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患者的护理

时间:2022-09-22 05:53:14

输血患者的护理

【摘要】 研究目的:掌握护理措施在输血中的重要作用。研究方法:对100例输血患者采取输血前、输血中、输血并发症及输血后的护理。结果:100例输血患者中有9例发生了输血反应,发生率为9%。结论:输血中加强护理是减少输血反应的重要措施,结果显示出输血护理的重要性。

【关键词】 输血 ;护理

【中国分类号】 R472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44-5511(2012)02-0001-02

输血(全血和血液制品)是目前临床各科常用的重要治疗方法。随着近代血液免疫学、血库检验技术及血液综合利用等方面的进展,输血治疗较为安全,确能有效地挽救众多的垂危患者的生命,但少数病例(1%-2%) 仍可发生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尤其是大量输血引起的垂危患者的并发症,有时可危及生命。故输血的护理在治疗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本文收集了100名患者的输血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显示出输血护理的重要性。

1 输血的分类及优缺点

1.1全血的优缺点:一般只有血容量不足或有进行性出血的急性大量失血的人可以考虑输部分全血。全血能同时提供血液携氧能力和补充血容量。临床适用全血的情况并不多见。全血的主要缺点有:①大量输全血可使循环超负荷。因为全血中的血浆可扩充血容量,所以血容量不足的病人输血量过大或速度过快可发生急性肺水肿。②由于全血中细胞碎片多,血浆内含乳酸、钠、钾、氨等成分含量高,故全血输入越多,病人的代谢超负荷,易引起充血性心力衰竭,导致肺水肿,严重者可至死。③输全血比任何血液成分更容易产生同种免疫不良反应多。因为人的血型十分复杂,同种异体输血,尤其是输全血,将有大量的抗原进入受血者的体内,产生相应抗体,导致输血不良反应或输血无效。④大量输注全血。容易引起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枸橼酸中毒等。⑤输注新鲜全血容易传播梅毒(如未经4。C冰箱保存72小时后起到灭活作用)。

1.2成份血的优缺点:成份血的主要优点:1、它可以一血多用、节约了宝贵的血液资源,成份血的血液成份纯度高、疗效快,可根据病人情况缺什么补什么,针对性的治疗。2、成份血可减少非溶血反应的发生。3、减少血源性疾病的传播,有选择地输注必须的成份血。

1.3自身输血的优点:自身输血就是当病人需要输血时,输入病人自己预先储存或失血回收的血液。其优点有:①可避免经异体输血导致的相关疾病传播,如梅毒、疟疾等;②可避免同种异体输血产生的同种免疫反应,如非溶血性发热、荨麻疹反应等。③反复放血可刺激红细胞再生,使病人手术造血速度比手术前加快。④自身输血可缓解血源紧张。但这种输血患者在自身情况允许的情况下才能输。⑤减少血液并发症。

2 临床资料

2.1观察对象:本文病例均来源于攀枝花市盐边县人民医院2008年12月初至2010年5月底100例输血患者,系采用了输注全血、成份血、自身输血的方法。其中男48例、女52例。年龄10-71岁,平均年龄34.5±13.7岁。

2.2输血原因:产后大出血32例:宫外孕20例、腹腔大出血10例、上消化道出血15例、其它疾病23例(贫血、外伤性出血等)。

3 护理措施

3.1输血前的护理:(1)输血前的准备:①按医嘱要救核对医师填写的输血申请单,采取血标本送血库做血型鉴定与交叉相溶试验。抽血时再次询问患者姓名、床号和以往血型鉴定结果。②向患者作好解释工作,说明抽血鉴定的重要意义,以取得病人的合作。③取血时必须经2人核对受血者姓名、床号、病历号、血型,供血者姓名、编号、血型及交叉相溶试验结果,二是核对血液库存日期及有关效期。三是检查血液有无变质污染。④血取出后不能震荡及加温,室温下放置15-20分钟再输注。⑤输血前再次经两人核对受、供血者的血型、交叉相溶试验结果以及病人姓名、床号后方可输注。⑥本组患者中有70例输注成份血,28例输注全血,2例输注自身血。在放取全血制剂时,将输血申请单以及血液袋标签都进行了认真核对,供血者编号、患者姓名、床号ABO血型以及Rh血型是否相符,绝不能有一点马虎,交叉试验即将受血者的血清与供血者的红细胞交叉配血(即副交叉),没有红细胞凝集或丛聚现象发生,即表示二者间存在有相容相,可以输血,以上各项都逐条核对无误后才进行输血。⑦向患者说明输血的原因以及输注的量,告诉患者若有潮红、寒颤、头痛、恶心、呼吸困难等时,要立即报告护理人员。(2) 严格无菌操作:此组病人用碘酒、酒精常规消毒皮肤。以穿刺点为中心、直径在6cm-8cm 范围内消毒皮肤。(3)建立静脉通道:为减少输血的反应,可先由通道滴入等渗盐水(内含地塞米松2-5mg ) 约100-200ml,然后再次核对姓名、床号、血型等,以确保绝对正确无误后将血袋接上,切记绝对不能将任何药物(包括抗生素、麻醉剂、肌肉松弛剂等)加入血液中,也不能由与输血同一条静脉管道注射药物,以免因加入的药物不同的渗透压及酸减度等会伤害红细胞膜,造成溶血.若因血过度粘稠,为加速血液流速,仅可用0.9%的无菌等渗盐水50ml左右稍加冲洗。(4) 需要加温输血时的操作方法:一般输血不需加温,如输血量较大,可加温输血的肢体以消除静脉痉挛,一般况下不必加温。若有特殊情况,如:大量输血超过5袋、输血速度大于50ml/min、持续30分钟以上、新生儿溶血病需要换血、病人体内有强冷凝集素、儿童的输注大于15ml/kg/小时,则可遵医嘱给血液加温。加温血液必须专人负责操作并作严密观察。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如下:①将血袋置于35-38。C水浴中,轻轻摇动血袋,并不断测试水温使其保持温度的恒定,15分钟左右取出备用;②加温的血液控制在32。C,不得超过38。C,以免造成红细胞损伤或破坏而引起急性溶血反应;③加温过的血液需尽快输注,未能输注不得再入冰箱保存;④有条件时应采用血液加温器给血液加温。

3.2输血中的护理:(1)调节输血速度:输血的速度一般可根据患者本身的情况而定。一般情况下输血速度为5-10ml/min,有4例患者发生急性大量出血,输血速度达到50-100ml/min。有3名为年老体弱患者及5名有肺动脉障碍者输血速度宜慢1-2ml/min。输血时遵循先慢后快的原则,输血开始前15分钟要慢(2ml/min),并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若无不良反应,要根据需要调节速度,不论是什么情况,一袋血必须在4小时内输完,如室温高,可适当加快滴速,防止时间过长,血液发生变质。(2)输血中防治并发症的护理:输血中应加强护理,我们应频繁巡视病房防止溶 血、发热、过敏、循环过度负荷等并发症的发生,并及时处理。本组有3例发生了发热反应,被及时发现,立即停止了输血,并通知医师,抽取患 新鲜血液送检血型,再重复交叉试验,检查有无溶血现象,因体温过高给予了物理降温,效果满意。2例患者发生过敏反应,由于反应轻微,减慢了输血速度,通知医师后按医嘱处方给药后减轻,同时安慰患者,减轻他们的思想负担,结果也比较满意。

3.3输血后的护理:大部份患者输血安然无恙,但如发生枸橼酸积集、高血钾、血氨增高、出血反应、输血引起传染病、血液的细菌性污染容易给患者带来输血后的合并症。本组1例枸橼酸积集,由于血液保养中含有枸橼酸盐,大量输血或受者肝功能不全时,不能及时被清除而造成堆集。另外枸橼酸钠可与机体中钙螯合而导致低血钙出现肌肉抽搐后,及时按每输血1000ml应静脉补充10%葡萄糖酸钙10ml,控制了症状及病情的发展,效果较好。

4结果

病人经过输血后血容量明显增加,血红蛋白及红细胞等指标较输血前明显升高,输血及时挽救了病人生命。输血后病人生命体征平稳。本组输血患者共100例,其中9例发生了输血反应,发生率为9%。

5讨论

在输血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反应和并发症,严重者可危及病人生命,其死亡率可达0.5%-1%,必须严密防止。在收集的100例输血患者中出现了3例发热反应,它的原因是保存血液或输血用具被致热原污染。有时也可由于在多次输血后病人血液中产生血小板凝集素或白细胞凝集素所致,临床表现最常见,往往先有冷或寒颤,继以高热,伴有皮肤潮红、头痛等症状,多发生在输血后1-2小时内,发热持续1-2小时后缓解,体温逐渐下降。防治原则为除去致热原,严格掌握无菌技术和消毒技术。减慢输血速度,严重者应立即停止输血,可用解热镇痛如口服乙酰水杨酸0.5g,有寒颤时,肌肉注射异丙嗪25mg或杜冷丁50mg。过敏反应尚不很明确,其可能为献血者对牛奶、蛋类或花粉等物质过敏所致,故有此类过敏的患者不能作献血者,另外可能因多次输血后,体内产生过敏性抗体所致,少数情况可能是对一种蛋白质过敏所致,患者主要表现为荨麻疹,重者可发生哮喘、喉头水肿、呼吸困难、甚至过敏性休克等。防治原则应原则应首先中止输血治疗,并保持静脉输液畅通,可用抗过敏药如苯海拉明25mg口服,肾上腺皮质激素肌肉或静脉注射。需再次输血时应选用洗涤红细胞成份输血,避免输注血浆及其它成份血。临床上因非溶血反应较常见,其预防措施有几种,首先要采用有生产单位名称和批准文号及在有效期内使用的一次性注射器和输液器,输血过程中应严格无菌操作。其次是反复发生输血发热反应的病人再次输血时要选用少白细胞的血液成份(白细胞数要小于5×108),必要时可使用床边白细胞过滤器进行输血。

通过临床观察,在输血的过程中,每一种输血反应都可能发生,都有可能危急生命。故输血护理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特别是当病房患者需要输血时,应将每一环节都逐一完成,一个人同时去抽几个患者的血样本,最易将姓名、床号或样本相互混肴,这是十分危险的;核对时最好两人以上共同核对,万万不可粗心大意,一旦发生不良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并通知医师后采取必要的治疗措施。对所有发生溶血性输血反应者,立即作实验室检查,同时记录不良反应,并将输血有关化验单存入病历,尤其是交叉配血报告单及输血同意书应放入病历永久保存。

因此在临床工作中,提高输血护理质量,首先要加强输血前的检验工作及输血过程的监测是重中之重,通过护理工作者对输血过程的严密监控下将会大大减少输血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同时也减少患者因输带来的不必要伤害。

参考文献

[1] 郑以洲:再生障碍性贫血病因学研究,国外医学输血及血液学分册,1995.18(5)300-303

[2] 范有斌:宗音,临床用血问答,中国临床医生,2000.28.38

[3] 华长江、殷广福:主编,《新编袖珍临床分册毓丛书-输血》,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4.24-23

[4] 方静敏:成份血的制备和临床应用,中华血液学杂志,1985.6(9) 539

[5] 杨天楹主编:临床输血,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3.400

上一篇:鼻内镜手术98例围手术期护理进展 下一篇:骨肉瘤患者应用大剂量甲氨蝶吟及亚叶酸解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