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眼识价值巧心用材料

时间:2022-09-21 11:05:05

慧眼识价值巧心用材料

皮亚杰提出:“儿童的智慧源于材料。”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教育功能主要通过材料来表现,不同的材料蕴涵不同的教育功能,不同的材料会萌发儿童不同的活动行为和思维创造。足见,材料是幼儿自主游戏的物质基础,只有具备了这样的物质基础,幼儿的自主游戏才能落到实处。所以,教师在为幼儿选择材料时,要认识材料在游戏中的作用,才能充分发挥材料的价值。

选择材料:教师要研究材料所蕴含的教育价值

作为教师,我们不难发现,幼儿的眼里,所有见到的能拿在手上的都能成为他们的游戏材料,幼儿更是在与这些游戏材料的相互作用过程中获得成长。那么教师应如何选择材料,才能使幼儿在操作中通过感知、体验得到发展?

1.材料应便于幼儿操作

幼儿只有动手操作才能在游戏中获得发展,所以材料的选择要注意其便利性、可操作性、适用性,使幼儿有操作的欲望,在操作中有乐趣。我们反对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教学,主张由一日生活游戏着手,幼儿透过这些材料,自发地主动学习,建构完善的人格。

在春天来到时,我和幼儿们来到户外,认真观察幼儿园的景象,寻找身边的春天,使幼儿发现活动主题,从而确定本班主题活动的思路。丹丹惊奇地发现小草发芽了!他们随即在游戏室美工区找到绿色的纸、娃娃家找到绿色毛线、自然角找到绿色的沙子等来表现小草。在热烈的讨论中幼儿们生成了《美丽的春天》主题活动。如何去画各种花草、树木、小鸟、蝴蝶等等都成为了幼儿学习的内容。幼儿们会用真的树枝来做画里的树干,收集来的小鸟的羽毛做画中鸟的翅膀。他们迫不及待地运用这些教师提供以及幼儿们自己收集来的材料去完成他们的作品,从而使这些材料能够成为幼儿们游戏的所需,使这些材料成为教师组织幼儿游戏的先行铺垫。

2.便于幼儿开展自主性探索活动

培养幼儿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探索精神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目的,要达到此目的,教师就应为幼儿选择可持续探索的游戏材料,幼儿在游戏过程中不断地探索发展的空间,选择的材料要不断引发幼儿思考为什么?会怎样?从而不断促进幼儿从多个角度、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也就是说教师选择的材料必须蕴含要求幼儿探索解决的问题,进而为促进幼儿创造意识的萌发和初步创造能力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科学区里中大班都有投放磁铁的活动材料,但到了大班教师选择的材料就应是让幼儿自主探索的辅助材料,例如:可以发现磁铁有穿透力的纸张、水等物质,让幼儿自己通过操作去发现。也可提供让幼儿探究如何把沉下去的物体浮起来,浮着的物体怎么使其沉下去等操作内容了,这样就对幼儿有了一定的挑战性,他们需要反复验证才能得出结论。

3.选择的材料要对幼儿具有挑战性

就大班科学区而言,教师可为幼儿选择一些幼儿便于操作的活动材料,例如提供三原色,让幼儿感知色彩的变化;吸铁石和一些物品让幼儿进行分类――可吸的和不可吸的,这样幼儿也就学会了对物品归类的技能;各种溶解的物品让幼儿感知溶解的快慢;给他们提供可比较的物品在天平上进行比较轻重;提供表面光滑程序不同的材料来让幼儿感知摩擦等等。但这些游戏材料对大班的幼儿已不再具有挑战性,教师就要引导幼儿使用教师选择的其他材料来进行实验,或是同样的游戏提出更高的目标,让幼儿自己发现新的问题并勇于解决。

4.材料的选择应有幼儿的参与

当摆放在幼儿面前是自己收集的各种材料时,幼儿的兴奋程度是可想而知的。他们学会了根据自己的需求来寻找材料,他们会不厌其烦地主动收集自己感兴趣的小东西,在幼儿的眼里它们无一不是宝贝,独特的作品让幼儿们体验到了成功。我班的科学游戏区许多材料都是幼儿从家里带来的,幼儿们每日会乐此不疲地去实验。他们在游戏中不仅增长了见识,同时学会了收集对自己学习活动有益的材料的途径,从而体验了自主学习的快乐。

操作材料:启发、鼓励幼儿与材料互动

没有游戏材料幼儿谈不上发展,教师为幼儿提供适宜的游戏材料就可以了吗?有了材料就要让幼儿在操作材料中发展,教师只有把教育内容物化在幼儿的游戏环境和游戏材料中,切实从教师的“教会”到使幼儿通过操作游戏材料引发兴趣并与材料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主动的“学会”才是游戏材料发挥了教育作用。

材料是教育意图的物质载体,它本身的特性及由这些特性所规定的活动方式往往决定着儿童可能获得什么样的学习经验。教师要慎重地选择游戏材料后引导幼儿与之发生相互作用,从而引起幼儿的积极思维活动。这种相互作用的过程,也就是幼儿积极学习的过程。

1.通过幼儿操作材料,教师掌握幼儿的原有经验

教师为幼儿提供平台,只有使幼儿在这个特定的环境中真正地去操作,教师才能更充分地观察到幼儿的原有经验,以便教师更好地了解幼儿的发展状况。活动中只有教师真正地掌握了幼儿的原有水平、原有经验,才能谈到提供材料使之与其互动。幼儿的年龄、背景、经验有着千差万别,教师就必须要了如指掌才能做到得心应手地为幼儿提供游戏材料。教师也可和幼儿们一起商量,让幼儿提出要求,大家一起准备游戏材料,使幼儿更加乐于参加活动,以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便于幼儿不断地与游戏材料相互作用。

2.引导幼儿利用已有对操作材料的经验去解决问题

在蒙台梭利教育思想中,儿童的发展是在操作中实现的,儿童由于内在生命力的趋势和心理的需要而产生一种自发性活动,这种自发性活动通过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使儿童获得有关经验。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幼儿在获得经验的同时也可以运用原有经验来创造性地操作原本经验的客体――即游戏材料。教师积极引导幼儿与提供的游戏材料相互作用,也就是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探究材料、操作材料,发现并解决材料中的问题,让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体。

3.在幼儿需要时适时地给予支持

引导幼儿与游戏材料相互作用,教师起着关键的作用。无论是师生共同准备和创设的游戏材料,还是教师根据教育目标和内容提供的游戏材料,我们都应积极支持和鼓励幼儿进行探究和操作活动。

在幼儿操作游戏材料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制定每个幼儿可能达到的目标,引导和帮助他们进行操作,从而达到发展幼儿心智的目的。如果缺乏教育目标,完全依赖幼儿自己操作,任凭幼儿自我发展,那也是违背幼儿发展特点的。

幼儿与材料相互作用,教师就无事可做了吗?答案是否定的。教师在幼儿与游戏材料互动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可以通过观察、询问、提供情境、增加材料等手段来了解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在幼儿有需求时可以随时找到教师提供给他的材料和支持,融入技能技巧的传授。如:幼儿在绘画游戏中,想画一棵大树但不知如何下笔,他可以查找到教师提供给他的一些大树的图片进行临摹,也可允许幼儿到户外进行实物观察。

4.鼓励幼儿创造性地操作材料

在指导幼儿探究游戏活动时,我们要改变以往的“检查者”的角色,把重心转移到幼儿的探究和操作游戏上来,要使幼儿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主动学习、创造和发展。比如科学区的游戏――玩磁铁,教师提供了纸张后要不断地观察幼儿,发现幼儿在实验中的问题,鼓励幼儿大胆尝试,引导幼儿思考磁铁到底有多大的穿透力,多次试验后发现纸越多穿透力越小,从而得出磁铁会因外界变化而改变的结论。

(作者单位:重庆市三峡师范学校附属幼儿园)

上一篇:幼儿园区域活动材料投放三步走 下一篇:幼儿园区域活动中的常见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