):“讲”是教育历史最悠久的教学方法,至今仍被沿用。《论语》中记载,孔子主张运用四种教学方法即喻、诲、言、教,这四种方法的共同点在于“讲”。讲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要有所创新,要积极引导。孔子名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正体现了早期的启发式的讲授教学。

连丽梅(以下简称“连”):高三政治一轮复习教师要帮助学生理顺考点,建立知识框架。讲的过程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就要吃透《课标》和《考试说明》,明确考点,把握好方向。明确考试说明中的考点要求(如在2013年福建省《考试说明》政治学科规定了256个考点),同时教师要比对今年和去年的《考试说明》,关注新增考点、删减考点,高频考点以及考点能力要求的变化,增强政治课一轮复习的目的性和有效性。

罗花金(以下简称“罗”):一轮复习的“讲”重在帮助学生梳理知识,首先,我们应准确地把握每个考点在全书中的地位。其次,是讲清易错、易混点。这些易错、易混点没讲透彻则容易导致学生在做题考试中犯一些低级错误。如今年福建高考文综第27题考查了人民政协这一知识点。人民政协具有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和政治协商的职能,但政协不是国家机关。有不少学生就混淆了国家机关和其他组织的职能。再次,要理清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将主干知识和重点知识凸现出来。最后要讲清理论和方法的具体适用范围,选取有代表性的时政材料加深学生对考点的理解和掌握。

二、“记”——构建框架,储备知识

周:古人云:温故而知新。艾宾浩斯的记忆曲线也有强调遗忘规律是先快后慢。那么这就要求学生要进行反复记忆,找准规律,把自己的大脑打造成仓库,储备最多的信息资源,高考时才能准确地调动和运用知识。

罗:一轮复习要夯实基础,则必须对所有考点知识过关,在此基础上学生要把模块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体系,建立较为系统的知识框架,挖掘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并建立起相应的知识体系。这有利于整体上记忆和运用知识,才能避免因知识零散与遗漏导致在考试中丢分。

连:高中思想政治课四个必修模块经济、政治、文化和哲学,其内容侧重点不同,同时又有着密切联系。以《经济生活》为例,可以从社会再生产的消费、生产、分配、交换这四个环节去理解。在这四个环节中涉及国家、企业和个人这三个经济活动主体。在此基础上,学生再将各个单元的知识点细化,不仅强化了主干知识而且能做到纵观全局,高屋建瓴。同时模块之间紧密联系,就像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反映,文化是经济与政治的反映。

三、“练”——适度练习,巩固知识

周:接下来谈谈怎么“练”。任何一种老方法,都要落实到练习上。通过练习解决每一个考点的落实问题。适度练习,这个“度”把握两个方面,一是量上要适度,二是质上要强度,第一轮复习侧重基础知识训练,教师要有针对性地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难易适度的练习,有效地解决对知识点的理解,挖掘出新的信息延伸,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

连:“练”强调在课堂上和课后都要保证一定的时间,课堂中做到考点的当堂检测,做到考点的课堂消化。同时,课后每周和每个月都可以成为一个复习的时间段,安排相应的练习加强训练,做到周周有重点,月月有目标。教师可以选取典型例题,特别是高考真题,质检试题来进行分析,一方面可以把握高考命题趋势,另一方面可帮助学生掌握解题方法,提高解题能力。

罗:在选择练习题目的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选择一些热点材料,师生共同动手编写练习题。可选择具有强烈时代感和人类持续关注的话题作为背景材料,注重基础知识和热点问题的融合,倡导“现实问题的知识性关注,理论问题的现实性追问”,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把社会热点与教学重点结合起来。不搞题海战术,但是给学生的每份练习和试卷做到典型、新颖和针对性强,保证练习的质量。

四、“思”——师生反思,提升知识

周:在一轮复习中,同样要加强反思。教师要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总结教学的得与失,养成对教学过程进行回顾、分析和审视的习惯,才能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才能不断提升素养,完善教学艺术。

连:此外,我觉得教师也要引导学生对“学”的反思。在每一节政治复习课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是否达到要求进行反思,找出不足,并及时进行知识补救。还有一些常见的做法是学生要形成错题集,教会学生对答题思维进行反思,同时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体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不断提升复习的效率。

周:在高中新课程实验不断深化的今天,高三政治复了上述“老”办法外,更要有新思路。我们要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不断提升教师的自身综合素质,在教学方法上不断创新;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领。

一、激发主动学习的动力

周:高三学生学习负担重,面临许多困惑及很大的精神压力,表现出来的有目标不明、信心不足、行动不力、方法不当、习惯不良等问题。归纳起来就是学习动力不足问题。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尤为重要。必须加强理想、坚定信念等的培养,强化“动力系统”,真正地使学生由“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做到主动学习。当然,唤醒学生主动学习意识的做法很多,这里主要强调责任意识和感恩的心。

连:我来谈谈唤醒学生的责任意识。呼唤学生的责任意识,主要要让学生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在他们心中播种责任心,给学生一个信念——我要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对自己、对他人负责,将来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学生责任心强,做任何事情都很自觉、认真、负责,温书迎考就容易成功。

罗:唤醒学生心中的爱。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才懂得去孝敬父母、才懂得去尊敬师长、才懂得去关心帮助他人,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正是因为有了感恩的思想,进而显示为感恩的行为,才能焕发出无穷的力量。把这种情感迁移到学习上,可以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可以由此引发出良好的学习效果;迁移到渴望回报父母,又会激发用优秀的学习成绩报答父母的需求,使它变为学习的内在动力。

二、创新有效学习的方法

周: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是我们教师与时俱进不断研修的一个内容。面对枯燥的复习课,我们要在实践中寻求最合适学生,起到优化效果的各种教育教学方法,以此增强复习课的吸引力和有效性。以下提供两个方法供参考。

1.“说”出你的观点

周:我们既要重视教师的“讲”,更要重视学生的“说”,创新师生间地位平等的互动交流,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唤起和保持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教师通过学生“说”的情况可直接了解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获得教学的反馈信息,进而保持或改进教学策略和方法。

连:是的,在高三政治课一轮复习中,教师就要重视学生的回答,“说”能体现学生的亮点和暴露学生的不足,“说”可以为学生的“写”服务。例如,在“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这一考点中,围绕着“言论自由”这一问题。我根据时下很热门的微博给出一个观点“网民什么都可以说”请同学们进行辨析。根据学生暴露出来的问题,在课堂上教师就要注重学生的回答规范,可以引导学生的语言表达,引导学生进行全面的思考和前后知识的联系。

2.“画”出你的思路

周:高中政治所学的内容是科学理论的常识性知识,科学理论是系统化的真理,每一个知识都不是孤立的。所以“老”办法中强调了构建知识体系的重要性。这里特别强调自己做,只有自己提炼、总结和归纳而形成的知识网络,才是真正记得住,用得上的知识。

罗: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自己构建知识网络,借助记忆树思维导图是个很好的办法。记忆树是利用关联性记忆法,有效地将大量的资料整理并且快速地在脑中留下印象,特色是以一个主题当作是主干,以半辐射状依序连结与其相关联的资料,呈现出类似树状图的图像,故称为记忆树,属于心智图应用的一种。它可以帮助我们整理大脑思维的脉络,让想法有逻辑又不被框架,学习有效率又掌握细节。

连:下图以“文化创新”这一考点为例。记忆树的主干是文化创新的主题,记忆树的两个分支是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此外我们还要掌握文化创新的意义,反对两种错误倾向,分别用两个分支表示。在分支确立后,可以不断向外延伸,分别掌握相应的知识。这种方法形象生动,便于记忆,又能防止知识的遗漏。

三、提升学以致用的能力

周:培养各种能力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中心工作,它既是我们教学的主要目标,同时,也是我们适应高考试题改革的需要。高考命题已经由“知识立意”转向“能力立意”,并且将继续深入下去。由于是第一轮复习重点在于知识点的巩固和理解,因此,对于以下几种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

1.审读能力

连:我谈谈审读能力吧。这一能力即是高考能力中强调的提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要求学生针对题目的意思和要求,对给定材料的阅读、审视、分析、理解和把握,确定材料反映的主要内容、主要观点和主要问题,从而为下一步概括主题做好准备。审题“差之毫厘”,答案则“谬以千里”。因此平时要强化学生认真细致审读,准确把握材料与设问的关键词。

2.理解能力

罗:对于理解能力,要求学生运用不同的词句或形式转换表述概念、观点或信息;解释概念、原理、观点和事实的内涵与外延;将具体事例与相关知识建立联系。理解是记忆的前提,只有理解了知识,才能抓住实质,记准记牢。反过来,记忆又能帮助理解。因此第一轮复习,要强调学生在理解基础上的记忆。只有对知识点的深刻理解和记忆,才能为第二轮、第三轮复习的进一步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

3.比较能力

周:比较能力在于比较概念、原理、观点和事实的内涵与外延的异同,辨别判断事物的真伪、善恶、美丑。尤其是容易混淆的概念,原理要进行比较。如《经济生活》中“社会主义经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公有制经济”与“国有经济”等学生易混的知识点,在第一轮复习中要加强概念的联系或相似概念的区别的讲解,以达到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准确应用。

4.规范答题能力

连:高考所考查的各种能力最终要学生以答题的方式呈现,学生积累了多年的知识要通过一张试卷进行展示。而政治学科主观题尤其要强调政治的专业术语、科学性、严谨性、逻辑性、条理化。在一轮复习中就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答题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四、培育终身受益的价值

周:这几年的高考试卷越来越加大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试卷在时政热点的背景下引导学生对现实问题的思考,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在第一轮复习过程中,我们要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切实提高学生参与现代政治生活的能力。

价值引领关键在于发挥真理性知识的力量,在教学中传递正能量。作为政治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关注时事,不论是正面案例还是反面教材都要引导学生树立正面情绪,传递正能量。在第一轮复习中,将时事渗透在教学中,不仅能够加强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客观实际的能力的培养,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社会责任感。

连:引领学生学会和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例如在复习辩证法中,学会用全面、联系、发展和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问题,培养辩证思维,避免孤立、片面的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会学生学习方法才能让学生终身受益。

罗:价值引领在于学生的判断和行动上,要引导学生明是非,行正气。学生不仅会做题,会考试,更重要的是落实到行动上,做一个热爱生活,对社会有用的人。在备考中,摆正心态,端正学习态度,学会在困难面前积极面对,在每天的一点一滴的进步中肯定自己的价值。在这一阶段中形成的科学的观点、坚毅的品质、良好的心态,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这才是真正体现我们思想政治课的价值,也才能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上一篇:让高三语文复习回归课本 下一篇:尊重学生的需求提高高三政治复习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