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幻境与现实之间挣扎

时间:2022-09-21 08:57:54

近期,国内一些媒体陆续报道了一种发生在儿童身上的新的心理疾病。这种心理病发生的原因是由于一种病毒对儿童心灵的入侵,心理医生称之为“角色病毒”。武汉一名初中生,竟学着武侠电视剧那样充当“绿林好汉”,一个月内多次拦路敲诈学生留下“买路钱”,致使多名学生一次次凑钱满足这名“英雄少年”,却无一人报案。吉林通化县初二学生金某,在武打影视和广告诱惑下非要去“武术学校”学武,后因家庭实在拿不出两万元钱供他去武校,他竟以一包鼠药结束了自己的生命。类似的个案还有不少。杭州记者在调查中发现,被”角色病毒”感染的患者约占日常门诊量的10%,成都、广州等地记者调查得出的结论与此相仿。①““角色病毒”通过网络、影视等形式,把一些诱人的角色形象输入儿童心灵,致使他们深陷幻想不能自拔,有的甚至酿成悲剧。对这种现象,我们必须给予足够的关注。

“角色病毒”与儿童心理

何谓“角色病毒”?据医生称,这是由于患者过度接触情爱、恐怖、武侠片及电脑游戏、网上聊天所导致的心理偏差和精神异常。少儿心理发育尚未成熟,长时间沉迷于某部电视片或电脑游戏所塑造的角色中,心理上就有了成为“这个人”或爱恋“这个人”的强烈念头。从精神医学上讲,就是“角色的自居”或“角色恋”――即把现实中的自我“投影”进虚幻中的角色,产生幻觉。比如一些孩子看了美国影片《哈里・波特》后,就向父母吵着要上“魔法学校”,要学影片中骑着扫帚“飞”上天去的魔技。②

发生在儿童身上的这种“角色的自居”或“角色恋”行为,是儿童在与社会联系、互动过程中,特别是与大众传媒接触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病症。

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的出现,使传统意义上的艺术作品有了新的承载形式和传播渠道。电视剧、电脑游戏来自于编剧、游戏设计者的艺术创作,是文学、音乐、舞蹈等艺术样式与现代媒体科学技术的有机融合,其本质上仍属于艺术作品。

而艺术作品与读者(观众、听众)的沟通主要是通过角色来完成的。角色的强烈沟通力量是艺术作品产生感染力的基石。古灵精怪的“小燕子”、义盖云天的大侠就是沟通艺术作品与儿童心灵的桥梁。然而有影响力的角色来自于艺术家的成功塑造,并非都能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原型,但儿童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并不都能认识到这一点。儿童在接触电视剧、电脑游戏中的角色时,往往会产生心理的投射效应。

以儿童观看电视节目为例,在观看过程中,如果他处于相对封闭状态,父母家人没有提供理解电视节目的参考信息,而电视剧本身又具有模糊、含混、多义的特点,此时,儿童往往以自己的心理为依据来理解和推断其涵义,这就是投射效应。成人都知道“奥特曼”只是一个动画角色,现实生活中并没有这样神奇的人物。但我们经常看到有些儿童一边高喊“我是奥特曼”,一边模仿奥特曼在动画片里的动作。显然,儿童认为,奥特曼的确存在,甚至自己可以成为奥特曼。此时,在最低限度上,他已陷入对奥特曼的“角色恋”之中。

大众传播时代的特殊环境

接受对象(电视剧、电脑游戏)对于儿童来说是模糊、含混、多义的,即不好理解的,这跟大众传播时代的特殊环境有关。

1.电影、电视等电子传播媒介大大增强了艺术作品的真实性和艺术角色的吸引力。电影、电视最大的特点就是视听兼备、图文并茂,电脑游戏也是如此。经此渠道传播的艺术作品如根据连环画改编的动画片,显然要比连环画本身更具有“真实性”。主人公的一举一动都以直观的方式呈现在儿童面前,甚至其思想活动也表露无遗,其对儿童的吸引力自然大大增强。感染了“角色病毒”的儿童多是接触电视剧、电影而致病,几乎未见有接触连环画、小人书而致病的即是对此最好的证明。

2.儿童所处环境相对“封闭”,其行为方式受信息环境的控制太深。人类已进入大众传播时代,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无时不刻地生产着巨量的信息,深刻地改变着我们所生存的环境,其中对人类影响最大的就是信息环境的出现。所谓信息环境,即是在与自然环境相区别的社会环境中直接或间接地控制社会成员之行为方式的符号部分;并且,它主要是通过非人际关系向社会提示的环境。③

在儿童接触电视等传播媒介的过程中,很少有人对他的接受行为作出正确的指导。而大众媒介所营造出的信息环境却无时不刻地对儿童的行为方式施加着影响。它们把真实的、虚假的,实际生活中存在的、不存在的,儿童可以准确理解的、不能准确理解的东西不加区分地放到儿童的眼前。儿童处在这样一种环境中,只有根据自己的经验、心理对其加以区分和辨别。

3.儿童的认知水平和心理发展程度尚不足以应付如此复杂的环境,这是“角色病毒”产生危害的根本原因。其实感染了“角色病毒”的恐怕不仅仅是儿童,很多成人也会身陷大众传媒所描述的神奇环境之中。众多的网虫中,成年人占有不少的比例;因为精彩的电视节目而减少外出游玩的成人也比比皆是。但由于成人的心理发育远较儿童成熟,所以他们能够及时地调整自己与环境的关系,免受“角色病毒”的心理伤害。而儿童的认知水平和心理发育程度很低是毋庸多言的。针对儿童接触大众媒介的行为,若他们能在与环境的互动过程中利用各种条件提高认知水平,战胜环境,其心理发展自然会因此而得到良好的促进。相反,当他们认识不到环境的复杂性并为环境所左右时,“角色病毒”便开始侵害他们的心灵。

大众传媒应尽的责任

儿童感染“角色病毒”的原因并不是唯一的,但是作为诱人角色塑造者的大众传媒,在其中应承担怎样的责任呢?中外很多学者曾对电视和广告等对儿童成长的影响作过很多负责而有意义的研究。梳理他们的研究成果我们可以发现,电视等媒体对儿童的成长有着极为重大的影响,其中不乏负面影响。今天,“角色病毒”的肆虐再次证明了这一点,因此媒体亟需承担起它的责任。

第一,媒体应重新审视自己,既要看到媒体科技的进步为人们生活带来的极大方便,也要正视科技进步的负面影响。切不可为保护自身利益或维护自身形象对“角色病毒”的出现视而不见,逃避责任。须知,这样不仅会伤害公众的利益,最终还会伤害到媒体自身。

第二,利用自身渠道,多宣传报道这些事例,以引起社会的重视,推动问题的预防和解决。可通过公益广告、片头提示、儿童专题节目等形式对儿童进行教育,指导其收视行为。

第三,有条件的媒体(如电视)可制作媒介素养教育节目,纳入儿童青少年节目体系。媒介素养教育是在20世纪30年代的英国首先兴起的。最初的媒介素养教育,是为了训练青年人抗拒大众媒介所提供的“低层次满足”,后来转变为培养人们的媒介辨别能力。目前,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几乎都已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正规的教育课程,印度等第三世界国家也开始试行媒介素养教育。

与新闻学与大众传播学教育的高等教育性质不同,媒介素养教育是作为面向全社会的公民教育而出现的。媒介素养教育的推崇者认为,在信息时代,大众传媒已经成为了第四大影响因素,这迫切要求公民具有信息素养。④

显然,与国外相比,我国在这方面所做的工作还很少。在“角色病毒”肆虐的今天,从媒体自身做起,加强对人们特别是儿童青少年的媒介素养教育,意义重大。不仅可以有效地预防“角色病毒”,还可推进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实是媒体服务公众、造福人民的好事。

(作者系浙江大学传播研究所硕士研究生)

注释:

①②柏蕊、任嫣:《蚕食少年!――走访儿童心理门诊的另类体验》,《钱江晚报》2003年8月27日

③【日】内川芳美:《信息与社会》第155页,东京大学出版会1974年版

④李永健、展江:《新闻与大众传媒通论》第37~38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上一篇:“新闻线人”现象析 下一篇:媒介素养:一个亟待重视的全民教育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