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是工业园 也是温馨家园依托荷城祥如员工村,探索产业社区建设

时间:2022-09-21 03:59:36

既是工业园 也是温馨家园依托荷城祥如员工村,探索产业社区建设

“现在报了名参加职工服务中心的跳舞班”,昨日,在荷城尼教村附近打工的段惠容说,她和妹妹每晚都会在祥如员工村跳广场舞,或到里面的荷城职工服务中心看电影。前些天社工发出兴趣班招募,她也马上报了名。

自7月底揭牌成立以来,荷城职工服务中心每天都会迎来50多人,这里就像一块凝聚园区内产业工人的磁石,提升了工人们“8小时”工作外的生活品质。 探索:

“试验田”育出好经验

位于沧江工业园三和路的祥如员工村是高明首个员工村,周边约有2万名职工,大部分是外来务工人员。昨日,记者在现场看到,超市、银行、游乐场、药房等已进驻,配套趋于完善。

“现在人气很旺,每晚都有几千人在员工村。”祥如物业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国林介绍,该项目总投资6000多万元,占地面积约40亩,分两期建设。项目总体竣工后,将会成为以住宿为主,集餐饮娱乐购物于一体的一站式场所,包括酒店、超市、农贸市场、卡拉ok、幼儿园等配套设施,可以满足沧江工业园员工日常生活需要。

实际上,祥如员工村正好位于沧江工业园主园区的中心地带,它的发展壮大,正是高明产业社区的一种探索。而建设产业社区是高明区“城乡社区建设提升年”实施方案主要内容之一,经过前期摸索,高明区提出以荷城祥如员工村作为试点建设“产业社区”,为园区企业、异地务工人员提供“一站式”服务。

目前,荷城街道职工服务中心、产业社区服务中心已经设在祥如员工村,中心建筑面积超300平方米,内设专用办公室、法律咨询室、心理咨询室等。由荷城街道总工会向顺德区和悦企业社会工作研究与发展中心购买服务,通过个案辅导、小组活动、园区活动等专业手法,为职工们提供法律维权咨询、心理健康、职业发展、生活交友、困难帮扶、暑期子女照顾等服务。

在员工村二层的荷城职工服务中心的登记表,密密麻麻记录了来访的名单,他们大多是来看电影、上网、阅读、手工活动等。中心最近推出了兴趣班小组招募,职工反应都比较踊跃。

“可能这一块的服务原来相对匮乏,因此他们都很珍惜这些现在的资源。”和悦企业社会工作研究与发展中心总干事苏玲说,荷城职工服务中心是一块反应不错的“试验田”。

推广:根据实际各推特色服务

事实上,在上周四明城镇家庭服务中心和职工服务中心揭牌成立后,目前高明区四个镇街的“两个中心”已经全部建成。其中,职工服务中心主要选址在工业园区,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形式,致力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均等化服务,逐步探索符合地方实际的产业社区模式。

“他们上班时间较长,我们没有地方可去,只能带着外孙到附近的广场闲逛打发时间,过完春节我们就回去了。”在昨日的采访中,记者碰到从四川来的潘启位老人,他和老伴的主要任务就是带孙女。

事实上,潘启位一家的情况也是很多异地务工人员面临的困扰。据和悦社工机构统计,与留守子女的情感沟通、职业提升、交友等是异地务工人员的突出需求。

“律维权咨询、心理健康、职业发展、生活交友、暑期子女照顾等是核心的服务内容,三个镇街基本上相同,但每个镇街都会有不同的特色品牌。”苏玲说,荷城的特色项目是促进异地务工人员与当地人的融合;明城镇则重点放在“社区营造”,通过发动企业、员工参与公益项目,成立义工队帮助当地弱势群体,帮助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也让职工提升自我价值。更合镇的项目将重点关注随迁子女的人格健康。

记者了解到,杨和家庭服务中心和职工服务中心合并使用,两个中心将针对外来工的子女开展特色服务,如开设“4点半”课堂等。

不过,社工机构在服务中也遇到了“到企业宣传吃闭门羹”、“项目策划预”、“资金仍未到位”等困难。“社工的服务不是立马能看到效果的,我们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大概两年能初步成型就不错了。”苏玲说。

对此,荷城街道社工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部门正考虑不断完善荷城“两个中心”,包括人员配置、资金投入等,“如果场地不够用的,到时再扩展,但前提是根据社工服务的考核情况而定。”该负责人说。

上一篇:如何让金融更好地服务现代农业 下一篇:云服务也要差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