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肢体协调性在教学活动中的体现

时间:2022-09-21 05:28:35

幼儿肢体协调性在教学活动中的体现

全美早期儿童音乐舞蹈家约翰博士说过一句话:“如果我们是为了让自己高兴而舞蹈,我们就会更多的去关注身体活动本身所带来的快乐,去关注身体运动与音乐运动的共鸣所带了的快乐,去关注与伙伴进行空间的、身体的、目光的交流所带来的快乐。”在形象、生动、优美的音乐启迪伴奏下,通过科学系统的舞步教学训练,舞蹈将有助于幼儿音乐、动作、节奏感等多方面的发展。它对幼儿肢体的协调性、灵活性和动作的美感起良好的促进作用。

一、选择适合小班幼儿的音乐,编排简单的动作,激发幼儿对舞蹈的兴趣

由于小班幼儿年龄较小,对音乐的理解有限,因此我选择的音乐都是比较浅显易懂、节奏明快、内容清楚简单的,幼儿听起来心情愉悦。如:《找朋友》、《洋娃娃和小熊跳舞》、《我爱我的幼儿园》等。在一日活动中随时播放这些音乐,鼓励幼儿倾听,潜移默化地让幼儿理解音乐的内容,能够随着音乐拍手。这个时候,我也会适时地引导幼儿做点头、叉腰、踢腿等简单的舞蹈动作,使幼儿对舞蹈产生浓厚的兴趣。

细心的人会发现,每个孩子对模仿都是非常感兴趣的,对动物、人物、声音等,都会尝试着去模仿。我也曾借孩子们的这一特点,选择比较有感彩的音乐,给幼儿充分的空间让她们在模仿中体验舞蹈的快乐,同时肢体的协调性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例如:《小动物走路》。小兔走路蹦呀蹦蹦跳,宝宝们会随着我很自觉地竖起两只耳朵,按节凑蹦蹦跳;小鸭走路摇呀摇呀摇,胳膊直直的,走起路来摇摇摆摆;小乌龟走路慢吞吞,四肢着地慢慢慢慢地向前爬;小花猫走路静悄悄,用双手的五指张开放在嘴前梳胡须,脚下高抬腿,然后轻轻地落地。这套动作小朋友们做起来真的是不亦乐乎,非常喜欢,更加调动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以及对舞蹈活动的兴趣。

二、通过舞蹈教学,培养幼儿肢体动作的协调性

小班幼儿的舞蹈通常都是欢快的,教师选择好音乐以后,要编排一些简单、活泼、形象的舞蹈动作。在舞蹈动作的编排上要细心多下功夫,不单纯是让幼儿跳舞,而是更加注重幼儿肢体协调性的发展。在这个关键的时期,幼儿肢体的协调性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是为以后更好的舞蹈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平时的教学中,以基本动作为主,练习幼儿手眼的协调、四肢的协调、动作与音乐的协调等。例如:《数星星》、《摇啊摇》等。《数星星》锻炼幼儿手眼一致地数物体,让孩子们初步懂得做动作的时候要有感情、有表情,眼睛要随着手部姿势的变化转动。《摇啊摇》是比较轻柔缓慢的音乐,宝宝模仿爸爸妈妈哄我们入睡的动作,有种小大人的感觉。用小手的食指指着小脸蛋,双手合掌放到脸旁做睡觉状;拍啊拍,摇啊摇,做抱娃娃状,左右轻轻地摇晃;微笑着拍着胸膛,你是妈妈的好宝宝。幼儿学起来兴致特别高,也很轻松,从中体验到了爸爸妈妈对我们的爱。

为迎接“六・一”儿童节,我们几位老师还精心地编排了一支大型集体舞《不上你的当》。首先乐曲深受孩子们的喜爱,舞蹈动作对于小班幼儿来说稍有难度,但新颖有趣,有感彩,孩子们的兴趣还是很浓厚,表现得很出色,跳得很起劲,感情表达得也很好,充分体现了前期的基础得扎实。在《不上你的当》的动作编排上,我们几位老师着重考虑怎样能更好地发展幼儿肢体的协调性,让幼儿做出来的动作看上去舒服、美观。例如:头、目光、嘴巴、手臂等多部位的协调动作,我们的努力没有白费,孩子们真的很出色。

舞蹈能给幼儿一个自由发展想象、创造的空间!舞蹈中幼儿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肢体协调性的发展对其节奏感、创造力、想象力的培养产生着极大的影响。因此,要善于运用舞蹈的教学,更好地发展幼儿肢体的协调性,这对幼儿身心健康成长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上一篇:韵律式语法教学在英语课中的应用 下一篇:唱歌教学中学生的情感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