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从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角度分析图书馆的核心价值

时间:2022-09-22 03:29:52

试析从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角度分析图书馆的核心价值

论文关键词:图书馆 使用价值 交换价值 核心价值

论文摘要: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具有很高的指导意义。基于我国目前对图书馆核心价值的内容的研究还没有最终的结果,本文试图从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的角度探讨和分析图书馆的核心价值。

图书馆从古代的藏书楼发展到今天的开放的、多功能的复合型的图书馆,其历史悠久,并且被越来越多的人利用,图书馆事业也发展越来越迅速。为什么图书馆会有如此悠久的历史,为什么图书馆能够作为一种独立的社会机构存在至今?显然,这是因为图书馆满足了社会的需求,它的存在是合理的,是必需的,也就是说图书馆具有全社会公认的价值。国外在这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早,国际图联以及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的图书馆协会都已确立了自己的核心价值。而我国因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不同,国情的差异,图书馆的核心价值与国外有较大的差别川。那么,我国图书馆的核心价值究竟是什么呢?从2006年12月,提前召开的中图学会2007“新年峰会”议程到中图学会2007年年会征文选题,到这一课题的申报,国内图书馆界许多专业人士对图书馆的核心价值进行了调查和研究,但所有的研究和调查都没有直接回答“图书馆的核心价值是什么”。本文试图从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的观点中关于价值的定义和属性的角度来分析我国图书馆核心价值的内容。

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理论

马克思说:“处于流动状态的人类劳动或人类劳动形成价值,但人类劳动本身不是价值。它在凝固的状态中,在物化的形式上才成为价值”。他同时指出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是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他详细地分析了商品的二重性,劳动的二重性,提出了价值形式和价值实体两个不同的价值范畴,并且提出:“使用价值同时又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从马克思价值理论中,可以进一步分析出没有包含凝固劳动量的使用价值是不能形成价值形式的,没有形成使用价值的劳动不只是人们不承认它是劳动,但即使它能凝固在物质上,它也不能形成,价值卖体。前者比如空气等等,虽然它的使用价值对人来说比什么都重要,但是,它不能成为价值形式。天然的空气能成为价值形式出现吗?不能,因为它不包含价值实体,即交换价值,所以,它没有价值;后者如一个人拿着大锤在土地上砸,它可以凝结在物质上,这种劳动凝结表现为土地面上出现一个被锤下去的土坑,但这个土坑不是为某种用途设计的,对人没有使用价值,因而缺少了价值形式,它就不能形成价值实体。所以,只有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才具有价值。

二、运用马克思价值理论来研究图书馆核心价值的可行性分析

(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指导性

笔着认为要研究和探讨图书馆的核心价值,有必要先研究“什么是价值”,“价值的内涵是什么?”中外哲学家从古代到现代对这一概念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讨,但至今没有形成一致的看法,对于什么是价值还众说纷纭。基于价值的定义和内涵没有一致的说法也没有形成专门的科学体系,因而对价值一词的推广和应用缺乏指导意义。但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中对价值理论进行了全面而又深刻的分析,也给出了明确的定义,并且这一定义成为研究商品经济学的基础。

虽然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是在研究资本主义经济的条件下对价值所下的定义,它具有社会和阶级的历史局限性,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灵魂就是马克思在研究劳动价值论时所体现的方法论。马克思主义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认识世界的方法论,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方法论,特别是《资本论》的方法。正如恩格斯指出的那样:“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在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

(二)图书馆具有“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

1.图书馆具有使用价值

首先,图书馆的存在和发展壮大都离不开人的劳动,讨论图书馆的价值也就是讨论图书馆事业的价值,图书馆之所以能存在能发展,是因为有人为的劳动成果,有人为的创造和服务。如果它是一种自然存在的、天然的事物,那么来研究它的核心价值就没有意义了。试想一下,如果一幢高楼里存放有几十万册图书文献资料,并且这些文献都是杂乱无章地堆放在那里,没有工作人员、没有优美的环境和浓厚的文化氛围、没有图书的借还手续、没有文献的有效保管、没有人提供参考咨询等等,这样的被命名为图书馆的高楼会有人去吗?它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图书馆吗?其次,图书馆工作人员创造了图书馆的使用价值。因为图书馆的点点滴滴都凝结有工作人员的劳动。从图书文献的购买到文献的整理、分编、上架;从无序到有序;从保管到利用;从空荡的图书馆建筑到充满文化氛围的生态的学习环境;从纸质的文献服务到电子的文献和网络信息服务;从显性的文献阅读到隐性的知识传播;从传统的落后的建筑设备到现代化、智能化的多功能的建筑设备等等,这一切都离不开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劳动和创造。因此,图书馆凝聚了人类无差别的劳动,正是这些劳动创造了图书馆的使用价值,这就直接形成了图书馆会从古代的藏书楼一直发展到今天的纸质文献和数字文献并存、有围墙的图书馆和无围墙的数字图书馆并存的复合型图书馆,并且图书馆事业也会因此而一直发展壮大下去,成为被社会肯定、受群众欢迎,为全社会服务的伟大事业。

2.图书馆具有交换价值

图书馆之所以有工作人员的劳动,有人愿意为图书馆事业奋斗,最主要的原因是这是一种职业,是就业的机会,既然是职业就应该有所回报,也就是说图书馆工作人员所创造的使用价值应该有交换价值,这种使用价值是社会所需要的,并且也能满足社会的需要。这种交换是以国家为中介的交换,首先是国家给工作人员支付工资和福利,工作人员再通过自己的劳动创造图书馆的使用价值,广大人民群众通过税收等方式支付给国家货币,然后再无偿享用图书馆的使用价值,正是通过这种方式完成了图书馆的交换价值。国家也正是通过“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政策使得社会上许多公益事业得以生存和发展。

3.深化图书馆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

前面已提到,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但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在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因此,我们不能生搬硬套他的观点,但可以此为出发点,为研究方法,深化和推进,然后灵活运用。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图书馆具有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也就是说图书馆的价值是通过工作人员的劳动创造使用价值,通过国家支付工资和福利为中介实现交换价值。这两者的结合就形成了图书馆的独特的价值。即图书馆工作人员以获得工资和福利为目的,以满足全社会文化、知识、娱乐、享受等为手段,付出自己的劳动,凝结自己的劳动于图书馆业务工作中,因此而创造了图书馆的价值。这种价值的创造离不开三方的共同努力,即国家、图书馆工作人员和全社会各界人士。

正因为图书馆具有使用价值,能满足人们自由阅读、知识享受、信息查询、休闲娱乐等的需要,人们才需要图书馆,社会才需要图书馆、国家才投人图书馆,图书馆才得以生存和发展,图书馆事业才越来越辉煌。而这种使用价值是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劳动创造的,这种劳动包括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所以,要研究图书馆的核心价值,就应以图书馆的使用价值为出发点,即图书馆工作人员为图书馆事业付出的劳动,凝结在图书馆工作中的无差别的劳动。这种劳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参与图书馆建筑的设计和室内装修,美化图书馆环境,为读者提供生态的、文化的、舒适的、具有多功能的内外部环境;(2)对文献的选购、整理、分编、上架等,为读者提供阅读、查询方便的文献布局体系;(3)加强日常管理,保存人类文化遗产,随时上架、整架,以现代化设备为读者提供超市式的借还文献系统和手续;(4)加强信息资源管理,将信息资源系统化、有序化,为读者提供无止尽的信息服务;(5)通过多种形式的参考咨询服务,为读者解难质疑;(6)通过宣传、讲座、报告等形式,为读者提供导读、导航、教育、引导、传播知识等;(7)开发和挖掘信息资源,进行文献加工和编制,为读者提供二次或三次文献、特色数据库等服务。

三、结论

以上分析中提到的图书馆的工作内容都凝聚了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劳动,通过这些劳动创造了图书馆的使用价值。当然图书馆工作人员为读者所付出的劳动不完全只有这些,但这些是主要的,是体现图书馆核心价值的主要依据。根据我国国情,结合目前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现状,对照国外关于图书馆核心价值的研究结果,由上述主要劳动可以推断出图书馆的核心价值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文化氛围;(2)积淀人类文明成果(3)阅读、娱乐;(4)知识、教育;(5)信息开发和传播。

上一篇:浅论自然价值理论 下一篇:子宫肌瘤的动脉栓塞介入治疗的系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