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街书会:草根曲艺的天堂

时间:2022-09-22 01:07:00

马街书会:草根曲艺的天堂

某种程度上,它是老百姓心中的“乌托邦”,无论贫富贵贱,谁都可以在这里尽情地释放自己的快乐与悲伤;它又是心与心的碰撞,是现代人渐渐远逝的传统梦想。而这一切,都凝聚在一把二胡、一把三弦或一副简板里,一切的人生况味便尽在其中了。

这就是古老的马街书会的魅力,一个各种草根曲艺自由舞蹈的天堂。

鸡年(2005年)正月十二,我来到了马街。

马街,是中国北方一个普普通通的村落,位于河南省宝丰县城南7.5公里的杨庄镇。马街原名马渡店,又称马渡街,现称马街。马街村西、南面被八百里伏牛山的丘陵环抱,村东、北方有日夜流淌的古应河环绕。它地处豫西伏牛山区和豫东大平原的咽喉,历史上曾是一个“商贾云集,物产集散”的繁盛之地。

就是这样的一个普通村落,因有着700多年的说书历史,马街从此闻名遐迩。每年农历正月十三至十五,来自全省各地以及湖北、安徽、江苏、山东、陕西、河北甚至四川、山西、浙江、上海等省、市的成百上千名曲艺艺人,负鼓携琴,不约而同汇聚马街,以书会友、弹唱献艺。方圆数百里赶来的乡亲们几万、十几万云集在应河两岸,听书品艺、热闹非凡。马街因此成为“中国十大民俗”之一,被誉为盛开在中国民间传统曲艺艺苑中的一朵奇葩。

寻根探源

我赶到马街时,已是下午4时20分。由于来的艺人多,许多村民家里都已客满。我一连找了十几家,才在一户姓张的村民家住下。房东张艺平40岁出头,典型的河南汉子,十分厚道和热情。住下后他听说我想了解马街书会的来历,就给我找了许多他收集的资料。

他告诉我,在马街“一日能听十台戏,三天能读万卷书”是不争的事实。马街村民对来马街的艺人、客人十分友好。俗话说:“无君子不养艺人。”在马街,不管你进谁家,都会有地方住,有饭吃,钱的事不要提。村里的老辈人都把艺人当作亲人,每次都是高接远送,热菜热饭款待。尽管现在有些年轻人觉得白吃白住招待艺人不划算,也开始收点食宿费,但都是象征性的,对艺人和客人的热情仍不减当年。

在张艺平的关照下,我也享受了一回艺人的待遇,当天晚上就着一顿丰盛的酒菜,他给我讲述了马街书会的来龙去脉。在民间,关于马街书会,长期以来一直被罩着一层神秘的面纱,民间流传着许多种关于马街书会的版本,有悼师说、穰灾说、歌德说、还愿说、会艺说、除恶说、祭祖说、祈雨说、度荒说、皇恩说等等。哪种说法准确,至今尚无定论。不过,根据他收集掌握的资料,他向我推荐了目前可信度比较大、由《马街书会会刊》和《马街书会资料汇编》主编司连辰撰写的介绍有关马街书会源由的资料。我对房东的热情打心里敬佩和感激。马街村的人对书会的感情由此可见一斑。

我仔细阅读了张艺平送给我的一大堆资料,并认真拜读了司连辰先生撰写的关于马街书会源由的文章。按照司连辰先生所述,马街书会的源由是这样的:相传2000多年前,为人耿直的应国大夫张舒(字清正),因与上司一个名叫白金玉的人不睦而被罢官返回马街故里。张先生善时律,常携乐器弹奏应水河畔,并与火神庙道士一见如故,成为莫逆之交,后张舒也定居于庙内。张舒酷爱音律,凡有志同道合者,或交友,或纳徒,与众人常聚于庙中切磋技艺。

有一年正月十三日,张舒的挚友和弟子多人前来为之祝寿,寿毕,张舒突觉身心不爽,既而神思恍惚,当即叫来胞弟张恒乐,嘱曰:“家产之中,除全部房舍和保留二十八顷田亩归侄儿继承外,其余田亩均捐赠给火神庙”。喘息片刻,张舒又嘱曰:“我死后可葬于庙侧,周年之日,众亲友弟子们只可来此弹唱,不烧纸钱”。嘱毕而终。家人遵其嘱,遂将张舒葬于火神庙东南侧,庙中道士则将张舒牌位同火神相并供奉。自此之后,年年正月十三这一天,张舒的后代来此扫墓,而挚友和弟子们则在墓前用弹唱的形式来悼念他。四乡八村的村民则络绎不绝地来听戏品书。

时代更替,岁月流逝,悼念活动从未间断,年复一年地延续、扩大着。接着,艺人们自己的组织“三皇社”成立了,悼念的场面则更为壮阔,听戏品书的乡亲们更是数以万计。

到了西汉末年,王莽军追击刘秀至应水河畔,刘秀被滔滔的应水河阻挡。此时正是正月十三日,在应河畔火神庙旁聚会悼念张舒的“三皇社”部分艺人及乡民旋即奋勇参战,援助刘秀,阻击追兵,并保护刘秀由下游不远的小渡口强渡过河。后来,刘秀建立了东汉政权,念及乡民与艺人助战救驾之义举,特降旨免去马街3年田赋,钦赐“三皇社”御牌一面,以昭皇恩。自此,应河此段改名为马渡河,河西的村落定名为马渡店(即马街),河上游不远处的村落定名为马渡寨(乡人称之为马头寨)。艺人乡民共沐皇恩,且泽披举国艺人,荣及八方庶民。这就给正月十三增添了新的意义,注入了旺盛的活力,于是书会也就应时而定,天下之人代代相传,千里赴会,从此,“拜祖”、“朝圣”、“会艺”之风也就约定俗成了。

从司连辰先生撰写的资料中我还了解到,在马街广严寺和火神庙中的碑文上记载着,马街书会早在元朝延佑年间(1316年前后)就已初具规模。清代同治二年(1863年),书会达到了一个高潮。当时,会首司士选对到会说书的艺人做过一次统计,他让这年到会的艺人每人到火神庙进一枚铜钱,作为香火钱,放入香案上大斗里,并说明每人只许进一枚,不能多也不许少,以此来统计到会艺人的人数。结果,这年的书会共收铜钱两串七,也就是说,那年前来说书的艺人达到2700人。

草根曲艺的生命力

正月十三清晨5点,一阵“突、突、突”的拖拉机马达声把我吵醒。我起床询问张艺平为何这么早就有人去会场。他告诉我,赶会的艺人都要赶早去会场支摊占位置。于是,我赶紧进行了简单洗漱,告别了房东,在拖拉机时隐时现的灯光照射下,朝会场赶去。

北方正月的早晨寒风料峭,漆黑一片。一路上尽是川流不息的艺人和商贩,大家默默地沿着不宽的土路赶往会场。过了应河桥,天色已开始泛白。我直奔村东土岗上一座面南而立的火神庙,庙前已挤满了前来进香的艺人和乡亲。庙前两根柱子上分别贴着“鞭打天下不孝子,火烧世上负心人”的对联。

63岁的艺人王来福是从郏县薛店乡赶来,已有51年的艺龄。他进完香,在庙门东侧支起摊。只见他调好音响,站在桌前,戴上话筒,腰间扎个布袋,弦子放在布袋上挂着,拉弦子的右手还拿着简板,右腿上绑着一根梆子,梆子上有一根绳子栓在脚尖上……

上一篇:古驿道上的牌坊群 下一篇:花样花瑶 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