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陵区古树名木的保护现状及对策

时间:2022-09-21 02:55:59

零陵区古树名木的保护现状及对策

摘要:分析了零陵区古树名木资源的数量、种类、分布和保护现状,并在此基础上从建立保护管理制度,资金投入,加强宣传,完善管理体系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保护管理对策,以期提供参考。

关键词:古树名木;保护;对策 ;零陵区

中图分类号:S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5)12-0163-02

1引言

根据国务院1992年《城市绿化条例》规定:“百年以上的树木、稀有珍贵树木、具有历史价值或重要纪念意义的树木均属古树名木”。零陵区地处湘南腹地,永州市中西部,湘江上游,是湖南省知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土地总面积196 430 hm2,其中林地面积118 856.7 hm2。森林覆盖率53.2%,林木蓄积量216万m3,植被生长繁茂,古树名木资源丰富。近年来,零陵区经济发展较快,生态环境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古树名木的原有生境也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1]。据2013年古树名木监测调查,该区现有生长环境极差的古树达45株,长势差濒临死亡的古树达21株。因此,加强对古树名木的保护已经是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

2零陵区古树名木现状分析

2.1古树名木资源现状

据2013年古树名木监测调查及2015年校审和补充调查,零陵区现有古树名木4 391株,其中散生单株861株,10个古树群3 530株,属28科40属47种。按保护等级分,其中一级保护古树(500年以上)15株,含4科4属4种,占古树名木总数的0.34%;二级保护古树(300~499年)54株,含8科8属8种,占古树名木总数的1.23%;三级保护古树(100~299年)4 322株,含27科39属46种,占古树名木总数的98.43%。按生长区域分,城市拥有古树名木318株,占总数的7.24%,农村拥有古树名木4 073株,占总数的92.76%。按权属分,国有6株,占古树名木总数的0.14%;集体4 381株,占古树名木总数的99.77%;个人4株,占古树总数的0.09%。

该区树龄最长的古树为罗汉松,树龄1 274年,胸径108 cm,树高17 m,生长在富家桥镇大仙观村;胸径最大的古树为银杏,树龄507年、胸径254 cm,树高19 m,生长在富家桥镇水平村;树高最高的古树为樟树,树龄257年,胸径175 cm,树高30 m,生长在凼底乡桴江村。最大的古树群有古树1 116株,主要树种为樟树、松树、酸枣等树种,平均树龄106年,平均树高17 m,平均胸径57 cm,分布在菱角塘镇花山岭村。

2.2古树名木保护管理现状

2.2.1建立健全了古树名木档案,进行了挂牌保护

通过2008年古树名木普查,2013年古树名木监测调查及2015年校审和补充调查,掌握了全区4 391株古树名木的分类、生长状况、分布位置和生长环境。建立了古树名木档案,进行了挂牌保护。拍摄各类古树照片2 500张,落实管护单位300个,管护责任人1 280人。通过监测调查、建档挂牌,进一步夯实了该区古树名木管理工作的基础。

2.2.2对部分古树名木进行了养护

区财政每年安排一定的经费用于古树名木养护,近5年来累积投入古树名木养护专项资金达65万元。按照“因树而异、精心养护”的原则[2],采取科学的养护措施,通过采取支撑扶正、填补蛀洞、科学施肥、加强病虫害防治、土壤杀菌、修建防护栏等保护措施,改善古树名木的生存环境。对黄田铺镇晓山村、仪林寺村,珠山镇雨脚塘村,凼底乡涯次渡村等村的43株古树名木采取建围栏、砌护坡、截枝和病虫害防治等养护措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3存在的问题

3.1保护管理资金严重不足,日常养护不到位

目前,零陵区古树名木保护工作是由区园林局和区林业局兼管,没有专项的保护经费,未纳入区政府的财政预算中。大部分古树名木在乡村,产权大都归村集体或村民个人所有,由于资金严重短缺,古树名木的日常养护管理、病虫害防治复壮、施肥、围栏、安装避雷针以及普查挂牌等措施不能及时实施,濒危树木的抢救等工作难以落到实处,古树名木的抢救保护工作难以有效的展开[3],95%以上的古树名木及古树群没有得到任何养护。

3.2宣传不到位,社会关注度不够,群众保护意识不强

平时各种媒体对古树名木保护的宣传甚少,广大群众直至各级领导对古树名木保护的重要性和有关管理法规知之不多。个别单位和部门没能意识到古树名木具有的文化生态价值,不能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古树保护的关系,在建房修路过程中遇到古树名木没有采取避让等保护措施,而是将古树移植甚至采伐。

3.3古树名木的养护管理上缺少必要的技术保障

由于古树名木普遍存在树龄大、树干高、病虫害多、生长老化等现象,对古树名木的养护管理需采取许多特殊措施。而古树名木养护责任单位在养护管理上也普遍存在缺专人、缺技术、缺手段、缺经费等问题,在平时的管护中缺少对树木的整形修剪、扶撑加固、浇水施肥、病虫防治、老树复壮等技术措施。

4保护管理对策

4.1建立健全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制度

根据《城市绿化条例》、《湖南省林业条例》、《城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永州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有针对性的制定出零陵区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制度,建立古树名木管护奖惩机制,使该区的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轨道。

4.2广辟渠道,融资认养,增大保护投入

古树名木保护是公益性事业,所需经费纳入区政府年度财政预算。鼓励机关、企事业单位、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对古树名木的认养活动,有效增加对古树名木保护的资金投入。设立古树名木保护基金,接受社会捐赠、资助。多渠道融合资金推进古树名木的保护工作[4]。

4.3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广大群众的保护意识

利用各种媒体来宣传保护古树名木的重要意义和相关政策法规,通过组织教育讲座、张贴宣传海报、发放宣传资料、开展古树名木保护活动等多种方式,全方位多层次的进行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广大群众对古树名木的保护意识,使保护古树、珍爱绿色成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

4.4落实古树名木管护责任制,完善管理体系

属地养护原则,古树名木生存地所在的单位即为该古树名木的具体养护责任单位,负责对每一株古树名木进行日常养护。区林业、园林等古树名木行政主管部门与养护责任单位或者个人签订养护责任书,明确养护责任和要求,定期对古树名木生长和养护情况进行检查。区政府给古树名木设立保护牌,在古树名木周围划定保护范围,设立保护设施或者保护标志,保护古树名木的生长环境。在古树名木集中的群落建立古树名木自然保护小区,并加强对城市古树后备资源的保护

4.5充分利用古树名木资源并进行科学研究

在古城景区建设中,可以将古树名木作为城市园林的主要景致与其他名胜古迹有机结合起来,构建一幅幅靓丽的画卷。应在保证古树名木不受到损伤的前提下,有计划的将这些古树名木的种子、根,利用嫁接、组培等繁育技术进行繁育壮苗、培育良种。同时对古树年龄鉴定、病虫害防治、树势复壮、树体保护等进行科学研究,并大力推广应用古树名木保护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陈小平.怀化市鹤城区古树名木资源调查[J].湖南林业科技,2015(2):65.

[2]陈明赞.古树名木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5(17):77.

[3]周葵燕.对古树名木保护管理的探讨[J].现代园艺,2015(16):18.

[4]王玉龙.《山西古树名木保护技术规范》解读[J].大众标准化,2015(03):86.

上一篇:广东南台山国家森林公园建设发展研究 下一篇:别介意做那个迟到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