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吊运动疗法配合物理因子治疗肩周炎的疗效

时间:2022-09-22 02:19:23

悬吊运动疗法配合物理因子治疗肩周炎的疗效

[摘要] 目的:观察悬吊运动疗法(SET)结合物理因子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方法:将2009年8月~2010年3月于本院康复科就诊的肩周炎4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采用SET技术合并中频电刺激,超短波治疗。对照组只采用中频电刺激合并超短波治疗。疗程各8周,实验结束后进行VAS评分,ROM测量评分。结果:治疗后分别评测两组的VSA评分,观察组为(1.66±1.28)分,对照组为(3.22±2.23)分。 ROM测量:观察组的肩部活动度为:屈 (122.0±15.0)°,伸(38±6.0)°,外展(133±17.3)°, 内旋(74±6.2)°, 外旋 (76±4.9)°;对照组的肩部活动度为:屈(101.0±6.0)°,伸(29±5.4)°,外展(110±12.3)°,内旋(63±5.2)°,外旋(61±3.8)°。观察组的疗效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肩周炎;悬吊运动疗法;物理因子;疗效

[中图分类号] R684[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4-4721(2010)07(a)-216-02

肩周炎是肩周肌肉、肌腱、滑囊和关节囊等软组织劳损、慢性炎症,关节内外粘连等引起以肩部疼痛和功能障碍为主的综合征[1]。悬吊运动疗法(SET)为康复疗法的一种新兴技术,具有无痛、安全和起效快的特点,在物理疗法中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该方法能较快激活功能不良的局部稳定肌肉群和整体运动肌群,另患者症状迅速改善[2]。本院通过对SET疗法结合物理因子治疗作为观察组发现其疗效优于单纯使用传统物理疗法,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09年8月~2010年3月于本院康复科就诊的肩周炎患者40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组男9例,女11例;年龄25~71岁,平均(43±2)岁;病程0.5~1.2年。对照组男12例,女8例;年龄22~75岁,平均(45±1.1)岁;病程0.1~1.4年。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观察组采用SET技术合并中频电刺激,超短波治疗。对照组只采用中频电刺激合并超短波治疗。疗程各8周,实验结束后进行VAS评分,ROM测量评分,并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

1.3 统计学方法

两组数据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P

2 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数据和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3。

3讨论

肩周炎亦称五十肩或凝肩,多发生于40岁以上中老年人。与退行性病变有密切关系。临床表现主要为疼痛和肩关节活动受限。临床上常规采用超短波、直流电离子导入、紫外线、低中频电疗法和肩关节松动术等治疗[3]。部分轻的患者症状可得到缓解,关节活动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但某些病情较重,病程长或年老患者,往往肩关节活动无法恢复正常或恢复后容易复发。本院针对这种情况采取目前较新的疗法(SET)配合传统疗法作为试验,与传统的物理疗法疗效相比具有明显优势。

本文所研究的SET(悬吊运动疗法)与传统的主动运动疗法不同,传统的主动运动疗法只能锻炼浅表的运动肌群,对深层的稳定肌群疗效却不明显,部分患者锻炼后反而会导致症状加重,使患者对运动疗法失去信心,导致治疗失败。悬吊运动疗法是一种全新的治疗方法,其主体包括诊断和治疗两个系统。诊断方法主要依靠患者进行渐进式的闭链运动,直至患者无法做出某一动作或感到疼痛不适为止,以此诊断出患者患处的“薄弱环节”。而SET的治疗的基本要素主要包括肌肉放松、增加关节活动度、牵引、稳定肌的训练、感觉运动功能的训练,开链和闭链运动和活动肌的动力训练、心血管功能的锻炼以及家庭锻炼。其治疗核心是增加关节的活动度,锻炼“深层稳定肌”及使肌肉感觉运动控制能力正常化[4]。它同时也注重肌力和心血管功能的锻炼。在实施关节牵伸或手法活动治疗时,由于患者的肩部悬挂于悬吊系统中,使得治疗师的一侧或双侧上肢能更容易地开展治疗工作。在SET的治疗中,应尽量循序渐进,由使用闭链运动开始,当“局部肌”有了较满意的疗效时,可以进行“整体肌”的训练,并应该强调家庭运动和长期随访运动,这样能达到有效的治疗目的。可以预见的是,悬吊运动疗法结合传统疗法将在今后的临床康复治疗当中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有着更广泛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卫小梅,郭铁成.悬吊运动疗法―一种主动训练及治疗肌肉骨骼疾患的方法[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6,28(4):281-283.

[2]雷龙鸣.手法医学在肩周炎康复治疗中的临床应用述评[J].按摩与导引,2008,24(5):43-45.

[3]燕铁斌.现代骨科康复评定与治疗技术[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217.

[4]王茂斌.康复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67.

(收稿日期:2010-05-10)

上一篇:从抢救重症鼻出血谈基础护理的重要性 下一篇: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