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大小枣加工业环境污染治理工作力度的思考

时间:2022-09-21 11:51:46

关于加大小枣加工业环境污染治理工作力度的思考

摘要:沧州是国内外闻名的金丝小枣之乡,随着枣加工企业的发展,环境污染问题引起了我们的关注。本文主要论述了关于加大小枣加工业环境污染治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小枣加工 环境污染 治理

沧州是金丝小枣原产地,是我国栽培金丝小枣历史最早、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品质最好的生产基地,被国家林业局、中国经济林协会评为“中国金丝小枣之乡”。随着小枣种植规模的扩大,加工企业不断发展壮大,随之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特别是蜜枣生产废水的直排方式严重影响了周边区域的环境质量,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突出矛盾。

一、小枣加工业的发展和环境污染现状

多年来,沧州金丝小枣作为传统的支柱产业,按照规模、效益同步提高的产业发展思路,大力推行了“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制定推广了《无公害食品沧州金丝小枣》和《无公害食品沧州金丝小枣生产技术规程》两个地方标准,积极建设小枣无公害生产基地,小枣种植的标准化生产管理和产业化建设成效显著。目前,全市金丝小枣面积达到10.4万公顷,产量25万吨,涌现出“沛然世纪生物食品公司”、“枣香村食品有限公司”等一批龙头企业,品种多达30多个,产业经济效益十分突出。

小枣加工业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由于2006年以前国家未实行排污总量控制管理,且对该行业审批没有数量限制,审批门槛相对较低,加之蜜枣加工成本低廉,效益可观,大批蜜枣加工项目相继建成投产,生产过程中排放的污水积少成多。每年夏季,污水发酵,挥发的气味刺鼻难闻,给群众生产生活造成极大影响。

二、环境污染治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进一步加大小枣加工业发展过程中的环境污染治理工作力度,是大势所趋,刻不容缓。近几年,环保部门对此高度重视,并采取了一系列的有效措施,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实际工作中仍有三方面问题严重影响着小枣加工业环境污染整治工作的进一步推进。一是企业多、规模小。枣业上规模、管理规范的企业少,加之,企业独立治理污染成本高,并且分布零散,集中治理困难。二是部分枣加工企业法人对环境污染治理意识不强,不能自觉配合工作。生产经营中治污环保守法成本高,违法生产成本低,致使一部分不法企业主人为闲置治理设施,使治污设备形同虚设,企业污水仍然偷排偷放,而环保执法人员有限,很难24小时监控。三是蜜枣加工季节性强,相当部分的作坊式企业,只在8月中旬至9月上旬生产,生产成本低,时间短,扰乱了蜜枣加工市场秩序,执行现行的环保行政管理程序不能及时有效地进行打击。

三、推进小枣加工业环境污染治理工作的几点建议

针对小枣加工业环境污染治理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1、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小枣加工业的规划与发展。一是相关部门应把小枣加工业环境污染治理工作提上重要的议事日程。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入手,力求实现“三个转变”。 即从重枣加工产业发展促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转变为保护环境与经济增长并重;从环境保护滞后于枣加工产业发展转变为环境保护和产业发展同步;从主要用行政办法保护环境转变为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办法解决当前已形成的环境问题。二是立足发展,搞好小枣加工业发展规划。对区域枣加工企业进行统一规划,建设蜜枣加工小区,有利于集中治理,降低个体治理成本,达到治污效果。三是引导鼓励枣加工企业走综合利用持续发展的路子。将小枣加工业环境污染综合防治与生态建设、无公害食品基地、绿色食品基地、有机食品基地建设有机结合起来,走科学的枣业种植模式和环保的枣业加工发展模式,在农业增产、农户增收、企业盈利的同时,减少和杜绝环境污染。

2、综合施治,加强监管,确保现有小枣加工企业稳定达标排放。一是开展集中整治活动。对现有枣加工企业进行摸底排查,分类管理。对未经环保部门审批、无治理设施、治理设施不能正常运行的企业,责令其限期办理、限期治理或限期整改。二是加强日常环境监察。环保部门坚持定期抽查与日常现场执法监察相结合,一旦发现蜜枣企业未按有关环保法律法规进行污染治理的,予以依法严肃查处。三是组织相关部门开展集中联合执法。定期组织环保、质监、卫生、工商、安监等部门对辖区枣加工企业进行集中联合执法检查,严厉查处无证、无照加工点,防止作坊式加工点死灰复燃。四是大力推广成功实践治理模式。对已形成的蜜枣生产污水坑,先采取投放生石灰对酸性污水坑进行应急处置,避免污水发酵产生恶臭气体,再组织联合周边排污枣加工企业,集资建设规模污水处理站,对坑内积聚污水和排放的污水进行彻底的达标治理。

3、严格环境准入,从源头控制和杜绝新的环境污染源。对新、扩、改建枣加工项目,认真贯彻《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条例》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等有关规定,在项目立项、选址、环境影响评价等方面严格把关。一方面,严把建设项目审批关。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审查批准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后,发改部门方可审批或核准立项,国土资源部门方可批准用地、发放采矿许可证,规划部门方可发放规划选址意见书,建设部门方可发放施工许可证,安全生产监督部门方可发放安全生产许可证的制度。另一方面,严把建设项目验收关,建设项目必须严格遵守环保“三同时”制度。建设项目竣工后,对与建设项目配套的环境保护设施,建设单位必须书面向负责审批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请验收,经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正常生产。

4、坚持宣教与考核并重,促动发展理念的转变。一是广泛宣传发动,提高思想认识。要注重宣传环境污染问题的严重性和治理污染的严峻性,增强各级干部、有关部门对环境污染治理的认识,提高工作紧迫感、责任感。二是加大对企业法人的教育和引导力度。教育引导其坚持以人为本,把维护广大群众人民环境权益放在突出位置,配合环保及乡镇开展污染整治工作,特别是着力解决当前污水影响群众生活的突出问题,不断改善环境质量。三是建立小枣环保重点监管区,建立健全责任制,制定减少污染物排放工作的目标和年度实施计划,并将减少污染物排放工作作为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进行年终考核。

参考文献:

[1] 迟敏 金丝小枣汁加工工艺的初步研究 中国质量技术监督2010.09

[2] 柳琪 腾葳 金丝小枣的加工研究与分析:《氨基酸和生物资源》1997年 第4期

上一篇:多孔粒状硝酸铵中游离水含量测定不确定度评定 下一篇:改性粉煤灰处理含铬废水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