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铁路桥梁基础和下部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

时间:2022-09-21 03:55:35

关于铁路桥梁基础和下部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

【摘 要】在修建一条铁路时,常常会碰到江河、山谷、公路或者与另外一条铁路交叉,为了让铁路跨越这些地形上的障碍,就需要修建各种各样的铁路桥梁。基础桥梁的下部结构工程是桥梁进行承载力转移和转送的重要位置,因此质量关系到了整个桥梁的质量。本文就此展开相关论述。

【关键词】施工工艺 基础施工 下部结构施工 铁路桥梁 控制要点

前 言:随着我国铁路建设的发展,其铁路桥梁建设也不可避免的越来越多。铁路桥梁荷载大,冲击力大,行车密度大,要求能抵抗自然灾害的标准高,特别是结构要求有一定的竖向横向刚度和动力性能。作为铁路桥梁施工方面的一项重要工作,其基础及下部结构施工在近期得到了有关方面的高度关注。研究其施工技术的相关内容,提升基础及下部结构的实践水平刻不容缓。

一 铁路桥梁基础施工的主要施工工艺

首先,桥梁基础按照基础结构形式和材料的不同,应编制不同的施工方案。铁路桥梁基础主要有三种结构形式,扩大基础、桩基础、沉井基础。其使用材料主要有四种:浆砌石、混凝土、片石混凝土、钢筋混凝土。铁路桥梁基础施工手段基本上包括以下几点:明挖基础施工法、承台及系梁施工法、沉井基础施工法和钻孔灌注桩基础施工法等四种。在施工的过程中,钻机的使用是导致了整个工程继续进行的必要条件,因此要选择合理的钻机。在工程开始之前,还需要做到的就是对钻机的相关零件,以及对钻进的安全性进行检查,做好机械的准备工作。施工完后,还应采用小应变或大应变无损桩基检测仪检测桩基的质量,必要时在桩身混凝土中安设检测钢管,成桩后采取超声波探测的方法检测桩基。对于重要桥梁和特殊地质桥梁,应采取静载试验的方案检测桩基承载力。

二 基础施工过程中的常见问题

铁路桥梁桩基础施工质量决定着铁路桥梁质量的是否过硬。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发生严重的事故,而断桩事故是最常见的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混凝土灌注。首先就是在混凝土的灌注过程中,常出现测绘人员在标高的过程中出现错误,导管向下灌注的过程中,容易过浅,因此导致再的时候出现泄露现象,导致断层。这种现象基本上都会发生在灌注的后期,因此对于后期灌注的过程中,一定需要严格的控制深度。在施工的过程中,使用仪器探测需要准确,保证施工的正常进行。

2)导管埋深。导管在混凝土下面的深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如果埋深过浅或者是过深都会对混凝土的施工造成很大的影响,如果埋深过深,那么会导致混凝与的流动性变差,在导管的一刹那,由于有很大的阻力因此经常容易出现断桩,因此对于深度的判断无疑是恩重要的。

3)产生卡管现象。在混凝土进行灌注的过程中,会出现混凝土的配比没有按照一定能够的比例进行,使混凝土水分过多。导致混凝土料经常会阻塞导管,再加上很多施工中,灌注的时间不好及时的进行控制,因此对于施工现场而言经常会出现导管中混凝土过大而卡住的现象,当然解决这个问题要从两个方面着手,第一个就是缩短施工时间,第二个就是采用恰当配比的混凝土。

4)坍塌。导致这样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施工人员在施工的过程中不够重视,材料的购买质量较差,以及在关注的过程中,混凝土泄露比较严重造成的,对于这样的想象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是非常难处理的。

三 铁路桥梁下部结构的施工要点

1)桥台施工。在施工现场由专业的架子工在墩柱的四周搭建简易的脚手架,并在其周围搭建斜向撑杆和剪刀撑,来保证脚手架的稳定性,比墩柱的设计标高要高出1m左右,同时在其顶部搭建护栏确保施工安全。

2)焊接、安装钢筋。要使用配有质量证明的钢筋,钢筋没有局部弯曲,用前要清理掉其表面的鳞锈、漆皮、油脂等污物。根据设计要求衔接桩顶的墩柱钢筋笼,墩柱钢筋是在专门的加工地点加工而成,施工时用吊车将其安装成型即可,用双面焊接来焊接主筋,其焊缝的长度要大于钢筋直径的5倍。

3)浇筑混凝土。在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前,要查看模板是否牢固,并清扫掉模板里的杂物,得到监理工程师同意后,才可浇筑混凝土。在浇筑混凝土时要让砂浆贴紧模板,确保混凝土的表面光滑没有蜂窝、气囊或水囊。同时,在浇筑时,要有专门的监察人员监测墩身的垂直度。在混凝土的强度到达2.5MPa时才可拆掉模板,并将其整体套上塑料布袋或用缠裹的塑料薄膜洒水养生至少7d。而当温度在5摄氏度以下时就要采取相应的保温措施了。

4)背墙、耳墙、侧墙墙顶、台帽施工。背墙、耳墙、侧墙墙顶、台帽的施工使用大面积的钢模板,并PVC里用对拉杆进行对拉操作,用槽钢来固定。在施工之前要依照设计图放样,在监理检查无误后才可进行模板安装,台帽的钢筋在安装时要和挡块、背墙、耳墙同时制作安装,挡块、背墙、耳墙要准确地埋设。

四 桥梁下部结构施工中的质量控制关键点

1)混凝土的墩台。混凝土的墩台通常用以下四种模板:拼装的模板、固定的模板、组合定型钢的模板和整体吊装的模板。计算墩台侧模的荷载要将这两种力考虑在内:由混凝土的倾倒而带来的荷载和现浇的混凝土给侧面模板带来的压力。配置模板时要注意控制以下几点:第一是在设计模板时不仅要绘制出模板的总装图和细部构造图,还要编制出模板的设计说明书以及模板材料的数量表等;第二是要易于施工操作,能够迅速地拆装,能够确保施工的安全性,并且模板在制作安装过程中形成的偏差要在合理的范围内,同时也能达到复核人指定的规范要求;第三是模板要首先考虑使用钢模板和支合板,在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前,要先刷脱模剂在模板上,这样便于拆模操作;第四是模板要有一定的稳定性,强度和刚度,能够承载在施工中产生的任何荷载,确保结构物保持原有的外形,缝隙衔接紧密、无漏浆现象,形状上板面平整、尺寸准确。

2)钢筋质量控制措施。在钢筋质量的管理方面要注意控制以下几点:首先是在采购钢筋后进场时,要贯彻落实先验收、再复检、合格才可采用的程序,监管部门还要仔细查看钢筋的直径,坚持不让不合格品入库;其次是钢筋的配料卡要在技术主管的审核同意后方可开料,开料成型的钢筋,要根据编制的号码依次整齐堆放,而且指派专门的人员制作钢筋垫,保证其规格的准确性、足够的数量、足够的强度,同时为了避免钢筋生锈,还要在堆放的场地使用相应的防锈措施。

3)混凝土的质量控制措施。混凝土的质量主要由其配比决定,因此要严格依照混凝土在强度方面的要求,同时结合实验时的配合比以及现场砂石的水分来计算,并在得到监理工程师审核同意后方可使用。在进行配比的过程中,还要指定专人负责监督执行的情况并随机进行检查,不合格的不能使用。

五 小结

综上所述,施工企业对铁路桥梁桩基基础施工技术要点充分掌握,对我国铁路桥梁桩基基础建设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通过对铁路桥梁基础及下部结构施工技术的相关研究发现,该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有赖于对多方面影响因素的掌控,相关人员应该从铁路桥梁基础施工的客观实际需求出发,研究制定最为符合实际的施工技术运用办法。

参考文献

[1]杨文宗.试论铁路桥梁桩基础施工技术要点[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36.?

[2]刘丽霞.桥梁桩基础施工技术探讨[J].交通标准化,2013,08.?

[3]刘刚,史成所.探究铁路桥梁桩基施工技术[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06.

上一篇:浅谈公路工程经济分析的不足和改善策略 下一篇:还河于民、还绿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