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蜡烛,做打火机

时间:2022-09-21 11:43:46

不做蜡烛,做打火机

摘 要:传统教学中,教师把自己当做蜡烛,燃烧自己,希望能照亮别人,可结果是教师工作辛苦,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生本教育”中,教师变成一个点燃学生激情、激发学生潜能的打火机,让学生自己发光发热,教师教学轻松,学生快乐学习、主动学习,并且教学效果良好。生本教育的关键是“三个转变”“四个突出”。其中,三个转变是实施“生本教育”的前提条件,四个突出是实施“生本教育”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生本教育;教学理念;教学结构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人们常常用李商隐的这句诗来歌颂教师的奉献精神,久而久之,“蜡烛”渐渐成为人们对教师的美称之一,其精髓在于“燃烧自己,照亮他人”。人们这样赞美着,我们也这么受用着,甚至已经扮演起了蜡烛的角色“燃烧”着自己――在课堂上亲力亲为,倾自己所有,希望能真的“照亮”学生。教师在课堂请学生回答、分析、板演、谈思路、讨论,学生也都参与了,但是最后总由教师揭晓“正确答案”,让学生觉得自己的思考没什么价值,他们不过是老师的观众,这样就使得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那么如何改变这种教师上课辛苦、学生学得枯燥、课堂气氛沉闷的现状呢?答案就是:从以教师教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学为主的生本教育,老师由一支自我燃烧的蜡烛变成一个点燃学生激情、激发学生潜能的打火机,让学生自己发光发热。

“生本教育”是以“一切榱搜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宗旨的教育,是真正做到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人,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也是以生命为本的教育。它主张:高度尊重学生,一切相信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真正解放了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生本课堂中,学习的主体--学生,真正享受着学习的快乐,乐此不疲,真正实现了“我的课堂我做主”的教学目标。生本课堂上的学生激情四射,尽管争论不止、“荷枪实弹”,但是丝毫看不到学生苦、老师累。生本课堂上,老师只是一个组织者、鼓励者、调控者,从头到尾都没有说几句话,都是学生在讲、在交流。这种老师搭台、学生唱戏的课堂,真正实现了“我的课堂我做主”。在生本的课堂上,你能看到学生学习的快乐;在生本的课堂上,你能看到老师的幸福;在生本的课堂上,你能看到思想的碰撞;在生本的课堂上,你能看到知识的生成;在生本的课堂上,人人有收获,堂堂有惊喜。

如何践行“生本教育”呢?主要是三个转变、四个突出。其中,三个转变是实施“生本教育”的前提条件,四个突出是实施“生本教育”的关键因素。

先来谈谈三个转变。一是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变老师亲力亲为地教为学生自主性地学,使学生获得学习动力。二是改变课堂教学结构,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科学自主,最终达到不教而教。三是把课堂塞满转变成把课堂做空,交流做实,简化教学环节,删减整合教材。

四个突出。一是突出学生。学生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主宰者,教育教学活动能否成功取决于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因此我们必须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完全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局面。要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需要,创设适合每个学生成长与发展的环境,唤醒学生自身的“自然中沉睡的潜力”。二是突出学习。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就有了学习责任感,学习的兴趣也就更浓厚,探究性更强,上课的积极性更高,既提高了课堂效率,又突出了学生的主动性。三是突出合作。所谓合作学习,就是在班级中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学习,是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的集体交流,系统利用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来促进学习,通过大家的智慧来解决问题,共同达成教学目标。四是突出探究。重视对学生学习探究能力、创新意识以及科学精神的培养,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兴趣,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探究获得知识,形成能力。

总之,“生本教育”主张的就是:学习是学生的事,学生是天生的学习者。作为教师,我们一定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他们的课堂,他们自己做主。这样的课堂才是孩子们喜欢的,也才是高质、高效的课堂,孩子才能真正感受到快乐,他们才能从中收获喜悦和成功。所以,我们不要做蜡烛,要做打火机。做蜡烛燃烧了自己,既让教师苦不堪言,又让学生体验不到学习的快乐;做一个打火机,既点燃了学生的学习激情,又解放了老师本身。老师们,行动起来,拒绝再做蜡烛,一起来做打火机,一起融入“生本教育”的大潮中来吧!

参考文献:

[1]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06.

[2]郭思乐.天纵之教:生本教育随笔[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06.

[3]刘晓明.生本备课[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07.

[4]荆自强.幸福地做老师[M].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04.

[5]窦桂梅.回到教育原点[M].漓江出版社,2015-02.

上一篇:自主合作学习,让小学语文课堂更精彩 下一篇:共读共写共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