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考核方式的改革探索

时间:2022-09-21 11:28:35

关于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考核方式的改革探索

【摘要】高等数学是高职院校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在现代高职教育理念及教学目标的转型期,面对高等数学教学内容及考核方法的改革已经展开。本文将从教学内容入手,从教学形式上来探索适宜的考核评价模式,以促进高职学生自主学习,增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关键词】高职院校 高等数学 考核评价模式 改进对策

高职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随着高职教育目标及改革战略的推进,对于实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明确,迫切需要从学科发展上来重新审视与调整。高等数学作为理工类高职教育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在满足高等教育人才培养需求上,也需要从课程考核上来转变思路,提升高等数学的教学质量。为此,在常规基本原理及基本方法的讲解中,一方面要从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养成上来为学生打好基础,另一方面从数学思维及数学素养上,强化高等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和适用性,并能够从理论与实践融合上,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真正提升学生运用高等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当前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考核模式现状分析

由于高职教育大多还沿袭高等教育的考核方式,在课程教学评价及考核上依然围绕传统理论教学来展开,一方面在考核内容及方式上显得单一,另一方面多侧重于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检测,难以从高等数学教学整体性及学生应用能力上进行考核。其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考核方式显得落后,对于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考试多以闭卷考试为主,在内容上以平时的授课知识为主,考察方式以教师的出题为主,显得考核随意性较大。学生的成绩以学期总成绩为主,即便引入平时30%的成绩,对于不同学生的出勤及作业情况来说,显得形式化,也难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二是对于考核内容过于单一,往往将高数中的基础知识点作为对象,教材化现象较为严重,如对函数、极限、导数、不定积分等概念的考查,简单的公式既缺乏应用性也缺乏针对性。三是考核评估形式化,对于学生成绩往往以试卷分数为主,对于评估的描述及鉴定过于形式化,没有真正发挥评估的反馈作用,也使得评估失去了考核的真正意义。

二、改进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及考核方式的对策与建议

(一)高等数学考核原则分析

高等数学作为基础性和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对于学生考核上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一是要从考核目标上转变思想,过去的成绩考试不是最终目的,只是对高等数学教学的一种促进手段。从学生的学习、考核及再学习上来提升高职学生的应用技能,能够从高等数学概念、理论及计算方法的学习上来解决具体的实际问题,从而转换成学生的应用高等数学的能力。二是在考核上应该与学科特色相一致,尤其是在高职教育阶段,将高等数学与行业发展进行关联,能够从具体的现实问题中来运用高等数学的抽象性,来解决具体的应用问题,将高等数学考核与专业考核相结合,从而体现高等数学的基础作用,发挥高等数学理论及实践的联系作用。三是在考核方式上应该多样化,特别是能够结合高职教育发展需要,从教学质量上真正促进师生共同提升,能够从考核方式的多样性和综合性上,增进知识的渗透与关联,促进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考核的统一。

(二)注重学生自主学习,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

高职阶段的高等数学教学及评估工作,面临更多的选择及困境,而深入研究当前高等数学教学适用性,更应该从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及自主学习上下功夫,结合学科专业发展需要来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一是注重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创新。从高等数学课程设置及教学实际来看,考核方式的转变主要从对考核内容进行改革,针对传统授课方式的局限性,应从学生实践教学上拓展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能动性。如对于高等数学中的导数、极限等应用,一方面要从知识点的学习上增进理解,从授课方式上重新进行组合与分配,如在基本原理及基本方法的学习上加大授课时间,对学生分组学习和知识点探讨加大课时,对于学生的数学建模及解决实际问题加大课时。可见,对于理工类院校的高等数学基本理论的学习是必要的,也是教师在课时安排及课程讲解中需要着重强调的部分。特别是对于传统的授课方式的转变,要让更多的学生从自身对学科的理解上,增强参与动手积极性,自觉从资料的查阅及应用上,利用所学知识来进行研讨和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改善学生间的探讨与自由交流。

对于高等数学实践环节的应用,重在从学生兴趣的激发上,融入创造性,特别是结合理工类院校的学科特点,从实例的引入上让学生增进学习兴趣。如结合高等数学中的理论概念,利用微分方程来解决专业上的数学问题。并从实例讲解中,分析数学理论和数学实验步骤,让学生能够从分组讨论中提出问题,参阅资料,解决实际问题。在函数及极限的连续性上,通过对高等数学知识概念的分析与对比,来探讨函数的连续性,以及其在专业应用中的实际价值。利用导数与微分知识,从导数的概念与函数的微分上,探讨两者的关系及现实意义。再如对于积分与不定积分的学习,从换元法、分部积分法等方法中来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从空间解析几何中来探讨直线与平面,曲面与曲线之间的关系,应用二元函数微积分方程来解决曲面积分几何曲线积分等专业应用。

(三)注重对高等数学知识的考核方法的改革

高等数学在课程教学上以知识点的应用为主,对于高职教育重在从能力和技能上获得相应的水平。如对形成性评价及期末总结性鉴定的统一,融入多种考核方式来实现对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形成,全面实现对学生高等数学应用能力的评价与考核。为此,在发挥考试的督导作用中,要从学生的自主性及教学目标的明确上,全面检测学生的知识体系,结合当前授课方式,从具体的考核机制上来优化。如对于常规高等数学中的函数及其性质的讲解上,以函数、极限的连续性来作为考点,并从函数关系建立与极限的运算法则上来探讨其特点,总结其规律。在学习导数与微分理论时,要能够从求导法则及基本公式的应用上来考核;对于导数的应用,特别是单调性及极值的判定上,函数的最值等问题都是考核的重点。另外,对于实践模块的教学,重在从数学实验的讲解、探讨、资料查阅等方面来解决实际问题,如利用高等数学知识来解决专业问题,能够从高等数学实验中进行知识点评讲和完成实验小论文等。

(四)注重平时课程学习以及考勤等工作的协同

作为高职院校,对于学生平时考勤工作的监督也是考核的主要内容,特别是出勤率问题,更是学生学习态度的表现。结合高职院校学生对高等数学的教学需要,从数学精神及素养上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是关键,也是培养学生正确的认知高等数学,全面掌握相应技能的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重在对基本知识及方法的掌握,对作业也是学生强化知识点复习及预习的基础,应该成为学生日常成绩及表现的重要内容。期末考试作为对整个学科知识的综合评价,更是判定学生基本素养的依据,从学生平时作业情况,以及学生期末考试成绩上来实现对学生必要的考核,既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还能从考核中发现学生的不足,改进教学方法,增进学生的数学能力。另外对于小论文部分的考核虽然是专业教学的需要,对于高职学生来说也可以通过小论文来帮助学生理解高等数学的有用性,改善对高等数学的学科态度。

三、结语

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及考核方式的研究,重在从教学内容及考核方式上来转变学生的学科态度,提升对高等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的理解和应用,特别是通过数学知识来解决专业学科问题,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数学观,强化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大有裨益。为此,在当前高职院校,从教学上、考核上强化其目的性,而非手段性,重在从考核的激励上引导学生学好高等数学,并将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去,从而适应未来岗位的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李希峰.关于高等数学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探析[J].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2010(01).

[2]张友梅.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程考核模式的探索[J]. 科教文汇(下旬刊). 2012(05).

[3]马瑶,赵建新.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创造性思维研究[J]. 职业教育研究. 2012(06).

上一篇:思政课程与高职生人文素养培育初探 下一篇:对英语介词运用中的语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