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网络道德意识

时间:2022-09-22 01:01:41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网络道德意识

【摘 要】作为信息传播的重要媒介,计算机互联网络正在成为人类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人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和快捷。网络使我们生活的世界变小了,生活在地球两端的人能够自由地交流;网络使我们生活的空间扩大了,不再只局限于周围,我们可以在五湖四海交朋友;网络使我们的视野开阔了,我们可以从网络上了解到很多信息。然而,计算机网络也像其他事物一样,在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时,必会产生一些负面效应。特别是中小学生,喜欢追求新事物,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弱,很容易受其中一些不良信息的影响。因而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开展相应的网络道德教育,让学生明确是非观念、规范行为,是一项重要而迫切的任务。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 道德 教学策略

一、问题的提出

很多同学对上网很感兴趣,很多学生上信息技术课的目的很简单,就是想上网,所以一上课学生就问:“老师,能上网吗?”于是我问他们:“上网后你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呢?”大多数同学回答说看新闻、找学习资料,也有同学“直言不讳”地说上网后最想做的事情是聊天打游戏,因为网上的游戏实在太好玩了,更有甚者叫喊着要炸掉别人的邮箱等等,他们的回答不禁让我大吃一惊。联想到近年来呈上升趋势的计算机和网络犯罪,尤其是往年那些各种各样的计算机病毒,毋庸讳言,网络上绝非净土一片,各种暴力、凶杀、色情、欺诈、反动及计算机病毒的侵扰,都让人防不胜防;更有一些青少年沉溺于网络游戏、聊天,甚至沉溺于而不能自拔,从而使更多的人是谈“网”色变。

在我校学生的调查中显示,我校有70%的学生家中有电脑,80%以上的学生上过网。我们也感觉到了网络的负面作用对教育带来的冲击,网络下的德育教育也成为一个新的课题出现在我们的面前。我开始思考怎样培养学生网络环境下正确的道德意识这个问题。

二、培养学生网络道德意识的必要性

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在为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机遇和方便的同时,其负面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特别是对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成熟的中学生,由于他们缺乏鉴别和自控能力,因此很容易在网络世界中迷失方向,误入歧途。曾经看过这样一本书《中小学生网络道德培养与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实务全书》,第一篇为中小学生网瘾危害典型案例,案例一:网瘾发作丧失人性,高中少女挥刀砍伤母亲;案例二:网瘾少年离家五天五夜,父亲满城寻找栽倒网吧门前。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按列,却已经让人感到窒息,设想如果自己的子女走到这一步,身为家长的我们能做什么?学校是育人之地,教师是播种者,不仅传授知识,更应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上述案例告诉我们:在加强信息技术知识技能教学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网络环境下的道德意识是何等必要!

三、解决问题的一些途径

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我尝试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大力度,来改变学生对网络的态度和认识,使网络成为他们学习的好助手。

1. 正确引导,取精华,弃糟粕

作为一名信息技术课老师,我深知学生对网络的痴迷,当然更多的兴趣是在“玩”上。学生们在接触游戏时,往往是被刺激的效果、精美的画面所吸引,而对其中的真正意义缺乏正确的认识。这时,教师要教育学生,现在是处于学习知识的重要阶段,应把计算机作为我们学习的好帮手,用计算机网络为我们学习解决学习上的难题,应当使他们分清其中的是非曲直,让其能从游戏中认识正确的世界观,接受正确的网络道德意识教育。

通过互联网络,学生可以学习如何检索、判断、选择和处理信息。这种能力在未来的社会中十分重要。但是,如果放任学生在网络世界中驰骋,缺乏正确的引导,他们就会在网络中“迷航”。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善用网络资源,并教会他们如何分辨其中有害信息的内容。例如,有的学生分不清网络中的真实与虚假,把一些未经证实的消息到处传播;有的学生沉迷于网络的反动、暴力甚至色情的内容等。这时,教师要教育学生不仅要学会提取信息,还要学会用正确的观点去分析信息,辨别是非,去伪存真,分清精华与糟粕,才能更好地利用网络信息。因此在讲授《第一节 网络能为我们做什么》时,我事先请语文老师布置了一次特殊的作文,语文老师给出一篇教科书上没有的古文,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课网上查找该古文的翻译,认真阅读,相互探讨,然后课后写一篇读后感。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真正体会到了网络的妙处,体验到网络对学习的帮助以及网络的无所不能,并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自主性学习”的能力,还学会了如何与老师、同学们进行协作学习;同时教师也摆脱了“唱独角戏”的尴尬,成为一名真正意义上的“传道、授业、解惑”的师者。

2. 努力规范网络行为,加强道德教育

由于学生处在全新的网络环境中,操作计算机网络的机会较多,信息的交流及对事物处理和评价的方法、模式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原有的道德准则和规范已经不足以约束学生的网络行为。因此,经常会发现学生在上网时的“不正常”行为。例如:一些学生私自携带优盘等外部设备通过教学网络散播游戏软件,或者上课期间偷偷听音乐。还有些学生恶意修改甚至删除其他学生上交的作业等。

对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网络道德意识,作为教师要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加强法制教育和日常行为的规范教育。教师要让学生明白,网络上的违法犯罪行为和现实中的违法犯罪行为一样最终都要受到法律的惩罚。例如病毒的制造和传播者最终都将受到相应的惩罚。网络上的日常行为失调,最终要影响到人在现实社会的生存质量。一切现实生活中的道德操守,在网上仍需要坚持。虚拟社会并不是虚假的。现在,很多国家都有信息政策出台,而且在不断完善之中。自1991年的《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起,我国制定了很多信息政策,《刑法》中也有了专门的条例打击信息犯罪,中学生上网“五要五不要”的文明公约等,这些都是我们进行网络道德教育的内容,应当让学生充分知晓,并且成为学生的网络行为规范。

3. 握学生心理特点与道德认识水平,因材施教

中小学学生正处在青春发育时期,这一年轻群体的心理处于懵懂而又急切渴求知识的状态,与此同时,他们又缺少明辨是非的能力。面对“信息海洋”,倘若没有养成良好的信息行为习惯,他们极容易“迷失”、陷入“网瘾”,深受不道德的网络信息传播和社会生活中存在的不良信息的欺骗与伤害。

而对于这一年轻群体,由于他们的成长经历和生活背景的不同,又会存在着个体的性格差异、不同的心理承受能力和道德认识水平。因此,信息技术教师必须了解自己的每个学生,把握这一群体里每个个体的心理特点和道德认识水平,“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才能更好地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德育教学的工作,顺利进行个体教学。

4. 提高教师修养,寓德育于“情”“理”之中

信息技术课程中的道德教学主要是通过信息技术教师进行的,教师的政治意识、思想品德、情感等都会通过言传身教对学生产生导向作用。“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只有具备专业的学科知识、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发掘出素材的思想性,机智灵活地找准信息技术与道德教育的结合点。

首先,教师要在思想意识上重视德育工作,在行动中把正确的行为示范给学生,树立榜样、模范形象。孔子说,“亲其师而信其道”,特别是对于新世纪的中小学生,在尚未形成成熟的世界观和立定坚定的信息毅力前,更容易由“偶像崇拜”和从众心理驱使,模仿“偶像行为”。教育工作者就是要做有心之人,提高教师自我道德修养,树立良好的模范形象,从一点一滴做起,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健康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结语

网络是我们获取、处理、传递和应用信息资源的重要手段,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对教育而言,网络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大好机会,同学校的图书、资料相比,网络上的信息可为浩如烟海,并且更新很快。通过网络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畅游在知识的海洋中,汲取知识的精髓;通过网络学生可以发掘自身的长处和自己的兴趣,从而去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通过网络可以使学生学到许多在书本、课堂和学校内学不到的东西,使课堂得到延伸,但同时它给青少年德育教育工作提出严峻挑战,我们应当趋利避害,加强引导,把青少年的德育教育工作与现代网络结合起来,利用计算机课程网络的平等性、开放性和互动性的特点,寓教育于网络,让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中上好网、用好网。最终在此教学过程中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界。

【参考文献】

[1]李爱娟. 中小学德育与信息技术整合初探. 教学与管理,2006.

[2]范孔明. 基于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的德育渗透. 中国电化教育,2005.

[3]张林. 信息技术课中渗透德育刍议.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7.

上一篇:初中美术基础图案教学之我见 下一篇:谈小学高年级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