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浮新区落地式扣件钢管脚手架安全检查问题研究

时间:2022-09-21 11:46:43

云浮新区落地式扣件钢管脚手架安全检查问题研究

【摘要】脚手架有着较为悠久的发展历史,是建筑施工中的重要施工工具。落地式扣件钢管脚手架由钢管和扣件组成,具有加工简便、搬运方便、通用性强等特点,已成为当前我国使用量最大、应用最普遍的一种脚手架,但由于这种脚手架的安全保证性较差,事故频频发生等导致其与施工效益产生矛盾。本文从如何通过认真落实规范要求、强化现场管理等几个方向出发,希望能提高落地式扣件钢管脚手架使用安全系数,为施工现场创造便利同时给工人创造出更好更安全的施工环境,杜绝由脚手架引起的安全事故,确保施工项目顺利完成。

【关键词】工程建设 建筑施工 落地式扣件钢管脚手架 质量安全

一、前言

随着高层建筑日益增多,建筑结构日趋复杂,以脚手架及模板工程为代表的分部分项工程在搭设、施工、使用中作业危险因素多,极易发生伤亡事故。作为行业主管部门,在日常监督过程中经常发现施工现场的脚手架的搭设未严格依图施工,仅凭过往经验及想当然的随意搭设,进而造成整体或局部改变架体尺寸、减少杆件和连墙件、忽视卸荷、架体弯曲偏斜等隐患的产生。脚手架集中出现安全与质量隐患,体现了云浮新区内部分项目施工作业及管理人员对脚手架缺乏足够的管理和重视。认真执行脚手架技术标准,严格贯彻脚手架安全标准,保证作作业人员人身安全刻不容缓。

二、云浮新区落地式扣件钢管脚手架主要材料安全检查问题分析

2.1 钢管

落地式扣件钢管脚手架,顾名思义是以钢管作为脚手架的主材,同时也是与竹制脚手架的主要区别点。作为主要荷载传递件,钢管的重要性在日常检查中处于重要地位。

根据规范要求,脚手架钢管应采用现行国家标准《直缝电焊钢管》GB/T 12793或《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GB/T 3091中规定的Q235普通钢管,钢管的钢材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 700中Q235级钢的规定。在具体尺寸上,脚手架钢管宜采用ф48.3*3.6钢管,每根钢管的最大质量不应大于25kg[1]。在具体外观上,要求钢管表面应平直光滑,不应有裂缝、结疤、分层、错位、硬弯、毛刺、压痕、深的划道及严重锈蚀,钢管严禁打孔,使用前必须涂刷防锈漆。

这里需提出说明的是在2011版规范修订中,除了对原标准中的钢管尺寸进行了修改,更重要的是对钢管壁厚的允许偏差进行更加严格的规定,从壁厚的±0.05mm改为±0.36mm[2]。这是因为在实际工程中,钢管是一种多次耗损品,在工程建设利润日趋减少的现在不少老板将省钱的办法放在对材料优劣的卡扣上,将原本已不能使用的钢管打磨后再次反复使用,或是出厂时就是不合格产品,厚度和重量远远达不到国家标准。使用不合格的钢管给工程项目增添了风险,更是各地脚手架坍塌造成的群死群伤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

2.2 扣件

扣件是连接钢管之间的核心构件,也是区别于其他类型脚手架的主要标示之一。扣件按结构型式分为直角扣件、旋转扣件、对接扣件和底座。在扣件的材料上,应采用可锻铸铁或铸钢制作,其质量和性能应符合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2006的规定,采用其他材料制作的扣件,应经试验证明其质量符合该标准后方可使用。

扣件是连接钢管之间的核心构件,在实际工程中,要把握扣件进入施工现场应检查产品合格证,并应进行抽样复试,技术性能应符合《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2006的规定。扣件在使用前应逐个挑选,有裂缝、变形、螺栓出现滑丝的严禁使用[3]。在力学性能上,要求扣件的紧固程度不应小于40N・m,且不应大于65N・m,但在螺栓扭紧力矩达到65N・m时,不得发生破坏。

2.3 脚手板

钢管扣件脚手架作为建筑外脚手架时,能给工人前期通行或后期外墙装饰装修工程时提供作业平台,而脚手板则作为承受荷载的重要部分。从材料上来看,脚手板可采用钢、木、竹材料制作,对于单块脚手板的质量应不宜大于30kg。冲压钢脚手板的材料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中Q235级钢的规定[4]。在技术上要求脚手板应铺满、铺稳,离墙面的距离不应大于150mm。在拐角、斜道平台口处的脚手板,应用镀锌钢丝固定在横向水平杆上,防止滑动。脚手板的铺设应采用对接平铺或搭接铺设,脚手板对接平铺时,接头处应设两根横向水平杆,脚手板外伸长度应取130-150mm,两块脚手板外伸长度的和不应大于300mm;脚手板搭接铺设时,接头应支在横向水平杆上,搭接长度不应小于200mm,其伸出横向水平杆的长度不应小于100mm,在作业层端部脚手板探头长度应取150mm,其板的两端均应固定于支承杆件上。

三、云浮新区落地式扣件钢管脚手架主要结构安全检查问题分析

3.1 落地式扣件钢管脚手架基础

在具体施工中,必须做到搭设场地平整并设置排水措施。当立杆基础为原土或回填土时,需将积水淤泥杂物等进行清理并在设计书中进行地基承载力验算,同时根据施工方案要求的对场地夯实平整并达到方案设计的承载力的要求。每根立杆底部应设置底座、垫板或其他刚性垫块。在规范中对垫板也有具体的要求,宜采用长度不少于2跨、厚度不小于50mm、宽度不小于200mm的木垫板,同时垫板底面标高应高于自然地坪50-100m。需要注意的是当脚手架基础下有设备基础、管沟时,在脚手架使用过程中不应开挖,当必须开挖时,应采取加固措施。

在对施工现场的日常检查中笔者发现很多项目对于脚手架基础没有足够的重视,特别在雨季到来时垫板由于排水不畅往往浸泡在积水中或基础直接被雨水冲蚀,造成架体失稳垮塌的安全隐患。关于这点笔者认为在对落地式扣件钢管脚手架的日常维护中应引起足够重视,在施工场地未进行全面硬底化时的脚手架基础在夯实后应浇捣100mm的厚素混凝土,在提高脚手架稳定性的同时能避免雨水等对基础的影响。

3.2 落地式扣件钢管脚手架各向杆件

立杆是落地式扣件钢管脚手架延脚手架竖向设置的杆件,主要传递竖向荷载,同时也是区分单、双排脚手架的依据。立杆接头除顶层外,其余各层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接头交错布置,两个相邻立杆接头避免出现在同步同跨内,以及脚手架下端第一根立杆需用不同长度的钢管相互交错。

水平杆与立杆共同作用成为一个稳定的体系,沿脚手架横向设置(开间)的水平杆为横向水平杆,沿脚手架纵向设置(进深)的水平杆为纵向水平杆。在构造要求上,横向水平杆伸出外排纵向水平边距不小于100mm,上下层的横向杆在立杆处错开布置。纵向水平杆要求设置在立杆内侧,且长度不宜小于三跨,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各接头中心至主节点不宜大于步距的1/3。

扫地杆是脚手架贴近地面的杆件,连接着立杆底部的纵、横向水平杆件,包络了纵向扫地杆、横向扫地杆。设置扫地杆能有效地增大模板支架的整体刚度,使立杆受力趋于均匀,使立杆有效地共同工作,提高承载力,同时可以避免因局部支架刚度偏小、变形过大进而影响整个支架稳定性的现象。根据规范要求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底座不大于200mm处,横向扫地杆也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纵上横下),当脚手架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上时,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两跨与立杆固定,高低差不应大于1m,靠边坡上方的立杆轴线到边坡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

3.3 落地式扣件钢管脚手架拉结

拉结在落地式扣件钢管脚手架体系中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根据国内外发生的脚手架倒塌事故的调查统计,几乎都是由于拉结点设置不足,拆除后未补上而引起的[5]。拉结的好坏本身关系到脚手架是否牢固、失稳甚至倒塌的关键。

对于脚手架连墙件设置的位置、数量应根据现场的专项施工方案确定,切不可生搬硬套其他项目。除满足设计要求外,高度在50m以下的双排落地式扣件钢管脚手架竖向间距不应大于3步距,水平间距不应大于3跨距,每根连墙件覆盖面积不应大于40O。对于高度在24m以上的双排脚手架,应采用刚性连墙件与建筑物连接。所谓刚性连墙件,是指既能承受拉力和压力作用,又有一定的抗弯和抗扭能力的刚性较好的连墙构造,即它一方面能抵抗脚手架相对于墙体的里倒和外张变形,同时也能对立杆的纵向弯曲变形有一定的约束作用,从而提高脚手架的失稳能力,在具体工程中通常以预埋件连固式作为主要做法。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连墙件中的连墙杆应呈水平设置,当不能水平设置时,连墙件应向脚手架一段下斜连接,不准上斜连接。

四、结语

脚手架有着较为悠久的发展历史,是建筑施工中的重要施工工具。近年来,门式脚手架和碗扣式、盘扣式脚手架等新型脚手架,在一些地区已大量推广应用,取得较好的效果。但由于落地式扣件钢管脚手架具有加工简便,搬运方便,通用性强等优点,目前还是我国使用量最多、应用最普遍的一种脚手架,由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速度来看,在今后较长时间内,这种脚手架仍占主导地位。“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理念需牢记心中,认真贯彻落地式扣件钢管脚手架技术标准,熟练运用落地式扣件钢管脚手架规范内的相关内容,给工人创造出更好更安全的施工环境,杜绝由脚手架引起的安全事故,确保施工项目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 GB/T 13793-2008.直缝电焊钢管[S].北京:中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8.

[2] JGJ 130-2011.扣件钢管脚手架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2011.

[3] GB 15831-2006.钢管脚手架扣件[S].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2006.

[4] GB/T 700-2006.碳素钢结构[S].北京:中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6.

[5] 周继忠 蔡雪峰 张士元.扣件钢管脚手架高大模板支撑安全事故分析与控制[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08(01).

上一篇:浅析基于射频技术的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在高速... 下一篇:论建筑工程主要材料质量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