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节俭成为一种习惯

时间:2022-09-22 04:11:51

节约教育是教育内容中一个永恒的主题。营造浓厚的节约氛围,提高师生对节约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牢固树立“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理念是创建节约型学校的前提。一直以来,我校通过多种方式开展对学生的节约教育,加强资源节约的宣传教育,提高师生的节约意识,努力使节约资源成为大家的自觉行动。

一、教育节约—营造节约的氛围

进行节约教育。通过黑板报、标语、主题班会、集会、校园广播、征文演讲等灵活多样的形式以及全校教职工大会、开学典礼、周一升旗等场所,宣传建设节约型学校的重大意义,普及节约的基本知识和方法,使创建节约型学校活动深入人心,让节约成为广大师生的一种自觉行为。

实施专题教育。在校内通过建立社团、开展知识讲座、举办知识竞赛、表演文艺节目、座谈讨论、倡议书等形式,强化学生的节能意识,纠正一些浪费行为和习惯。利用每年的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节能宣传周、世界水日等活动为契机,借助校园网、校报、宣传栏,广播等新闻媒介,大力宣讲我国面临的资源形势,宣传建设节约型学校的重大意义。

开展警示教育。类似于校园内“请勿践踏草坪”一类的提示牌,学校可以通过在校园内张贴一些节水、节电、节粮、节纸的小标识,使学生从小养成节约的意识。通过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育,把节约意识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中。

二、管理节约—建立机制的保障

在学校管理中,要把机制建设作为节约型学校的根本。围绕学校各方面的工作,我们先后制定并完善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如《校产管理制度》《基建维修管理制度》《学校资产管理制度》《校产采购管理制度》《文印室打印管理办法》等。这些制度对学校的节约工作都提出了明确要求,平时对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记载,对浪费资源的现象进行曝光。把节约工作作为教职工年度考核和班级评优选先的重要依据之一,并与工作质量奖挂钩,切实增强教职工和学生的节约意识。

措施到位,确保节约工作落到实处,是创建节约型学校的关键。学校领导及中层以上干部要率先垂范,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杜绝讲排场、摆阔气、慕虚荣。每学期校委会都要专题研究节约工作,把建设节约型学校的责任层层明确,各项任务指标分解到相关处室和年级。实行校领导和年级主任值周制度,在巡查中,对一些大手大脚、铺张浪费现象进行通报,并要求相关人员和班级迅速整改,期末进行监督考评。在日常管理中,在强化责任的同时,对学校水、电、文印、采购、公务用车等方面,加强严格科学的管理。

节约用水。珍惜水资源,洗刷不用“长流水”;合理、循环使用自来水;爱护节水设施,发现水龙头损坏及时报修,严防跑冒滴漏;随身带走未饮用完的瓶装矿泉水,以减少浪费。

节约用电。上自习提倡人员集中,白天去阳面自习,尽量不开灯,减少日光灯耗电;做到人走灯灭,避免“白昼灯”“长明灯”;避免电脑空运行的情况发生;充电电池要及时取下;离开宿舍时,检查所有电源是否切断。

节约用纸。纸张两面使用,提高利用率;减少宣传用纸的数量,活动少发放传单,多采用网络、广播等形式进行宣传;提倡使用电子邮件进行书信来往。

节约用餐。倡导餐桌文明之风,饭菜适量,尽力做到不剩饭,剩饭菜打包带走,杜绝浪费。

节约用钱。不超前消费,要合理消费、适度消费,合理支出,精打细算,养成善于理财的好习惯。

节约用品。办公用品切勿浪费,笔、墨、纸等用品,物尽其用,不随意乱丢,节俭办公。

三、教学节约—教书育人的阵地

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我们要将勤俭节约教育活动纳入到常规的教学实践中,要求全校师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我做起,争做勤俭的典范。

教学用品的节约使用。粉笔用成短截后,接上一个塑料空心管继续使用;学生作业本尽力双面书写,节约成本,倡导双面用纸,携带固定的草稿本,用活页纸代替传统笔记本、作业本;爱护图书,提倡赠书和捐书活动,鼓励图书、教材教辅的循环利用。

养成节俭好习惯。提倡步行、骑自行车或乘坐公交车出行,尽量不乘坐出租车;养成合理、健康的饮食习惯,爱护树草,有序停放自行车;校内尽力实施无纸化办公,尽量利用学习网站、信息平台、电话等通讯设施,少印制通知、海报、喜报、节目单、请柬等写真和喷绘资料,横幅尽量重复使用。

四、服务节约—精打细算的常规

学校是师生服务的场所,在平时的管理中,我们加强了常规的节约措施,为节约型校园做好服务工作。

提倡利用可再生资源。尽量少用餐巾纸、纸杯、一次性筷子、不可降解塑料袋等,使用手绢、水杯、可重复使用的木筷子,提倡自带餐具;大力开展废电池及各类纸张及物品的分类回收利用。利用纸杯、纸盘、废旧物品制作各类小发明、小制作等,变废为宝。

购置维修物品,勤俭持家。需要采购物品时,货比三家,物美价廉的进行购买。办公桌椅能够用的就用,不比阔气。师生能够自己解决的就自己做,如花草树木的修剪、桌凳的维修、功能室卫生的打扫等等。洗拖布、浇花、冲下水等水资源,尽力能变废为宝或者循环使用。班级发放的扫帚、拖把等卫生工具,能用的就继续使用,实在不能用了,再以旧换新。

把闲置的设备利用起来。部分功能教室的闲置,也属于浪费行为,增加功能室和设备的利用率。及时更换高耗设备,空余时间段则要尽量减少能耗或者是其他物资的消耗。

五、环境节约—环境文化的浸润

优美的校园环境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场所,我们在环境中节俭,在环境中育人。

学校文化的张贴、悬挂物、雕塑等应节俭。学校环境文化建设应体现学校的核心办学理念,整体应简洁大方,素雅而有品味,选用石材、装裱、质地、材质等都质朴,不能奢华,更多应把学校发展的重心放在师生精神风貌、优质教师队伍、学生的全面发展上,放在学校的内涵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上。

减少学校垃圾桶的摆放,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学校应减少垃圾桶的摆放,让学生养成少扔垃圾、少产生垃圾、少购买“三无”食品、少购买各类饮品和玩具的好习惯,从小刻苦学习和节约勤俭。

积极推进新技术应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建设节约型学校要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节能、节水、节材、节地等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大力加强资源的循环利用。重视节能节约资源新技术的运用,充分利用校内校外两种技术资源;推广节水设备和器具,加快供水管网改造,降低管网漏失率;加强对水、电、气和教室、实验室、食堂等场所的使用和管理,提高污水利用率;加强学生宿舍用节能水龙头、光声控开关、节能灯等电计量管理,采取有效措施杜绝教室、实验室等公共区域的长明灯现象。

节约是美德,节约是品质,节约更是责任。大家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让节约成为一种习惯、一种时尚、一种文化。

【白燎原,甘肃省兰州市兰炼中小学总校第一小学,中学一级教师;马应库,甘肃省兰州市兰炼中小学总校第一小学,中学一级教师】

上一篇:冬日韩国纵贯线 下一篇:让心灵面向朝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