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慧军:“人体大门”的健康卫士

时间:2022-09-21 10:19:10

马慧军:“人体大门”的健康卫士

也许很多人还不知道,人体最大的器官,不是心肝肺,不是脾肾胃,而是皮肤。皮肤在人体外部,直接与外界环境接触,是人体的第一道保护屏障,像一道大门那样,保护着人体的健康安全。

这种很容易让人走入惯性思维误区的认识,是本刊记者在采访我国著名皮肤病专家、总参谋部总医院(三九医院)皮肤科副主任马慧军教授时被他“科普”到的一个“常识”。

采访前记者了解到,马慧军教授已在皮肤科医学领域孜孜不倦地探索了近20年。缘于他广博深厚的学术修养和充满人文关怀的高尚医德,很多了解他的人都称他是“‘人体大门’的健康卫士”。

我喜欢有挑战性的学科

一提起皮肤科,大多数人就会联想到诸如湿疹、牛皮癣、脓疱病、脚气、性病的病人。在外人看来,这些病都很“脏”,而且此类疾病病情往往反反复复,很是“缠人”;医疗行业曾从古到今地流传着一句话,叫“外不治癣”,意思就是皮肤病往往十分顽固,很不好治,医者一旦干上这一行,弄不好就会砸了自己的牌子;所以直到现在,许多医生、护士都不愿到皮肤科供职,而马慧军教授却在皮肤科一待就是近20年。

当记者问起马慧军教授能够躬身于皮肤病领域如此之久的原因时,他笑了笑说:“皮肤病有很多未知的领域需要我们去研究和探索,非常具有挑战性。我喜欢有挑战性的学科!”

采访前记者还了解到,1996年,马慧军教授在第四军医大学空军临床医学系毕业,获得学士学位;2002年获第四军医大学皮肤性病专业硕士学位,2005年获南京医科大学皮肤病性病专业博士学位,2006至2009年在空军总医院皮肤科博士后流动站工作,2010年曾赴韩国延世大学医学部激光美容中心考察学习。而实际上早在1995年空军总医院本科实习期间,马慧军就立志当一名皮肤科大夫了。他在求学期间,一直觉得皮肤病形象直观,是他擅长的领域;皮肤病病种多样,更是对他能力的挑战;皮肤病病因不明,还给了他探索的空间。因此,从第四军医大学皮肤专业的硕士到南京医科大学博士,再到空军总医院皮肤科博士后,最后成为总参总医院皮肤科的学术带头人,马慧军教授就这样从一名普通的全科住院医师一路转变成现在的皮肤病专家……

在采访中马慧军教授说,他对皮肤病知识的渴求完全是出于兴趣和责任。他想通过学习,掌握更多的技能,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帮助那些正在被病痛折磨的患者们。在空军总医院博士后期间,除完成日常的医疗任务之外,他利用业余时间遍查外文文献,在国外皮肤科专业期刊上总结并发表了6例少见疑难皮肤病,同时还成功申请了空军总医院史上第一个临床类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造了空军总医院皮肤科学术史上的两个“第一人”。

特殊人才的寻常故事

2009年正值总参总医院整形美容烧伤修复中心筹建之时,马慧军从空军总医院博士后出站,作为“特殊人才”被总参总医院引进、继而参与到新成立的中心的组建和运行工作中。

到总参总医院就职后,马慧军和整形美容烧伤修复中心主任贾赤宇教授以及全体科室成员共同努力,使中心医疗工作很快有了起色,门诊量由过去的每天几十人一下增加到200余人。他根据最新皮肤科研究进展开展了激光美容、果酸活肤、中药药浴、光动力治疗、光化学治疗、生物共振脱敏治疗、皮肤镜检测等多项先进的新技术新业务,并同药剂科一起开发了多种针对湿疹、银屑病和白癜风的中药协定方和自制制剂,极大地丰富了科室的诊疗手段,提高了诊疗水平,吸引了大量周边和外地的患者就医。而发生在马慧军教授和患者之间的诸多故事,也无一不彰显了一名皮肤科专家的学术修养和医者情怀……

2011年初春的一天,家住东北葫芦岛的只有11岁的小姑娘齐×一家,找到皮肤科的马慧军博士就医。当时,全身的银屑病已经伴随齐×一年多,每天掉下来的大量皮屑和因搔痒而被抓得遍体鳞伤的身上,散发着难闻的臭味儿。齐×的父母带着女儿跑遍了周围大大小小的医院,病情不但没有好转反而越来越严重。马慧军接诊后,仔细询问了病史,细致查体后发现小姑娘是因为服用了一种含砷药物而引起的红皮病型银屑病,并已经出现了头痛、头晕、腿部抽筋、疼痛等慢性砷中毒的神经系统症状表现,随后便为小姑娘制定了周密的诊疗计划:包括保肝解毒、免疫调节以及特殊的中药泡浴的联合治疗方案。“联合疗法”很快在小姑娘身上显示出明显的疗效――刚刚三次药浴后,她皮肤奇痒的感觉就消退了许多;一周后身上的皮屑渐渐减少;到了第20次药浴后,小姑娘全身已经露出光洁的皮肤,病情基本痊愈。齐×出院时,给她的马叔叔深深鞠了一躬并天真地说:“谢谢马叔叔让我可以穿漂亮的花裙子……”

在马慧军博士的手机上,有一个经常出现的电话号码,他是一位50多岁的军队师级领导。在找马慧军就诊的3年前,那位师级领导就患上了临床极少见的疑难病――“寻常型天疱疮”。这种疾病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范畴,而且他体内还产生了针对表皮的自身抗体,从而选择性破坏表皮与真皮的连接而发病。当时,那位师级领导的皮肤和口腔溃烂,几乎看不到一处完整的皮肤,浑身流着黄色的脓水,恶臭无比,护士们每次给他换药都要戴三层口罩。而且,由于当时科室刚刚组建不久,以前既没有碰到过这么严重的病人,护士在护理上也没有经验,马慧军就亲自做换药示范给每位护士,并且从日常饮食、睡眠调理、药物治疗等多方面制定了详细的方案。为了尽快控制病情,马慧军翻阅了大量的外文资料,大胆使用了“骁悉”这种只在国外杂志上报道过而在国内鲜有使用的新型免疫抑制剂。为了更全面地检测病人的治疗情况,他坚持每天去检查患者皮肤的结痂和溃烂情况,仔细观察药物的疗效和可能的不良反应,小心地调整着用药剂量,尽量减少因药物剂量过大而引起的不必要的副作用,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就这样,那位师级领导仅仅住院一个月,全身的皮肤就恢复正常出院了;但马慧军心里很清楚,对于患者来讲,接下来的减药和巩固的过程则是更为关键和漫长的。为了更好地治疗和跟踪这名罕见的重病人,马慧军将自己手机号和家里的电话号码统统告诉了患者,叮嘱他除定期到医院复诊外,一定要每周给他打个电话说明一下病情。如果病情有变化,不管白天黑夜,随时跟他电话联系。两年的时间过去了,那位师级领导的病情逐渐稳定了,药物也逐渐减到了最小量,在不久前的一次复诊时他感慨地说:“是马大夫给了我生存和工作的第二次机会,我会一辈子感激他!”

一位军队机关的宣传干事,因为搞油画创作,总接触颜料等化学物品,手上长了皮炎,奇痒无比,而且症状越来越重,严重影响了他的油画创作。他到北京知名的大医院求医,却总是不能彻底治愈。一个偶然的机会,那位干事到三九医院办事,顺便挂了马慧军的门诊号。马慧军详细了解了他的病情和日常生活习惯,认为他的皮肤病并非之前大多数医院诊断的过敏性皮炎,而是神经性皮炎,这种皮肤病大多与工作压力、精神紧张、饮酒等有关。他耐心地告诉患者平时一定要注意调节情绪,避免熬夜,瘙痒时不要抓挠,及时涂药等生活细节。神奇的是,困扰这位干事多年的皮炎居然在使用了一支常用的药膏后便很快治愈了。从那之后,这位画家逢人就说:“马博士看病就是灵,不服不行!”

实际上,在外人看来“不服不行”的医术和医德背后,是马慧军在皮肤科领域孜孜以求而抛洒的诸多汗水和心血。在本专业内,马慧军与空军总医院皮肤科赵广教授合作研究的热疗结合光疗技术治疗白癜风取得了重大突破,根据该原理设计的新型白癜风治疗仪已经投入生产并使用,具有安全、高效、经济的特点,给白癜风患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另外,他还对白癜风的发病机制进行了系统研究,首次在国内提出了儿童白癜风发病的胃肠道菌群失调学说,他认为白癜风尤其是儿童白癜风大多与胃肠菌群失调、黏膜受损,有毒物质大量从胃肠道入血,在经皮肤排泄的过程中损伤黑素细胞所致。根据该理论,他提出了白癜风的防治食疗方案,并取得了明显疗效。他参与的MITFsiRNA霜治疗黄褐斑的研究也从基因水平治疗黄褐斑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效果,为黄褐斑的治疗提供了更为安全有效的备选治疗方案。针对血瘀型和寒湿型皮肤病如带状疱疹、静脉淤积性皮炎、寒冷性荨麻疹、结节性红斑等,他提出了砭石热疗法,利用中医砭石温法作用到身体的相应穴位而起到温助阳气,疏通经络;逐寒祛湿,祛瘀止痛;潜阳安神,止悸定惊的作用,大大提高了疗效、减少了药物服用带来的不良反应。马慧军还认为:慢性皮肤病的发生与饮食和环境密切相关,治疗中主张多关注患者的饮食健康,调理胃肠道菌群,首次提出从修复胃肠道菌群失调的角度预防慢性皮肤病的发生。目前,这一理论正在越来越多地被学者们所接受。

除此之外,马慧军教授目前共发现少见、疑难皮肤病10例,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2项、博士后基金课题1项、总参军事医学和老年病科研基金1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86篇,其中国外SCI收录论文21篇。任《痤疮》一书副主编,参编专著10部。2007年获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2008年获军队医疗成果二等奖;而且,他还多次被单位评为优秀医务工作者、医德医风先进个人、“十一五”先进科研工作者。2012年,他应邀参加国外结节病巨著《Sarcoidosis,diagnosis and management》的撰写,主编Mohammad Hosein K. Motamedi,主要撰写Acquired ichthyosiform erythrodermia sarcoidosis一章,本书由InTech - Open Access Publisher出版社出版。

作为一名医院引进的“特殊人才”,这些日常临床工作和学科研究方面的寻常故事和各种荣誉,在马慧军看来,都缘于自己当初的选择,缘于自己这么多年不辍不悔地在皮肤科领域执拗地探索的那腔热情……

责任意识催生“忙人马大哥”

在临床工作中马慧军教授发现,很多患者对皮肤病、皮肤美容的一般常识很不了解,一些不正规的诊所、医院正是利用这一点蒙骗患者,一些非法药品也借此推销,不但使患者受到经济损失,而且耽误了治疗,甚至导致病情恶化。

能力越强,责任越大!目睹这些“乱象”,马慧军感到自己有责任参与到科普宣传中,让更多的人获得正确的皮肤病、皮肤美容知识。因此,在他接诊病人时,常把健康教育宣传作为一个重要的工作内容,他不仅自己花钱印制了皮肤病防治健康小册子,免费发给患者;他还利用业余时间在诸多公共医疗网站免费为患者答疑解惑5.3万余人次;同时还定期组织同事们一起到周边社区进行皮肤病宣传和义诊活动。他和宋联进医生共同组建成立的“三九医院银屑病阳光健友”俱乐部至今已运行3年了,成员已达到100余人。目前,阳光健友俱乐部已经成为三九医院皮肤科的一个特色,大量的银屑病患者通过俱乐部的活动控制了疾病,获得了新生。

在繁忙的日常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之余,马慧军教授对周围的同事也有求必应。他最热衷于传授他多年扎实的医学理论知识和临床体会。平时工作中每有医生因为拿不准的病人找他请教,不管他有多忙也立刻放下手里的工作,耐心倾听患者的主诉,并毫无保留地告诉医生具体的治疗方案和注意事项。因此,一有疑难的病例大家都喜欢找他请教,时间长了,他便被大家冠以“忙人马大哥”的美誉。

记者采访前不久的2014年清明节前,应总参政治部的要求,马慧军教授被单位派到湖北襄阳总参某基层部队代职一年。马慧军说,刚到基层部队不久,他看到坑道作业部队官兵由于环境寒冷、潮湿,大部分人得了皮肤真菌病而没有很好的药物治疗,就自费购买了制剂,自己动手配置了特效的皮肤外用药给患病的官兵。了解到基层官兵严重缺乏卫生保健知识,他准备了内容丰富的PPT教材,多次给官兵上生动的卫生保健知识科普宣传课,从“新概念医学”的角度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肠道健康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会后大家一致反映,这么高深的医学知识在马教授的讲解下通俗易懂,我们都听懂了、都受益了。

做了这么多“份外”的工作,马慧军教授说,这都是一种责任意识促使的。一名医生,忙一点儿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整天忙忙碌碌地所干的工作是否有价值。实际上,马慧军教授的 “责任意识”,还更为具体地体现在他应用中西医结合理论对难治和疑难性皮肤病进行诊疗,善于从患者的病因、病理和心理方便进行沟通和治疗;体现在他平均年门诊接诊量在7000人次以上,从业10余年来从未发生过任何医疗事故或差错;体现在他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为方便患者就医在门诊开设了激光美容、色素性皮肤病、痤疮和脂溢性脱发等皮肤病专病特色门诊,得到了患者的一致好评;体现在他注重科研与临床密切结合,积极探寻更好、更新的诊断和治疗方法等方面。

采访即将结束时,马慧军教授感慨地说:“很多人都说皮肤科医生是‘人体大门’的健康卫士,我愿意一生当好这样的‘卫士’,以自己所学,为更多的人解除皮肤病带来的痛苦,为更多被疾病折磨的人带去灿烂的笑容……”

专家简介

马慧军,博士后,总参谋部总医院(三九医院)皮肤科副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系全军中医药学会皮肤病专业委员会常委、全军激光医学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整形美容分会激光亚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医学会中西医结合分会美容学组委员、泛亚地区面部整形与重建外科学会中国分会激光与微创抗衰老分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北京自然科学基金同行评议专家、Eur J Dermatol、Int J Dermatol、J Dermatol、J Phamacy Phamacology,Cell Bio Int 等SCI杂志的同行评审专家;J Med Plants Res (SCI 收录)常务编委; Case report in pathology(USA)编委等。其科研方向为:黑素细胞及其相关美容性皮肤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和激光美容的临床应用研究。

上一篇:宫腔镜下异常子宫出血的诊治分析 下一篇:基于AHP的高职中医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