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本室 第11期

时间:2022-09-22 02:52:43

在中华医药之林中,藏医药是一朵引人注目的奇葩。人们在惊奇于它不同寻常的疗法,感叹于它独特而神奇的疗效时,都禁不住要问:藏医药为何如此神奇?本刊特邀专业记者赶赴青藏高原,深入生活,现场采访,为您揭秘。

观摩尿诊第二天,我被尼玛院长请到医院办公室里喝奶茶。

奶茶的味道我难以习惯,藏胞按照他们的习惯在奶茶中放了盐,因此就像汉人常喝的鸡汤被放了糖一样,味道有点怪,而且很膻。藏医研究所副主任星全章还端来了西瓜,于是我们边吃边谈起藏医的历史来。

历史发展

藏医是祖国医学的重要而极具传奇色彩的组成部分,据史料记载,第一代吐蕃王牟赤赞布在位时,藏族人民就掌握了某些动植物、矿物的药理作用。这种早期的藏医被称作“本医”,主要的创始者叫“协吾赤西”。他是一位类似仓颉的传奇人物,曾收集积累了两万多条治病经验,用“祥雄文”编写了一些医书,很多学者认为这就是藏医的发轫期。

藏医的发展是从公元254年(历史上的“三国”时代)开始的。两名印度医生到行医,把印度医学传入,和“本医”相互渗透,相互结合。公元641年,著名的唐朝文成公主入藏,带去大批医籍和医疗器械,中医第一次大规模入藏,这次是藏医和中医的大融合大生化。不久,唐朝金城公主入藏,又带去大批医籍和医生,藏医又得到了一次“全能营养”的大濡养。

藏医虽然僻居高原,但因兼容并蓄,广泛吸收中医、印度医学、波斯医学的精华,本着“变化在我,唯求取胜”的信条,使藏医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相当完整的理论体系。公元8世纪完成的《四部医典》集藏医理论之大成,被近代学者誉为青藏高原的《本草纲目》和《金匮要略》。

理论和原则

藏医理论认为,人体内存“龙”、“赤巴”、“培根”三大生命要素。“龙”就是中医所谓的气和风,主呼吸、血液、循环、肢体活动和五官功能、大小便排泄,并有分解食物、输送精微的功能。“龙”出了毛病,就是“风病”。“赤巴”相当于中医的火,产热能、长气色、助消化、生智慧、壮胆量,“赤巴病”就是所谓的“胆病”。“培根”则相当于中医的涎液(津液),供营养、生味觉、保水分、长肌肉。这三种生命的要素在未发生病变前主宰人体生理活动,病变后则主宰人体的病因病理活动,出现赤巴病、龙病和培根病,三大系统涵盖着几百种疾病。

藏医的药物特别离奇,除了剂型有汤、散、酊、丸、膏、油等18种之多外,最引人注目的是它独特的“珍宝”类药,用药时真可谓“一掷千金”。

它认为金子味苦,可解毒,防止毒物戕害人体器官,使毒物滑下,“有如水泼在花瓣上”一般,还可延年益寿,防止脑血栓、动脉硬化等。炮制时,必须用一种特殊的布料垫衬着,煅成灰烬,其过程之艰难堪称“百炼成灰”。

藏医还认为银可止脓血;铜可退热;铁可吸出肝内毒物,治疗眼疾、水肿和胃部肿胀;美丽的松绿石可治肝、肺疾病;珍贵的蓝宝石是麻风圣药;珍珠是脑部疾患灵丹,罕见的红珍珠尤其佳绝……

作为一门独特医学,藏医有其源头活水,在千百年的发展过程中又与中医相互渗透,互补长短。中医常用药物达五千余味,藏药亦有三四千味。因地域环境制约,藏医无法采用全部植物类中药材,故而用大量矿物类和动物类药材补充调节,又因治病法则不同,药物炮制、配伍和功用亦不同。

例如槟榔,中医用来杀虫、破积、下气、行水,藏医却发挥它的补益功能,用它益肾壮骨,主治肾脏疾病。一味麻黄,用途更奇。中医用它平喘利水,藏医却用它止血、清脾热。

中医以甘草为平衡各类药性的“国王”,藏医却另行任命“诃子”为药中之王,可与所有药物配伍,并“统治一切疾病”,而在中药药典中,诃子只是一名“敛肺涩肠下气”的“先锋”而已。类似“同药异用”的现象可谓举不胜举。

藏医药源也委实奇特,有一种药物叫“渣驯”,又名“岩精”,乃天气炎热时从崖石隙中渗出的一种微紫色半透明的胶状物,由于石质含矿性不同,分为金银铜铁铝5种,问题在于青藏高原难得炎热,故此物极其珍贵,不易采得。

孔雀胆、孔雀翎原是极毒的,但经过繁复的炮制后,藏医却专用它们来解毒,其效果据说灵验如神。

神奇的标本室

我是获准进入藏医院真正神秘的所在——标本室的少数记者之一。

我的感觉是一下子走进了阿里巴巴的宝库:金银、玛瑙、翡翠、宝石、水晶、珍珠、象牙、犀角、玳瑁、龙涎鲸脂……纷红墨绿,满室生辉。鸡血玛瑙大如斗,森森犀角密如戟……不知从什么途径弄到如此多的宝物,真是太不容易了。

夺目的珍宝,除“旱獭洞前土”、“海沫”(海水凝结物)、“钙质结核”(终年积雪不化的高山一旦雪融便有此精华,旧称千年雪精冰髓,亦难得)等匪夷所思的稀罕药之外,标本室内最刺激人们感官的就是各种高原珍奇的动物头盖骨和内脏了。

这里有专治心脏病的野牛心、野兔心,有专治胃病的老鹰胃、狼胃,有专治肺病的水獭肺、狐狸肺,有专治肾病的鹿肾,还有奇奇怪怪的狼舌、狼喉管、豺肉、豹脑、猞猁小肠……

风闻青藏高原有用人脑袋和其他器官治病的传说,问及尼玛,尼玛不禁失笑,他告诉我,即使是古代藏医治病常用药咒的时代,人脑袋和其他器官也是从不入药的,不过,藏药中倒是有一种名叫“陈天灵盖”的药物,那必须是经过陈年土埋、日晒、雨淋而变成灰白色的人的头骨碎片,几乎是化石了,而且死者生前还不能因天花、麻风病而死,否则就不能用。用时烧灰存性,在医生眼中,它只是一味药物。就像中医师并不忌讳使用人尿、胎胞和指甲、头发一样。该药的功能是祛风清热,使黄水干燥,主治头部热病和黄水病,和龙骨、马尿泡、黑蒿、安息香配伍煎服,与十二味翼首散、万益散同服治疗脑刺痛尤称灵验,是一则古传圣方,没有一点迷信的成分。

然而,听说藏胞盛行的是“天葬”,又哪来“陈天灵盖”呢?

我求教于尼玛院长,他告诉我,天葬并不是藏族唯一的殡葬形式,天葬只是和宗教习俗有关的殡葬形式的一种而已,除天葬外,藏族地区同样有火葬、水葬、土葬、塔葬等5种葬法,其中塔葬只限于少数宗教领袖人物。

看来,由于交通闭塞,以讹传讹,人们对青藏高原的了解还是太少了,流言之不可信,可见一斑。

(未完待续)

上一篇:秋冬季节到,秀发不再燥 下一篇:死于“心理高岗”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