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本位创新教育的思考

时间:2022-09-22 02:59:30

基于学生本位创新教育的思考

创新教育是我国高校素质教育的核心和关键。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然而,我国学生与欧美学生相比较,在创新精神与独立思考能力方面尚有差距。我国大力推行创新教育以来,各高校相继开展了一些推动创新教育的尝试,然而总体效果并不理想。个中原因固然多种多样,但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没有从学生本位出发,没有抓住制约学生创新能力成长的根本。本文立足于学生本位,分析了阻碍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提高的主要因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对策。

一、影响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因素

1.迷信学术权威

学生有一种心理定势,认为学术权威所说的都是正确的,往往会不加批判地全盘接受。最明显的表现就是迷信教师,认为教师的所作所为完全正确,奉教师所言为圣旨,视教师行为为楷模,缺乏最基本的质疑精神和辩证思维的意识。

2.教育观念落后

部分教师受到“师道尊严”观念的影响,认为教师要有权威,要强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不是启发学生积极地思考,而是千方百计地显示出处处比学生高明,刻意营造出一种“知识权威”的形象。对提出一些稀奇古怪问题的学生,教师不是积极地鼓励引导,而是恶意地指责、批评与压制,极大地扼杀了学生的好奇心与想象力。

3.教学方法滞后

课堂教学缺乏师生互动的现象仍然比较普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没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没有提供师生互动的机会,使学生完全变成了“留声机”或“速记员”,没有一点自由思考的余地。久而久之,学生思维日渐僵化,创新思维能力得不到发展。

4.考试方法陈旧

对学生的考核侧重于知识再现,忽视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只要学生能记诵书上教师指定的重点和课堂上教师讲的内容,考试保证过关,这种情况几乎成为一种共识。这种现象诱导了学生死记硬背的学习行为,进一步限制了他们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

二、提升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对策

1.培养学生追求真理、坚持真理的精神

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不迷信学术权威,不盲目个人崇拜,使他们有“敢于怀疑一切”的精神。一些名师有意采用“故露马脚”法,即在教学过程中故意露出一些破绽,使学生意识到任何人都有犯错误的时候。国外曾有一位著名的化学家,他在一次实验课上拿出了一个装有透明液体的试管,然后把食指在试管里蘸了一下后放入嘴里品尝,皱着眉头说是酸性液体。随即,他将该试管拿给学生让他们逐一品尝,结果学生都说液体是酸性的。然而,这位教授严肃地说,试管里面的液体实际上是蒸馏水。顿时,教室里一片哗然。这个教授的目的就是提醒学生,要有质疑精神,不要迷信权威。

2.教师要转变传统的师生观念

转变“教师要强于学生”的传统师生观念,代之以”学生与教师平等”的观念。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自由讨论,畅所欲言。教师不因学生提出与自己不同的看法、自己无法回答的问题而窘迫,相反,师生之间通过讨论,互相启发,使教学进一步深入。

3.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

改变过去那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代之以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古希腊哲学家普罗塔戈曾说:“人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支需要被点燃的火把。”哈佛大学历经几个世纪学术不衰,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哈佛大学得益于其独特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教师在分析各种案例过程中开展教学活动,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主动性和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4.优化校园育人环境

校园育人环境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要靠开明自由、积极向上、健康友善的教育环境来孕育。一所没有自由治学精神的大学,是不可能培养出一流的创新人才的。保持大学校园文化的多样性,推动知识共享,让学生参与团队研究,会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作者单位:广东省南方医科大学)

上一篇:利用互动反馈技术,有效开展教学反思 下一篇:职教教师专业化培养策略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