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办法

时间:2022-09-22 03:09:41

重点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市重点建设项目的管理,确保市重点建设项目的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提高投资效益,根据国家和省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市重点建设项目。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的市重点建设项目,是指经市人民政府批准,由市发展改革主管部门下达的对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建设项目。

第四条市重点工程建设办公室(以下简称市重点办)根据国家和省、市有关规定,在市重点建设项目管理中履行下列职责:

(一)提出年度市重点建设项目名单的初步意见;

(二)监督和检查市重点工程建设计划执行情况,协调和解决建设中的问题;

(三)会同有关部门做好市重点建设项目的选址、征地、拆迁等开工前准备工作;参与项目前期工作和资金调度、竣工验收、竣工后评估等工作;

(四)配合有关部门对市重点建设项目的工程质量、工程进度和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五)负责管理并会同有关部门指导、监督、检查市重点建设项目的招标投标工作;

(六)市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五条各行业主管部门按照规定的职责分工在市重点建设项目管理中履行下列职责:

(一)提出本行业年度市重点建设项目名单的意见;

(二)按照国家和省、市有关规定,负责组建其直接管理的市重点建设项目的项目法人,并对项目法人进行考评、监督;

(三)协同管理本行业市重点建设项目的招标投标工作,并依法对招标投标活动实施监督检查;

(四)对本行业市重点建设项目的工程质量、工程进度、工程投资进行监督管理;

(五)参与本行业的市重点建设项目的竣工验收,并依法进行监督检查。

第六条项目所在地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大力支持市重点建设项目的工作,积极配合,按照国家和省、市有关规定办理相关手续,为项目的顺利建设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市重点建设项目依法享受国家、省、市规定的优惠政策。市重点建设项目的收费单位应将其收费依据、内容、费率报市重点办备案。

第二章项目确定

第七条市重点建设项目从国家、省或市批准的下列基本建设项目中确定:

(一)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的大中型项目;

(二)能带动行业技术进步和结构升级的高科技项目;

(三)对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项目;

(四)跨县(市、区)的重大项目;

(五)市政府确定的其他骨干项目。

第八条市重点建设项目的确定,按下列程序办理:

(一)市行业主管部门、各县(市、区)计划主管部门应根据本部门、本地区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可能,原则上于每年年底之前向市发展改革委员会提出列入市重点建设项目的书面申请,同时抄送市重点办;

(二)市重点办根据有关规定,提出年度市重点建设项目名单的初步意见,报市发展改革委员会;

(三)市发展改革委员会在征求有关部门的意见后,提出全市年度重点建设项目计划,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下达。需申请列入国家和省重点建设项目的,由市发展改革委员会向国家和省发展改革主管部门申报。

第九条市重点建设项目分为在建项目和前期项目。在建项目是指已批准开工的项目;前期项目是指正进行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并力争在二年内开工的项目。跨年度在建市重点建设项目,原则上转为下一年度的市重点建设项目。

第十条市重点办参与市重点建设前期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并根据准备工作情况提出年度市重点建设在建项目名单的初步意见。

第三章开工准备

第十一条市重点建设项目应当严格执行国家基本建设程序,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简化或者增加基本建设程序和审批环节。

第十二条市重点建设项目实行建设项目法人责任制。项目法人对项目的策划、资金筹措、建设施工、工程质量、生产经营、债务偿还和资产的保值增值实行全过程负责。

第十三条市重点建设项目中的经营性项目,必须实行项目资本金制度。资本金必须一次认缴,按建设进度一次或分期到位。使用外资的重点建设项目,在开工前应做好外资的分年度进资计划安排。

第十四条项目法人要坚持先勘察、后设计、再施工的原则,委托有相应资质的勘察设计单位,按照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确定的规模和内容进行初步设计。初步设计文件完成后,项目法人应当按照规定程序报批。

勘察设计单位应按照批准的初步设计文件和有关规范、标准进行施工图设计,并按照设计合同的约定及时交付设计文件。

第十五条市重点建设项目实行招标投标制度。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设备材料的采购等招标投标工作,由项目法人按照国家和省招标投标的规定组织实施。

第十六条市重点建设项目的征地和拆迁,应严格执行国家和省、市有关规定,并依法办理征地手续。项目所在地人民政府应依法保证市重点建设项目的必需用地。

第四章组织实施

第十七条市重点建设项目实行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制度,项目法人在开工前必须办理有关质量监督手续。

第十八条市重点建设项目经批准开工后,项目法人应根据项目的建设进度和实际情况,按合理工期编制项目总进度计划和年度计划,并抄报市重点办和行业主管部门。

第十九条项目法人应当严格执行国家和省、市有关规定,项目法人的法定代表人对建设工期、工程质量、建设投资、安全施工等负总责,并采取有效措施,保证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

第二十条市重点建设项目开工后,项目法人应当履行以下义务:

(一)在施工现场挂牌公示项目法人、勘察、设计、监理、施工、质量监督等单位的名称和责任人的姓名;

(二)向施工现场派驻熟悉建设项目施工管理业务人员,对工程质量和各参建单位进行监督;

(三)对工程的重要结构部位和隐蔽工程,及时组织阶段性验收。

第二十一条项目法人应按照国家和省、市有关规定,建立调度信息和质量报告制度,按时向市重点办、市行业主管部门和市统计部门报送。

第二十二条市重点建设项目各出资方应根据年度计划和出资合同,按照建设进度,确保资金到位。银行对其已承诺贷款的项目,应按照合同的约定及时发放贷款。市重点建设项目的设备储备资金,有关部门和银行应优先安排。

第二十三条市重点建设项目应严格按照批准的设计文件进行建设,不得擅自变更规模、标准和更改设计内容。由于特殊原因确需调整项目概算或者重大设计变更的,必须在项目法人报原设计审批单位批准后,方可实施。设计单位应当优化设计,提高设计质量,并向现场派驻代表,及时解决设计和施工中出现的问题。

第二十四条施工单位应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合理安排施工力量,健全质量和安全保证体系,提高施工工艺水平,搞好文明施工和安全生产,严格履行合同,严禁转包和违法分包。

第二十五条市重点建设项目实行工程监理制度,工程监理单位应当根据监理合同的约定履行监理职责。

第二十六条电力、交通、邮电、供水等单位应优先保证市重点建设项目用电、物资运输、通信、用水等方面的需要。

第二十七条公安机关应做好市重点建设项目的治安保卫工作和消防监督工作,依法打击阻挠和破坏重点建设的违法犯罪行为。

第五章工程验收

第二十八条市重点建设项目实行竣工验收制度。项目建成后,应根据批准的设计文件和其它有关规定,由项目法人组织设计、施工、监理、质量监督等单位进行竣工验收。竣工验收后,由负责项目初步设计审批的部门或其委托的单位组织有关部门对已竣工验收的项目进行监督检查。

第二十九条市重点建设项目实行竣工决算审计制度。财政部门对于有财政资金投入的市重点建设项目,应当及时做好竣工财务决算的审查,未经竣工决算审计不得办理竣工验收手续。

第三十条施工和设备供应等单位应按照国家规定或合同约定的范围和期限负责保修。

第三十一条市重点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后,经过一定时间的运营,应按照国家和省、市有关规定进行项目后评价。

第六章奖惩

第三十二条市重点建设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因实施优化设计、合理化建议或加强管理而节省投资或在质量、工期和其他各项指标方面与国内同类项目相比属于领先水平的,有关部门应对作出较大贡献的单位和个人予以奖励。奖励费用从工程投资中列支。

第三十三条项目主管的地方政府、计划主管部门、行业主管部门、市重点办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其上一级人民政府或主管部门责令立即改正,对负有直接责任和行政领导责任的人员,视其情节轻重,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挪用、截留、挤占、克扣项目建设资金的;

(二)擅自简化或增加建设项目审批手续和审批环节的;

(三)对项目的建设资金、建设程序和建设前期准备工作未能履行监督管理职责的;

(四)建设项目未按规定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的;

(五)干预正当的招标投标活动的;

(六)对建设项目不及时进行监督检查的。

第三十四条项目法人违反本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有关主管部门责令立即改正,依法处罚;对负有直接责任和行政领导责任的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挪用、截留、挤占、克扣项目建设资金的;

(二)擅自开工建设的;

(三)项目应当公开招标而不进行公开招标,或未经批准擅自采用邀请招标或议标方式的;

(四)在招标投标活动中有其它违反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行为的;

(五)不按规定实行监理制度的;

(六)擅自进行重大设计变更的;

(七)对工程造价、建设工期、材料和设备的选择与使用等提出不合理要求的;

(八)拒不接受监督检查的;

(九)项目未经竣工验收或经验收不合格而擅自使用的;

(十)项目应当进行审计而不接受审计的。

上一篇:保险风险管理整合论文 下一篇:工程建设施工招标投标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