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KV 输电线路状态检修实现方法及分析

时间:2022-09-22 12:12:02

110KV 输电线路状态检修实现方法及分析

【摘要】为了提高 110KV 线路状态检修工作的质量,需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条件构筑状态检修的模式,不足的地方以后再逐步完善。线路运行人员每月对所辖线路巡视一遍,是线路状态数据的重要来源。本文分析了 110KV 输电线路状态检修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110KV;输电线路;状态检修

中图分类号:TM421 文献标识码:A

1.推行输电线路状态检修的思路

1.1 制定状态检修“三步走”的发展目标

为确定状态检修的发展方向,加强工作的整体规划,根据企业改革发展实际,我提出了状态检修“三步走”的发展目标。第一步建立健全状态检修组织机构和相关制度、工作标准,实行以计划检修为主、状态检修为的检修管理模式,重点放在线路状态检测数据的应用与分析上; 第二步持续推进状态检修模式,提高监测手段,合理调整试验和检修周期。 在充分利用现有的技术条件和装备资源、 搞好常规测试和测试数据的综合分析工作的基础上,不断采用相对成熟的检测新技术,提高对线路状态诊断的水平,逐步改变到期必修的传统检修方式,实现状态检修与计划检修相结合的模式。 第三步逐步完善各种监测手段,完善知识库,完善状态检修智能诊断系统,状态检修检修方式进一步优化,充分发挥状态检修的作用,实现以状态检修为主的检修模式;形成精炼、高效的检修管理模式。

1.2 建立健全状态检修组织机构

为加强对设备状态检修工作的组织领导, 成立状态检修领导小组、工作小组和监测诊断小组,实现决策层、管理层、操作层的分离。 状态检修领导小组由公司生产副经理任组长,全面负责状态检修工作的组织、决策和指导。 线路状态检修工作小组由线路工区主任为组长,负责根据技术监督数据、状态监测数据和设备性能检验报告,决定设备检修时间、周期以及项目负责人等。 状态检修监测诊断小组成员由线路专职、 技术员、班长、组成,负责提出状态检修建议,制定检修方案,编制检修计划,审查检修工艺,对检修项目实施监督、检查和验收。

1.3 制订完善状态检修管理制度和技术标准

与传统计划检修管理模式相比, 设备状态检修是一项更为科学、更为严谨的系统工程,需要有健全、完善的制度作保障。 为此,要制定设备状态检修管理标准、检修实施细则、状态诊断管理制度等管理制度。 编制设备状态诊断标准、设备状态评定分级与检修策略等多项技术标准,并根据企业发展需要,及时对规章制度和技术标准进行修订完善, 为推行设备状态检修提供可靠的制度保证。

2.输电线路状态检修流程

2.1 输电线路状态检修流程

输电线路状态检修是在对输电线路各种状态单元通过完善、先进的监测系统及其他途径获得各种状态信息后,进行状态诊断,依靠各种可靠性评估方法确定检修决策。

2.2 线路检修过程控制程序

制定科学的线路检修过程控制程序, 形成具有自身管理特色的状态检修管理模式, 结合企业生产实际和自身管理特点,按照状态检修对企业管理过程控制程序的要求,对原线路检修过程控制程序进行调整和优化。 形成以计划检修、状态检修、事故检修、改进检修相结合的线路检修管理模式。 线路检修过程控制程序主要经过以下四个子程序形成闭环管理。

2.2.1 对线路进行综合诊断分析,编制检修建议书

线路诊断组根据线路巡检、状态监测、技术监督等工作情况对线路进行综合诊断分析, 根据分析结果和季度检修评估结论,编制上报年度线路检修建议书,明确线路定期养护工作计划、线路检修建议及相关检修费用估算等事项。

2.2.2 制定科学合理的检修策略

按照“安全第一,效益至上”的方针,根据线路在可靠性、安全、费用及效率等四个方面的综合评估,将线路分为若干等级。 对应线路等级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检修策略。 通过对线路分级,制定检修方式,不仅能减少检修的盲目性,提高工作效率,而且能节省大量人力物力,提高经济效益。

2.2.3 严格执行线路季度检修计划

线路检修部门根据线路检修管理标准、 质量验收管理标准,组织开展检修工作,并接受生产技术部相关专业的全过程监督检查,确保线路得到及时、到位的检修和养护。

2.2.4 进行季度线路检修评估

定期召开专业会,对照年度检修计划,对修前与修后线路运行性能参数的变化及状态,维护建议的执行情况、效果以及费用等进行评估。 根据评估结果,总结经验,查找差距,为制定新的线路检修策略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实现状态检修的闭环管理。

3.输电线路状态检修实施细则

3.1 输电线路状态检修必须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应修必修,修必修好,应试必试,试必试全”的原则,积极稳妥,慎重对待,杜绝漏试和失修,保证线路安全、可靠、稳定运行。

3.2 根据目前线路现状,输电线路检修实行定期检修和状态检修相结合。 线路“状态”评估和确定的依据,以日常运行维护巡视、检修情况、设备正常寿命周期等为主,以在线监测技术为辅。

3.3 执行本细则的前提是建立在线路定期进行状态监测及运行质量分析的基础上,加强日常运行、检测、维护和技术管理工作,并及时落实各项反事故措施,在检测和运行中发现异常,应视情况及时进行检修。 并强调:对于带电测试工作(红外测温等)只能加强,不能放松,并严格按照规定周期进行。

3.4 输电线路状态检修以线路运行质量和检测为基础。 必须加强常规测试工作,坚持长期积累状态参数,建立相应的台帐和状态评估卡,定期进行综合统计分析和评估。 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检测诊断技术, 积极开发状态监测手段和新的故障诊断技术,不断积累经验,以指导状态检修工作。

3.5 加强检修的规范化管理, 不断积累线路状态参数,建立相应台帐和状态评估卡,充分利用现有的检测诊断技术,并积极开发新的状态监测手段和故障诊断技术,不断积累经验,以指导状态检修工作。 定期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线路每季度应进行一次状态评估。

3.6 加强线路管理,严把施工、验收、投运关,使线路有一个良好的初始状态。35-110kV 线路每 2 年应进行一次检修, 视线路状况确定大修或小修。110kV 新投线路,一年内应测零一次。 外绝缘水平未达到经审定的污区图配置要求, 应及时进行调爬, 并列入年度大修计划。 已运行 15 年以上的老旧线路,可视状况有计划地安排恢复性大修,并列入年度大修计划。 已运行 10 年以上的接地引下线和接地极,应计划有选择性开挖检查,以后每隔 5 年进行一次,并视开挖检查情况安排大修或小修。 线路外绝缘已达到经审定的污区图配置要求, 定期测量盐密已有 3 年以上的实测数据积累, 经部分线路试点后能提出指导清扫的控制盐密值,可按照盐密监测值合理安排清扫。 否则,对污秽严重线路或区段,应在每年雾季前清扫一次,必要时安排落地清扫。

【参考文献】

[1]高晶晶,赵玉林. 电网无功补偿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4,(05).

[2]陈乃仕. 现代电网防灾措施的构想[J].电力安全技术, 2007,(12).

[3]曾鸣,杨素萍,张峰,刘万福. 分散发供电与联网供电的经济性研究[J].电力技术经济, 2006,(03).

[4]程明. 新能源与分布式电源系统(下)[J].电力需求侧管理, 2003,(04).

[5]杨卫东,徐政,韩祯祥. 电力系统灾变防治研究中的一些问题[J].电力系统自动化, 2000,(06).

[6]韩民晓,肖湘宁,徐永海. 柔性化供电技术[J].电力系统自动化, 2002,(08).

上一篇:探讨深基坑支护工程施工监理工作 下一篇:110kV 及以上输电线路故障分析及故障类型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