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航空精神及其现实价值

时间:2022-09-22 02:45:40

江西航空精神及其现实价值

江西省是全国唯一拥有3个飞机整机制造企业的省份,在我国航空产业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江西航空发展始于近代,1935年南昌中央飞机制造厂成立,揭开了江西省航空事业发展的序幕,随后一直伴随着中国航空事业的起起落落,在新的历史时期,更肩负着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任。而在独特的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地域特色的航空精神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对于企业还是社会都有强大的影响力。

一、江西航空精神的内涵

江西航空精神是随着社会历史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具体表现和内涵,以新中国成立为分水岭,分别形成了航空救国和航空强国两种具体内涵。

(一)“航空救国”精神的发展

1931年开始的航空救国运动是中国近代航空业的开端,在这场抗日救亡运动中,政府大力宣传,广大爱国仁人志士纷纷慷慨解囊,捐献飞机,并成立了中国航空建设协会和中国航空协会,创办了多所航空学校,为抗日战争前的航空事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其间1935年在南昌成立意式飞机训练班,同年与意大利合办南昌中央飞机制造厂,是当时中国三大飞机制造厂之一;1936年在南昌成立航空机械学校,奠定了南昌作为中国航空重地的历史地位。

1935年,在中意合办的南昌中央飞机制造厂制造出了当时中国第一架双发动机的大飞机,在我国的航空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具有两个机场和一个飞机制造厂的南昌是中国空军的重要基地,也是抗战爆发后日军空袭的主要目标。1938年2月25日南昌空战中,中日双方均出动大规模的兵力,战况异常惨烈,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空战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正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形成了“艰苦奋斗,倾力救国”的航空救国精神,成功地激发了全国人民的爱国热忱,对于抗战时期的航空发展、人才培养以及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二)新中国成立后的“航空强国”精神的发扬

早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便积极培养航空人才,派遣多名技术人员赴苏联学习航空知识与技术。1946年,中共中央决定于东北组建航校,东北航校为新中国航空事业的发展奠定了人才和技术基础。

新中国成立伊始,面对西方国家的技术封锁和孤立,中国在艰苦的条件下开始了自主探索航空产业发展的道路,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江西省凭借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历史条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在航空工业和航空教育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绩,塑造了江西特色的航空精神。

新中国成立后,国民经济百废待兴,建立完整航空工业体系亟需人才的培养。南昌航空大学和江西航空学院作为江西省两所航空特色明显的高等院校,为航空事业的发展输送了大批技术和研究人员。他们坚持立足地方,服务国防,瞄准航空科工领域,与多家航空企业及科研院所合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力度。在培养和输送人才的同时也培育和发扬了“航空报国,服务国防”的航空精神,为地方航空产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新中国成立早期,航空工业尚未形成独立体系。1954年7月,南昌飞机制造厂所制造的新中国第一架飞机――雅克-18(初教5)试飞成功,新中国的航空工业在江西揭开发展的序幕。

经过60多年的艰苦奋斗,江西航空工业呈现出良好的态势。建立了中航工业旗下洪都、昌飞、中国直升机研究所602所等一系列航空企业和科研院所,在研发制造的过程中,形成了各具特色却有所统一的企业文化。无论是“献身航空,艰苦奋斗,开拓进取,争创一流”的洪都精神,还是602中国直升机研究所的“航空报国、强军富民”宗旨和“团结、拼搏、求实、创新”的昌河精神,都是江西航空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江西航空精神独具地域特色,在长期革命斗争中所积累的红色精神在江西航空产业发展中起到了支撑作用。在中国航空业曲折的发展过程中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

二、江西航空精神的特点

江西航空精神是江西区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江西省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反映,独特的区域特点和历史发展影响,江西航空精神有其独有的特点。

首先,江西航空精神与中国航空航天精神具有一致性。在中国航空发展史上,涌现了一批批为航空事业发展无私奉献的航空人,他们集中反映了中华民族和中华儿女的优良传统,融合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为了民族解放、民族振兴、国家富强和人民的幸福不怕牺牲、艰苦奋斗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开拓进取、攻坚克难的创新精神。

其次,江西是中国革命的摇篮,是“井冈山精神”的发源地。2001年同志在江西视察时,将“井冈山精神”概括为“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江西航空精神是对“井冈山精神”的发展和创新,是结合改革开放以来的具体实践和航空产业发展的现实状况对井冈山精神的继承和发扬。

江西航空精神是中国航空航天精神和江西红色文化的有机结合,除了具有民族性、科学性等社会主义文化的共性外,更具有丰富的时代性和现实性,对江西航空产业的发展具有强大的现实价值。

三、江西航空精神的现实价值

江西航空精神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与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密切相关的,在江西航空产业的发展中具有强大的导向作用。江西航空精神是江西航空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体现了党和国家积极倡导的先进文化的内容,体现了人们为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奋斗的精神,代表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首先,江西航空精神丰富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内涵。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江西航空精神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航空企业员工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积极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成果。江西航空精神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展方向,是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体现,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实践中不断扩展和深化的成果。作为各大航空企业的企业文化,是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大贡献,有利于充分发展文化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导向作用。

其次,强化航空精神,有助于建设航空强国。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积极探索航空事业的发展,中国的航空事业发展迅速但不平衡,对于航空精神的强化,有助于先进地区发挥引领作用,形成区域协同发展和产业集聚,从而带动落后地区的发展,使平均水平有所提高。比具体航空事业发展更为可贵的是人们的航空理念、航空意识。航空意识是航空发展的重要基础,国民航空意识的复苏和航空政策环境以及航空文化氛围,可以托起和推动航空事业的跨越发展。

最后,普及航空精神教育对于当代大学生的积极启示。高校是促进人发展的重要机构之一,以航空精神为主体,使学生领悟其丰富的内涵,建立爱国主义情怀,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有利于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和创新型人才,为祖国的发展培养好接班人,使广大青年人以一种强大而充满长久活力的精神为基础,不断完善自身,为我国由航空大国转变为航空强国提供保障。

(作者单位:南昌航空大学文法学院)

上一篇:地方本科院校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与思考 下一篇:厉王弭谤与邵公进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