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宜兴紫砂艺术

时间:2022-09-21 04:56:39

试谈宜兴紫砂艺术

摘 要:紫砂壶与其它质地的茶具相比,其独特之处,端在于其制作原材料——宜兴特有的紫砂泥的优越性。

关键词:紫砂;泥料;质感

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6-0031-01

紫砂壶作为我国独树一帜的陶艺,以其古朴典雅的风格著称于世。在北京开槌的2010年中国嘉德春季拍卖会上,由壶艺大师顾景舟于1948年制作,书画大师吴湖帆题书作画的“相明石瓢壶”,以1232万元的天价,创造了紫砂壶拍价的世界纪录。

这里我试图从美学的高度,从紫砂壶艺历史发展的纵向和不同艺术流派风格特点的横向,全方位地审视紫砂壶从材质、工艺、构思到文化附丽的魅力,探究并总结紫砂壶在审美观照下的美学价值。

宜兴陶土分布于南郊丘陵地带,种类繁多。当地一般把陶土分为白泥(灰白色粉砂质铝土质粘土)、甲泥(紫色为主的杂色粉砂质粘土)、嫩泥(是土黄、灰白色为主的杂色粘土)三大类。在浙北长兴的鼎甲桥、顾渚、新槐一带也有这三种泥,系同一矿脉,只是有山阳、山阴之分。紫砂器具有沉香紫、海棠红、葡萄紫、葵黄、墨绿、青灰、朱砂紫、梨冻、松花、豆碧、轻超、淡墨、深紫栗等颜色,其中以紫色最为著名与普遍,故统称为紫砂。产品以茶壶为主。包括瓶、盆、杯、文房四宝、陈设品等。

紫砂壶与其它质地的茶具相比,其独特之处,端在于其制作原材料——宜兴特有的紫砂泥的优越性;因此,紫砂壶的审美价值首先在于其原料:紫砂泥的品质、胎土的色相、颗粒及肌理光泽度等。紫砂壶具有良好的理化性能,具有丰富而悦目的质地和深沉而含蓄的色泽,这一切,均离不开其原材料一宜兴特有的紫砂泥。紫砂制品的色泽及肌理效果,充分显示了紫砂陶土的美感潜质。历代紫砂艺人高超的炼泥技巧达到出神人化的境地,根据作品的要求不同,炼制出的泥料也不一样。紫砂陶艺之美是任何陶瓷材料无可比拟的,朱砂泥的细腻柔滑,像婴儿肌肤,紫砂泥的栗色很像古铜,调砂泥质粒子若隐若现星星点点灿若星辰。如采用纹泥手法可以产生大理石纹,雨花石纹和树木年轮的效果,还可加工成各种树皮褶皱。紫砂色泽属于暖色系统,古朴沉稳,色相变化微妙,需人们慢慢寻味比较。由于矿土分布及调配方法的不同,烧成时温度的不同,因此,产品颜色也不同,古人所描述的天青,海棠红、黯肝、水碧,梨皮、朱砂紫、墨绿、葵黄、黛黑等多种色泽中的种种变异,全靠艺匠的妙出心裁。

紫泥是甲泥矿层的一个夹层,矿体呈薄层状、透镜状,矿层厚度一般在几十公分到一公尺左右,稳定性差,原料外观颜色呈紫色、紫红色,并带有浅绿色斑点,烧后外观颜色则呈紫色、紫棕色、紫黑色。紫泥主要成份为水云母,并含有不等量的高岭土、石英、云母屑及铁质等。综合分析,紫砂泥属于粒土——石英云母系,颇类制瓷原料的特点,因此单种原料即具有理想的可塑性,泥坯强度高,干燥收缩率小,为多种造型提供了良好的工艺条件。

绿泥是紫砂泥中的夹脂,故有“泥中泥”之称(团山泥则是紫泥和绿泥混杂共生一起的泥料)。绿泥产量不多,泥质较嫩,耐火力也比紫泥为低,一般多用作胎身外面的粉料或涂料,使紫砂陶器皿的颜色更为多彩。

红泥(或称朱泥)则是位于嫩泥和矿层底部的泥料,矿形琐碎,需经手工挑选。周高起云:“石黄泥,出赵庄山,即未触风日之石骨也,陶乃变朱砂色。”因其含铁量多寡不等,烧成之后变朱砂色、朱砂紫或海棠红等色。因为产量少,早期除销往南洋的水平小壶用朱泥制作胎身外,一般只用作化妆土装饰在紫砂泥坯上。至于朱泥的胎土,不过是制壶陶手,为了求得更精细的泥料,将红泥以洗泥沉淀,得到约140目到180目细孔的泥料,制成细如滑脂的朱泥壶。朱泥的土质成份,最大的特色是含有极高的氧化铁,约在14%到18%之间,这是朱泥所以烧成后壶身成为红色的主要原因。由于朱泥的泥性甚娇,成型工艺难度亦高,而朱泥由生坯至烧成,因收缩率高达30%至40%,故一般成品良率约仅七成。

从矿层开挖出来的紫泥,俗称生泥,泥似块状岩石,经堆放在露天稍事风化,待其松散,然后用锤式破碎机初碎,轮碾机粉碎,泥料过60目筛(泥料如太粗则制作费劲,如太细制作时则易黏手,且烧成后收缩比大),湿水后通过真空练泥机捏练,便成为供制坯用的熟泥料。红泥、绿泥的制备与紫泥相同。

为了丰富紫砂陶的外观色泽,满足工艺变化和创作设计的需要,艺人们透过把几种泥料混合配比,或在泥料中加入金属氧化物着色剂,使之产生非同寻常的应用效果。大凡名家对泥料的配制皆各有心法,不相私授,进而形成紫砂泥有些特定泥料成为某些名家的代名词,也突显了名家的艺术风格。如作品烧成后呈现天青、栗色、石榴皮、梨皮、朱砂紫、海棠红、青灰、墨绿、黛黑、冷金黄、金葵黄……等多种颜色,吸引了紫砂藏家的目光。紫砂泥若再掺入粗砂、钢砂,产品烧成后珠粒隐现,产生特殊的质感。

紫砂壶作为品茗饮茶的器具,毫无疑问地具有实用的价值。名师制作,并附丽了名家书画的紫砂壶,其深蕴的文化内涵所表现出来的“书卷气”,使其毫无疑义地拥有了审美价值。

参考文献:

[1]范俊龙.紫砂物语.东方出版社,2008年出版.

上一篇:浅谈平面设计中的形式语言 下一篇:“两代居”可持续性发展住宅的特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