跬步不休,务实求新

时间:2022-09-22 01:00:49

压明来,1982年毕业于厦门大学会计与企业管理系,毕业后即留校任教,历任厦门大学会计学系副主任、主任、厦门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现为厦门大学会计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庄明来教授秉承知识服务社会的理念,在承担科研教学任务的同时,还兼任中国会计信息化委员会咨询专家,中国会计学会会计信息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金融会计学会理事,福建省会计学会常务理事,福建省商品化会计软件评审委员会副主任、厦门会计学会顾问等职。

始于50年前的我国会计信息化,使广大会计学者看到会计研究的新曙光,但对这一交叉学科的研究,却因其间信息技术之费解令较少会计学者涉足。已逾不惑之年的庄教授深知,惟有掌握计算机编程等技术,方能科学地揭示会计信息化的基本原理和把握其未来发展的趋势。梅花香自苦寒来,历经三年的刻苦钻研,使他在成功地为10多家企业单位开发会计核算软件之后获取真知,展现了一个学者勇于探索的学术胆略和毅力。他同时运用信息管理学的基本观点,科学地评价信息技术对会计的影响,初步勾勒出一个简明的会计信息系统的理论框架,并梳理了我国会计信息化的许多基本概念与观点。同时,庄明来教授还揭示会计凭证、账簿和财务报表在IT环境下的地位,在会计信息系统中,作为会计信息雏形的账户记录,是企业会计报告的信息源。账户的载体,首先是记账凭证,而账簿记录,只不过是记账凭证上账户记录的分类、汇总罢了。基于此,他提出“变账簿取数为账户取数”的新观点,并基于证、账、表生成的自动化,创新性地提出将审计重心前移,对电子会计数据施以详细审计的技术方法。庄明来教授客观地论证了会计信息系统与会计数据两者的质量特征,IT环境下会计数据的质量特征主要包括可靠性、连续性、完整性、时效性和安全性等几个方面,而JT环境下的会计信息系统应当具有保密性、规范性、严密性、可控性和适应性等五个基本质量特征,他还详细解读了会计系统、数据与信息在电子化与网络化环境下中的辩证关系,在会计数据的质量要求得以保证的前提下,会计信息与会计信息系统两者的质量高低成正相关的关系。会计数据质量和会计信息系统的质量两者相互作用共同决定了信息的质量。因此,会计信息系统要高质有效,不仅要取决于自身的建设,同时也要依赖于高质量的会计数据。进而庄明来教授提出会计系统的有效性首先体现于会计信息可靠性的观点。而面对国内外会计信息化的发展态势,庄明来教授提出未来财务会计信息化研究重心应是会计确认与会计计量的智能化,会计信息系统的重构目标应当是建立一个融事项会计与价值会计于一体的业务流程体系等一系列具有前瞻性的理论与观点。

作为我国会计信息化研究的先行者之一,庄教授长期致力于信息化会计与计算机审计的研究,先后在《会计研究》、《审计研究》、《经济管理》、《中国经济问题》、《财务与会计》等学术刊物上50多篇;出版专著、教材20余部,主编并已出版教育部“十五”和“十一五”规划教材《会计电算化实用教程》和《会计信息化教程》,先后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大和一般的项目、财政部重点会计科研项目、审计署科研所研究项目、福建省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等多项课题的研究。

事考功,言考用。会计信息化研究成果首先应服务于教学,庄明来教授三十年如一日,教书育人,一丝不苟,先后承担了“工业会计”、“基建会计”、“电算化会计”、“计算机审计”、“会计软件评析”、“会计信息系统研究”、“会计信息化理论”等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的讲授与辅导上机等教学工作。他严谨的教学风格,注重启发学生积极思维的教学方法,讲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态度,都赢得广大学生们的好评。

上一篇:融资只需要10页PPT 下一篇:会计:生命中的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