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阡:科学发展“迎娶”七大国家级称号

时间:2022-09-22 01:42:20

石阡:科学发展“迎娶”七大国家级称号

乘改革开放之风,青春勃发,活力四射!

乘科学发展之风,意气风发,魅力无限!

2010年8月8日,“中国温泉之乡”――石阡县,被国家发改委、国家公众营养改革项目办公室联合授予全国首个“中国营养健康示范基地”称号,使石阡的国家级称号增加到7个。这不仅是石阡县乘着科学发展的东风发展经济社会所取得的成果,更是石阡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的又一例证。

2010年上半年,石阡地方生产总值、工业产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财政总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都呈两位数以上增长,最高长幅达29.8%,石阡经济社会发展快速、健康、强劲。

一个地方要实现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离不开正确、科学的决策,离不开良好、有效的发展措施

2009年以来,石阡县先后被国务院及有关部委命名为“中国温泉之乡”、“中国苔茶之乡”、“中国矿泉水之乡”、“国家级温泉群风景名胜区”、“中国最佳休闲旅游目的地”、“中国最具投资价值重点县”,同时还被贵州省政府命名为“贵州省长寿之乡”。

为了充分利用这一系列品牌资源,推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在2010年2月2日召开的县党代会上,石阡明确了“立足新起点,推进新跨越”的战略定位。同时制定了“三个四工程” 的发展措施。即抓住茶叶、温泉、旅游、石材四大产业工程,建好万亩有机苔茶、万亩优质烤烟、万亩生态种草养畜和5000亩工业园区四个示范园工程,夯实交通、水利、城建、民生四项基础工程。

“抓住四大产业,建立跨越载体;建好四个示范,树立跨越典范;夯实四个基础,奠定跨越基石。”县委书记赵贡桥的话语掷地有声。

思路、目标确定以后,各项工作次第展开,高效运转。

在县城,围绕“石阡县新一轮发展规划”,投资4990万元的西部大茶都一期工程征地全面完成并开工建设,武陵山温泉城正式启动,投资1.2亿的县城扩容工程――温泉大道全线贯通并启动三通一平建设,全县第四口人工温泉井开钻,温泉花苑建设工程以4900多万元拍卖成交。累计投资5000多万元历时两年整治的老街,实现了向夜郎风情一条街的华丽转身,集纯手工艺品、民族服饰、地方土特产等独具石阡特色的旅游商品一条街于8月4日正式营业。在城郊原荆竹农场规划建设的“3000亩工业园区”,被农业部批准为“全国农产品加工创业基地”。

眼下,3000多万元茶叶产业发展资金按照“渠道不乱、方向不变、各施其责、各记其功”的原则,源源不断地流向聚凤、五德、坪山等7个茶叶产业带和大屯等万亩有机苔茶示范园。总投资2629.99万元的125 个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建设项目,在该县的17个乡镇38个村完工,让15.2万群众受益,同时被省综改办评为“一事一议项目建设先进县”。

“中国温泉之乡”等7个国家级品牌的获得,不仅是石阡实现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的成果,更是新机遇

凭借着“中国最具投资价值重点县”、“中国苔茶之乡”、“中国矿泉水之乡”的牌子,一大批商家也纷至沓来,围绕着茶叶、热矿泉水等重点项目,展开了新一轮的投资。由贵州北极熊实业有限公司投资1.227亿元的“贵州北极熊石阡综合开发项目”,计划建成一个集矿泉水、茶饮料、温泉旅游三者于一体的大型企业,目前已进场;投资3000万元的忠义石材厂已于8月建成并投产;总投资5000万元的“石阡县大鲵驯养繁殖科技园建设项目”已开工建设;总投资1.5065亿元的“石阡县茶产业建设战略合作项目”已全面启动。同时,总投资3000万元的“石阡县石材加工厂建设项目”、总投资6000万元的“石阡县老年公寓建设项目”等项目也相继签约。截至8月底,该县在谈项目27个,已签定招商引资项目8个,签约资金3.8亿元。其中,招商引资新建项目8个,续建项目24个,到位资金已达3.4376亿元。

有了“中国温泉之乡”、“国家级温泉群风景名胜区”、“中国最佳休闲旅游目的地”等响亮的旅游品牌,不少国内外游客慕名而来。酒店入驻率大幅提升,凡乎天天爆满。县委、县政府决定以“贵州省第五届旅游发展大会”在铜仁召开为契机,一方面,大力推进“夜郎古城”和“武陵山温泉城”等核心景区建设,完善尧上、楼上、鸳鸯湖等乡村旅游点和万寿宫古建筑群等景区景点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大力挖掘以泉、茶、夜郎文化为主的旅游文化,推进旅游文化建设,着力提升石阡旅游形象,带动了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的发展。

石阡在抓好自身项目建设的同时,积极配合上级有关部门,抓好中央、省级部门在该县实施的重点项目。由省交通厅组织实施的思南至剑河高速公路工程启动后,石阡从县直部门抽调了50名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与高速公路过境的汤山、大沙坝等4个乡镇的干部职工一道进村入户,高速度、高质量地做好高速公路的征地、拆迁工作,确保了高速公路工程的快速有序推进。由省水利厅组织的花山水利工程开工后,石阡成立了花山水利工程领导小组,抽调专人协肋施工、设计、监理、代管等单位做好协调、服务等相关工作,县委书记、县长还多次到现场办公,为施工单位解决疑难问题。

高度关注民生,强势推进民生工程建设,努力构建和谐社会,这是石阡县实现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的又一重要原因

“各级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的理念,真正把老百姓的事情当回事,真心实意为老百姓办实事、好事。”“我们推动科学发展,说到底是为了老百姓过上幸福生活。如果心里没有老百姓,不解决老百姓的实际问题,就不会得到老百姓的支持和拥护,也就谈不上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县委书记赵贡桥、县长杨胜雄的真情告诫,已让全县干部职工熟记于心。

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要求,全县各级各部门把民生工作作为构建和谐社区的工作重点。石阡县医院按照国家二甲医院标准设计,投资3080万元的石阡县医院综合大楼和科技大楼,目前已封顶。县房产局组织实施的廉租房,目前也实施到第三期,累计已建成937套46850平方米。同时,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已完成1500户;3个乡镇卫生院改扩建64个村卫生室建设项目全面完工;34.5万人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5.32%;9280人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征缴保险费301万元;共计发放农村低保金2200万元,城市低保金560万元。另外,汤山一小整体搬迁工程、县民族文化体育活动中心即将完工等等。据不完全统计,国家扩大内需政策实施以来,石阡县开工建设了95个“民心工程”,总投资达73333.68万元。这一系列民心工程的相继实施,增添了社会的和谐因素,温暖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心田。

与此同时,“忠实践行宗旨、勤政廉政为民”和“话惠民、感党恩――六进村(社区)活动”以及“党的惠民政策宣讲活动”在全县各机关单位和农村分别展开,极大地调动了石阡县各级干部为民服务的热情,激发了农村群众干事创业的激情。

在这一系列活动以及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在干部中得到了升华, “开拓创新、勤劳致富”的创业思想在群众中得到了提升,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的步伐,让石阡人民迈得更加坚定、强健。

上一篇:旅游发展的“江口速度”是这样炼成的 下一篇:瓮福:领跑中国磷业 论剑世界之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