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高师院校师范技能训练

时间:2022-09-22 02:54:32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高师院校师范技能训练

[提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实施,高等院校的师范技能培训正面临着新的挑战,传统培训模式逐步暴露出一系列不足:理论与实践脱节、重培训轻考核、重技能轻素养、重课堂轻课外等。这些不足导致培训出来的师范生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的教学工作,也直接影响师范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关键词]师范技能;训练;问题;改革;措施

随着我国中小学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新形势下,对中小学教师的职业技能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自从国家教委颁布了《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大纲(试行)》,对师范生应具备的师范技能作了既系统又明确的规定,对各高等院校培养合格的师资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而师范毕业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表现出的一些缺陷,导致就业竞争力不强,充分暴露了高等院校在师范技能培训方面依然存在不足。面对新的挑战,高师院校必须正视问题,积极进行相关培训的调整与改革,以适应新形势对教师职业的更高要求。

一、目前高师院校师范技能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一)理论与实践脱节

各高校在师范技能培训中,均设置了很多相关课程,如:《课程标准解读》、《课程教学设计与说课训练》、《多媒体课件制作》、《教学基本技能训练》、《课堂教学技能训练》、《师德教育与班主任工作》等,课程众多。按理说师范生经过了这么多课程的学习后,应该对中学教学基本胜任。但事实并非如此,师范生在教育实习过程中,均感觉理论与实践有很大距离,在校培训的理论在实践教学中不能运用自如,存在一定的脱节。究其原因,不难发现,在大多数高校,任教相关实践课程的教师都是高校教师,缺乏有中学实践教学经验的教师参与在校师范技能培训,而高校教师缺乏中学课堂教学方面的实践经验,对中学教材的发展改革不甚熟悉,对中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思想动态缺乏研究,故而在实践教学课程的培训中,只能从理论上进行一些基本的指导和培训,也就是说培训实质上大多还只是停留在理论的基础之上,类似纸上谈兵。这就直接导致了师范生一旦到了真正的实践教学中,虽然能够编写出漂亮的教案,制作出精美的课件,但对于如何分析处理教材,如何组织课堂教学,如何引导学生学习等方面,常常感到不知所措、力不从心,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尽管在教育实习环节,也会有中学教师进行一些指导,但都是在发现问题后再予以纠正,而且总是问题多多,这对每位师范生而言,自信心会受到打击。

(二)重训练轻考核

各师范院校,为了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都十分重视师范技能培训。师范技能包括教学技能、三笔字书写、语言表达等诸多方面。教学技能方面一般由相应的课程考试进行考核,但对于三笔字书写、语言表达(普通话除外,有国家相关考核)等方面,多数高校只有培训,相关考核普遍不太重视。这一方面导致学生不太重视语言书写类的培训,另一方面,也无法检测和保证培训的质量。在实践教学环节,也充分暴露了师范生在书写和语言表达方面的不足。语言表达不够简洁流畅,书写不规范、不工整等现象比较普遍,尤其是对多媒体的过分依赖,一些实习生上课干脆不写板书,这些都极不利于课堂教学。

(三)重技能轻素养

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职业备受社会的尊重,原因在于这一职业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对学生的教育和影响更是综合的、多方面的。学生时代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树立远大理想的重要阶段,而这一阶段,陪伴他们成长的除了家长,“有效接触时间”最多的就是教师。教师的道德水平、心理倾向、人格魅力等,对学生的成长都将产生直接而深远的影响。“为人师表”、“身教胜于言教”,教师是学生最经常、最直接、最具权威性的榜样,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学生模仿的榜样。这就要求师范生的培养过程中,不能只注重职业技能的培训,更要重视职业素养方面的培养和指导。

(四)重课堂轻课外

目前高校师范技能培训多以设置各种课程的形式进行,重视的只是各课程的课堂教学,对于课外的培训基本都忽略了。而教师教育专业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特殊专业,教师职业技能是教师驾驭教育教学艺术的多方面能力的综合表现,这种综合能力的提高,不能像学习理论知识那样,只通过课堂的讲授、练习就能理解和掌握,而是需要将所学的理论知识用之于实践,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去体会、去总结、去综合运用、去找寻规律、去积累经验,最后才能在能力上有所提高,而这些单纯依靠有限的课堂是难以实现的。再者,培训课程的设立,目的是提高师范生的综合师范技能,而各门培训课程独立教学,也不利于课程间的衔接贯通。

二、改革完善师范技能培训的具体措施

(一)聘请中学优秀教师直接授课

针对师范技能培训中缺乏有实践经验的中学教师参与,导致教学过程中实践针对性不强,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可以打破传统做法,直接从中学聘请教学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来高校担任相关培训课程的教学。《课程教学设计与训练》、《历史课堂教学技能训练》、《新课标解读》、《中学历史教学改革前沿》等,均由中学优秀教师主讲,如此一来,教学就不再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而是十分有针对性地让师范生学会如何组织课堂、如何分析处理教材、如何把握中学生的思想动态等,可以有效避免过去由于对中学教学的不熟悉,师范生初上讲台时产生的诸多不适应,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对接,既有利于教育实习环节的顺利进行,又有利于增强师范生的自信心,可谓一举多得。

(二)重视和完善各项考核制度

成立一个专门的考核小组负责各项考核工作,建立一整套规范的培训考核方案具体实施,以颁发各项合格证的方式来评价师范生的师范能力,只有各项技能都获得相关合格证的师范生,才有资格参加教育实习环节的实践。具体考核:适合理论考核的,由任课教师负责进行课堂考核,要求达到及格及以上水平;对于书写及语言能力的考核,采取每年定期举行一次相关测试,学生自愿报名参加,由考核小组进行评价,能力达标者颁发合格证书,不达标者下一年再参加考核,直至达标为止。通过一系列的考核测试,既能检验师范技能培训工作的成果,又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励学生自觉努力,不断提高。

(三)培养师范生高尚的职业道德、良好的品德修养和健康的心理倾向

首先,高校教师要自身加强道德修养,积极发挥“榜样”和“表率”的作用,以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潜移默化地教育和影响师范生。其次,需要通过教育和舆论等各种形式,比如:举办各种励志讲座、组织聆听、观摩先进事迹报告会等,把有关教师的道德意识、道德规范、道德范畴、道德修养、道德行为等内容传授给师范生,让他们对教师这一职业的责任和要求有更明确的认识,对这一职业更加热爱。再次,可以通过组织一些社会实践活动,比如:暑期支教、扶贫助困等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去切实感受和体会助人的快乐。这一系列措施的实施,对培养和提高师范生的教师职业道德素养,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感,磨练坚强的道德意志,树立坚定的职业理想信念都将产生积极作用。

(四)创新形式激发学习兴趣

不必将师范技能培训拘泥于课堂,可以把培训从课堂延伸至课外,充分发挥课外时间自由充足、训练形式灵活多样的特点,既能营造氛围,又能促进培训。实践中最常采用的是以竞赛促培训的方法。可以在课余开展诸如多媒体课件制作、说课等教学类的比赛促进教学能力的提高;书写语言方面也可以进行三笔字书写比赛、演讲比赛、辩论赛、朗诵比赛等,促进书写和语言能力的提升,对优秀的书写作品进行展示以激励。此外,还可以请已经毕业任教并取得一定成绩的学生回母校座谈,与师弟师妹们一起交流感受,分享经验。聘请中学名师来举办座谈,让师范生与名师近距离交流,向之请教。这一系列举措对在校的师范生均能起到很好的引导和激励的作用,对他们师范技能的提高将有很大的实践性帮助。

上一篇:高校虚拟演播室在精品课程制作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财经新闻评论写作教学的障碍与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