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随意调节表象能力在音乐教学中的训练方式

时间:2022-09-21 07:40:07

学生随意调节表象能力在音乐教学中的训练方式

音乐学习是需要大量运用表象的,在音乐教学中,学生感知、理解、巩固和应用知识首先都要自觉地引出过去储备的各种形态的表象。所谓随意调节表象能力,是指学习者能根据学习需要有意识地复呈表象,并自觉地加以取舍、补充、进行重组。如果学生的表象不能随意地复呈和调节,音乐教学就不能激发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鉴赏能力及表现能力,音乐课就会变得简单、枯燥,音乐学习很难成为小学生的一种主观需要,从而给音乐教学带来巨大的困难。因此,音乐教学中教师若能有意识地训练学生随意地利用和调节各种形态的表象能力,就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笔者认为,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训练学生随意调节表象的能力。

一、表象复呈

表象是曾经感知过的事物在头脑中留下的形象,小学生在各科学习以及生活中积累了一定数量的表象,它们被编码储存于大脑中。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通过有关的音乐情景或语词唤起学生的旧经验,复呈记忆表象。例如,教学《萤火虫》一歌时,教师可通过一系列的提问去唤起学生的记忆表象:“小朋友们见过萤火虫吗?”“谁来描述一下萤火虫的外貌?”“谁能说出萤火虫最独特的地方?”“你们以前学过关于萤火虫的歌吗?”这样,学生头脑中就出现了“萤火虫”“夜晚的天空”“一闪一闪的微光”等表象,为理解歌词内容打下了基础。

二、表象补充

表象在感知觉的基础上形成,又不同于感知觉,具有概括性的特点。小学生的生活经验不足,知识水平有限,积累的表象不够丰富,概括性水平较低,影响学生深层次地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因此,教师必须适时地揭示和引导,借助多媒体课件给予必要的表象补充,帮助学生概括性地理解作品的内容。一位教师在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欣赏课时,先给学生讲述革命先烈的动人事迹,然后引导学生观看我国运动员在国际比赛中获奖的情景――挺立在奖台上的运动员眼望五星红旗伴随国歌那庄严的旋律冉冉升起的场面,激发了学生对祖国的崇敬情感,达到了音乐欣赏与思想教育同步进行的目的。再如,唢呐独奏《百鸟朝凤》共分八个结构段落,每个段落描绘了一个场景:山雀啼晓、春回大地、莺歌燕舞、林间嬉戏、百鸟朝凤、欢乐歌舞、凤凰展翅、并翅凌空。老师可以将每一个标题所表达的内容意境通过多媒体灵动多变的画面加以呈现,让学生在欣赏和想象的同时,充分得到乐感的体验,表象调节能力得以训练。

三、表象重组

人脑具有分析综合的机能,不仅能对记忆表象加工改造,还可以产生从来没有知觉过的事物的新形象。因此,教师在教小学生不熟悉的音纷髌肥保可通过语词、画面启发学生通过主体的思维活动自觉地组合新表象,从而领悟作品的内容。一位山区教师在教《赶海的小姑娘》一歌时,先在黑板上用蓝色粉笔简单画了几笔,状似波涛汹涌的大海,海底画上一些贝壳、海星、珊瑚等,再把事先备好的海螺实物出示在其中,小学生的思绪立即飞到了大海边,仿佛看到了大海深处奇异的贝壳、海螺,而自己就是歌曲中“赶海的小姑娘”,完全进入了奇妙的意境。显然这样教学,学生兴致勃勃,学得很快。

四、表象外化

表象是客体在主观上的映像,无法直接观察,也无法用仪器直接记录。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可要求学生借助语言尤其是肢体语言使表象外化,以检验学生的表象是否明确、完善、符合要求,从而帮助学生提高对音乐的感受力。例如,一位老师在上欣赏课时,要求学生把动作表演和音乐欣赏相结合,指导学生根据每一段的内容配上相应的动作表演:歌曲《小红帽》,可以分角色让学生表演小红帽的故事;歌曲《我也骑马巡逻去》,让学生用头巾作蒙古族的头饰,用蒙古族舞蹈动作进行表演,在玩中、乐中、学中培养学生随意调节表象的能力,这样不仅使音乐课上得形象、活泼,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动作表演的过程中展示了其对音乐内容的感性认识,并将其内化为头脑中的表象,从而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音乐作品的生活内涵。

五、结语

随意调节表象能力的训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不仅在课堂上要注意训练学生的随意调节表象能力,更要重视课外的实践活动,为学生积累丰富的表象。例如,教师可组织设立以音乐为主要内容的校园文化艺术节,“六一”“国庆”“元旦”等节日时开展班级或学校的联欢会,引导学生欣赏如诗如画的田园风光,鼓励学生自编自演小品、舞蹈等。学生感知愈多,表象材料越丰富,越有利于随意调节表象能力的培养。

(作者单位:湖南省冷水江市城东学校)

上一篇:刍议小学语文自主阅读的教学策略 下一篇:探析细节教学与初中化学知识教学的有机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