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异化了思品课开放性试题

时间:2022-09-22 02:21:45

别异化了思品课开放性试题

相对于传统试题而言,开放性试题允许、倡导和鼓励答案多元而非唯一,其命题的宗旨是鼓励学生发挥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有鉴于此,开放性试题在近年来的中考思品学科试卷中被广泛推崇,成为试卷命题的一大亮点和特色,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往往被一些教师异化“走调”。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开放性试题改变了“千人一面”“异口同声”的局面,在答题时无固定模式可循,无现成答案可搬。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按不同思路对同一问题进行思考,从而得出截然不同却正确合理的答案。只要言之成理、论之有据即可酌情给分。有一次视导片统考统批试卷,有名教师在分析自己班级学生试卷时几乎跳了起来。原来其中的某一道开放性题目,如果让他自己批阅试卷,全班平均分至少要高出3分,有的答案明显可以得分,但阅卷教师却视而不见。相反有的答案不见得有什么亮点,但阅卷教师反而大开绿灯。笔者也碰到过类似的情况,有一次市视导片统一批阅期末试卷,在临近统计总分时发现有一道开放性题目的得分出入较大,于是去询问该题的阅卷教师。哪知道这位已经批阅该题近一天的教师也说不出自己评分的标准,只是说“因为是开放性试题,所以我都是大概给点分”。笔者哑然,难道开放性试题就可以随心所欲地“大概地给点分”吗?开放性试题的开放性目标能不能实现,能不能真正达到多角度考查学生能力和思维的目的,能不能考出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阅卷标准的多元化是一个重要保证。在批阅开放性试题时教师不再需要像以前那样硬套答案和“采点给分”,而是“采意给分”。正因为如此,一些教师在批阅开放性试题时歪曲了宗旨,随心所欲地想给分就“网开一面”,想不给分就“毫不留情”,这样就造成了事实上的不公正。诚然,开放性试题鼓励答案多元化,学生可以不必拘泥于一个思路,不必拘泥于单一的、固定的答案,所答内容也不必要求与参考答案完全一致。教师在批阅试题时不再需要死扣要点、死抠字眼,只要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但思维的多向度绝不是思维的信马由缰,违背题目主旨、不符合题目要求、“牛头不对马嘴”的答案同样应该“格杀勿论”;答案的多元化,并不意味着学生可以随心所欲地想怎么答都可以;答题的多角度,并不是任意角度都可行;开放性试题没有标准答案,并不意味着答案没有标准, 倘若信手拈来,泛泛而谈,甚至答非所问,失去原则,就有失公平、公正。那种认为“开放性试题是个筐,什么答案都可以往里装”,是教师对开放性试题的一种误解和歪曲。

在一些教师的潜意识中,甚至还错误地认为开放性试题的答案是可以无限开放的,可以胡编乱造。为了学生提高考试分数,有的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违心地传授制胜“法宝”,以歪门邪道指导学生,企图通过投机取巧的方式取得好成绩,这是对开放性试题的亵渎。事实上,开放性试题的答案取向是以教材为基础的,学生要解答好不仅要系统掌握教材的基本知识,还要有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掌握娴熟的答题技巧,既要“登高望远”,更要“脚踏实地”,在解题时必须以教材知识为依据,灵活驾驭教材观点。那些脱离教材盲目判断、东拉西扯、高谈阔论等均为解题之大忌。发散性思维不是漫天撒网,更不是张冠李戴,必须紧扣试题要求和教材观点,真正做到“形散而神不散”,符合题目要求才是解答开放性试题不可逾越的界限,也是批阅开放性试题必须坚持的原则和坚守的底线。(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坛丘初级中学)

上一篇:中医论“辨证施治” 下一篇:神勇八段锦(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