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齐哈尔地区马铃薯产业发展探讨

时间:2022-09-22 01:48:33

齐齐哈尔地区马铃薯产业发展探讨

摘要:2010年,齐齐哈尔市马铃薯播种面积约200多万亩,种植的马铃薯仍以鲜食薯(菜薯)为主,品种有克新13号、紫花,早大自、费鸟瑞它、东农303、花525、黄麻子、尤金、中薯1号等。通过综合高产栽培技术的示范与推广,马铃薯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在生产中依然存在不可忽视的问题。本文分析了齐齐哈尔地区马铃薯栽培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为生产实践提供帮助。

关键词:齐齐哈尔;马铃薯产业;存在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S6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4-0011-1

1 发展马铃薯产业的重要意义

马铃薯是世界上公认的一种安全农产品,西方国家把马铃薯作为主要食物,制作出400多种食品,世界营养学家把马铃薯列为十大蔬菜之首,马铃薯集蔬菜与粮食的优点于一身,农民称之为铁杆庄稼。随着农民商品意识增强和马铃薯经济效益不断提高,探索如何发展马铃薯产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马铃薯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病害防治不当

由于长距离引种和气候等条件的变化,马铃薯病害发生情况较过去复杂得多。齐市地区马铃薯病害主要有晚疫病、早疫病、茎溃疡和黑胫病。由于晚疫病是马铃薯生产中最主要的病害,并缺乏晚疫病的测报体系,所有种植户投入相当的人力和资金用于晚疫病的防治,而忽视了对其他病害的防治,因此,马铃薯一旦发病,将给很多农户的马铃薯生产造成损失。

2.2 种薯质量差,不符合高产要求

脱毒种薯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显著提高了马铃薯生产水平,目前,生产脱毒种薯的单位多,引进的基础种薯价格高,质量不稳,加上这些单位的扩繁技术水平不高,繁殖倍数低,使脱毒种薯生产成本偏高,售价高;由于基础种薯来源复杂,生产出的脱毒种薯增产效果不理想。另外,农户对种薯的认识虽然有所提高,尽量以脱毒种薯为主,但其对种薯的级别无法正确鉴别、来源不清楚,导致种薯质量达不到高产要求。

2.3 品种单一,结构不合理

目前齐市地区主栽品种以高产鲜食品种居多,主要品种是克新系列、东农303、早大自、费鸟瑞它、尤金、中薯1号等优良专用型品种,食品加工型品种较少。品种熟性和类型结构不合理,造成马铃薯收获季节集中,类型集中,上市不均衡,加之一薯多用,影响了产品质量。

2.4 忽视栽培技术,种植方式单一

实际生产中,田间管理简单粗放,抑制了马铃薯产量的提高。另外,黑龙江省种植马铃薯的品种很多,但农户种植各品种的方法基本一样,不能按照品种、用途、土地条件等采取不同的种植方法。单一的种植方式,使马铃薯产量和商品性受到影响,降低了马铃薯生产的效益。

3 对策与建议

3.1 建立优质种薯基地,完善脱毒种薯繁育体系,降低脱毒种薯成本

使用脱毒种薯,能有效地提高马铃薯单产,实现高产高效。首先,各县区应尽快建立优质种薯生产基地,保证优质种薯的供应;其次,各县区要健全种薯繁育体系,建立统一的种薯病毒检测技术规程、产地检验规程、质量标准和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并有效实施,生产合格的原原种和原种供给农民。再次,优化品质,降低成本是提高脱毒种薯利用率的重要途径。同时,加强脱毒种薯基础研究,要重点研究优质、高效、低成本的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技术,提高种薯质量,增加种薯产量,提高种薯繁殖倍数。

3.2 加强病害监测体系建设,有针对性地防治马铃薯病害

通过病害监测体系建设,能有效地根据各地的自然条件、气候条件预测各种病害的发生,提前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治,减少用药次数,降低生产成本。近二年,由于春季气温低、墒情较好,马铃薯主要细菌性病害环腐病、黑痣病、茎溃疡和黑胫病,在苗期危害较重,严重制约了产量的提高。马铃薯病害种类繁多,建议对马铃薯病害全面重视。因此,根据发病条件,播种前,种薯必须进行药剂处理,避免苗期细菌性病害的发生;6月中旬后,根据降雨量的多少,定期用药,避免真菌性病害的发生。

3.3 积极引进优质专用型品种,加强配套技术研究

注重从国内外引种,调整品种结构。重点是引进国内外优良鲜食薯品种、淀粉加工品种和其他专用型品种,为黑龙江省西部垦区马铃薯产业发展做好品种储备。品种不同,用途不同,要求的栽培技术也不同。要真正实现高产、高商品率、高效益,就必须针对市场的需求,产品的要求,在引进优质品种基础上,积极制定与新品种相适应的配套栽培技术和优质化生产标准,为优质品种尽快应用于生产做好技术上的准备工作。

3.4 依靠科技全面提高马铃薯的生产水

各农场应建立试验、示范基地,进一步强化科技培训,做好专用型品种展示和示范、推广和开展新技术的组装和示范工作,突出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经营理念。利用专题讲座、现场指导、广播电视、发放资料、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等多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全面提高农民的生产经营理念,通过多形式、多渠道让农民掌握马铃薯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认真做到科技进村,科技进户,科技进心,使马铃薯单位面积的产量有一个跨越式的发展。

作者简介:白峰(1957-),男,汉族,齐齐哈尔市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副主任,兽医师,从事全市绿色、有机、无公害食品开发及综合工作;王艳民(1976-),男,汉族,齐齐哈尔市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基地建设科科员、兽医师,从事全市绿色、有机、无公害食品及综合工作;卜东一,男,汉族,齐齐哈尔市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无公害科科员,从事无公害食品基地管理工作。

上一篇:哈尼文明中的生态意识 下一篇:农产品增值税虚增进项税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