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股一票与股份制企业的股权平等

时间:2022-09-21 09:49:39

一股一票与股份制企业的股权平等

【摘要】每支股票或股份之间的权利平等,是股份制企业得以成立、存在和有效运行的前提和基础。股东参与公司管理的权利主要是通过股东大会。文章对我国《公司法》所确认的股东大会表决权分配的“一股一票”的原则,是否能够确保每个股票或股份之间表决权的权利平等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一股一票 股权平等 同股同权 股权分置 一股独大

为了确保股票或股份之间的权利平等,我国2005年之前的《公司法》都规定了股票之间应该“同股同利、同股同权”。由于股份制企业的投资者与经营者分离的天然特性,股东对企业的影响和作用只能通过股东大会来进行。为了确保股票之间“同股同权、同股同利”,我国1993年以来的公司法都规定“股东出席股东大会,所持每一股份有一表决权。”即我们通常所说的股份制企业的“一股一票”原则。那么,公司法中确认的这种(不考虑股权结构的)“一股一票”的原则,是否能够确保股票或股份之间表决权的权利平等。

一、“一股一票”原则是否能够实现股权平等

政治选举中的“一人一票”制民主选举原则,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同,认为“一人一票”原则对于选举人而言是平等的。据此,很多学者直观地认为经济活动中的“一股一票”制原则,对于股东而言其表决权也是平等的。但事情是不是有这么简单。我们知道,要从一种事件的真推导出另一个事件也真,除非二者在本质上是完全等同的。

因此,我们要确认经济活动中的“一股一票”制原则,对于股东而言也是平等的,我们首先要考察一下政治民主中“一人一票”和经济民主中的“一股一票”二者是否完全相同,如果二者之间完全相同,那么经济活动中的“一股一票”制原则也是满足平等原则的。为此我们先对两者做个比较。

我们知道,政治民主中的“一人一票”原则是:政治民主选举或决策中的一张选票,是由一个独立的、具有决策能力的个体所拥有,且每个独立的、具有决策能力的个体只拥有一张选票。而在经济民主中(在股份制企业),一个独立的、具有决策能力的个体,在一般情况下,持有若干股份(或选票),甚至在有的企业或公司中一个独立的、具有决策能力的个体持有公司或企业50%以上的股票(股权)。一个独立的决策人持有一个股份的情况反而只在理论上存在,现实生活中比较少见。

在“一人一票”的政治民主中,其结果是由每个持票人的意识所决定,每个人在决策中过程中所占的份量是整个政治民主成员的总数分之一。而在“一股一票”的经济民主中,由于经常有一个股东持有投票权的股票50%以上,按照现行《公司法》的股东大会决策的多数表决原则规定,则其几乎可以左右企业的一切事务,除了修改公司章程,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的决议,以及公司合并、分立、解散或者变更公司形式等。其他拥有企业股票的投资人或股东,虽然从名义上还有投票权,还有参加股东大会参与决策的权利,但他们的投票结果已经不再起任何作用了。即在经济民主中,其结果经常并不是由所有股东共同决定的。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知道,“一股一票”的经济民主和“一人一票”政治民主是存在较大差别的。我们是无法直观地从政治民主的平等性来推导经济民主的平等性的。

因此,要考察经济民主“一股一票”的平等性,我们只能从“一股一票”本身来进行,而不能借助于“一人一票”的政治民主的平等性。要考察“一股一票”的平等性,首先要确认什么样的情况才叫表决权的平等。

在一个通过民主方式来进行决策的共同体中,我们说其每个表决权是平等的,除非每一个股份的表决权对选举或表决结果所产生的影响是相同的。也就是说,一个表决权的表决份量应该等于其他每个表决权。如果用数学语言来表述的话,也就是:每个表决权的表决份量应该等于1除以参与表决的表决权总数,如果参与表决的表决权总数为n,则每个表决权的表决份量应该为1/n。在且只有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说,我们的每个表决权是平等的,任何不符合这种情况的情况,我们说其表决权是不平等。

弄清楚了何谓股权平等以后,接下来考察一下“一股一票”是否能够导致股权平等(每个股份的表决权的平等)。由于我国公司法对所有的股份都赋予相同的表决权,当企业存在一个超过50%的大股东时,根据现行的公司法,其基本可以左右企业的一切事务,除了修改公司章程,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的决议,以及公司合并、分立、解散或者变更公司形式等。当企业存在一个超过67%的大股东时,根据现行的公司法,则其左右企业的一切事务。考虑到小股东大部分缺席股东大会的情况,实际上有可能在一个股东持有远低于50%的股权时,也能完全左右股东大会的一切。在这种情况下,其他拥有企业股票的投资人或股东,虽然从名义上还有投票权,还有参加股东大会参与决策的权利,但他们的投票结果已经不再起任何作用了。在这种情况下,实际上大股东手上每个股票的权利,不是整个企业股票总数分之一,而是大股东持有股数分之一了。而其他中小股东手上所持有的股票的实际权利则为零了,因为这时,其他股东是否投票以及如何投票都不会影响结果了。

虽然国内有些学者引用西方的权利“资格论”理论,认为这也是一种权利,但是,一个人是否拥有某种权利,不能只考虑其权利的“资格”,还要考虑其权利的实质。我们说某个人或某个群体拥有某项权利(这里主要指投票权),当且仅当这个人的权利的行使(投票)与否及如何行使,对结果是有影响的。如果一个人的权利的行使(投票)与否及如何行使,对结果无任何影响,这样的权利不再是一种权利,而是无权利。我们说“一个人的权利行使与否及如何行使,对结果是有影响的”是说:不同的行权(投票)会影响最后的决策或选举结果。就像政治民主选举中,一个人的不同投票,会影响最后的选举结果一样。从以上分析可以知道,“一股一票”的原则,并不能确保股份之间股权(选举权)的平等。

二、限制绝对控股股东的权利,可以促进股权平等,而并不会导致对大股东权利的侵犯

我国《公司法》“一股一票”原则的缺陷,使得前几年我国上市公司频繁出现大股东侵犯小股东权益的事实。而国内部分学者则将大股东侵犯小股东权益的责任确认为“一股独大”,认为“一股独大”是罪恶之源。而“一股独大”只是股份制企业的一种股权结构形式,它确实可能导致大股东侵犯小股权益的事情发生,但其本身作为一种股权结构形式也有高效的优点,取消一股独大,虽然可能可以克服当前股票市场上出现的这些问题,但经济学的历史早就已经告诉我们,过渡分散等其他股权结构形式也有其他股权结构形式的本身缺陷。另外,取消“一股独大”,就其现实而言,也是没有可操作性的。因此,解决“一股一票”和“一股独大”的办法,要么就是在公司法中明确对大股东的权利做出适当限制。要么就借鉴美国“特拉华州普通公司法”第212条的做法:把是否对大股东的限制权交于公司章程。

对大股东的权利的限制,是否会造成对大股东权利的侵犯呢?从第一部分的分析我们知道,如果不对大股东的权利进行限制,那么大股东的权利的行使,就会使股份制企业的中的一部分股票不再拥有权利,也即如果不对大股东的权利做出限制,大股东就剥夺了小股东的权利。一个人一行使权利,就使别人应该有的该项权利消失,那么,限制这个人的权利,并不能说是对这个人的权利侵犯,因为自己的权利不能建立在侵害别人的权利的基础之上。另外,如果不对大股东的权利进行限制,由于大股东的权利的行使,使股份制企业的中的一部分股票不再拥有权利,这样,股份制企业的中的一部分股票拥有全部权利,一部分股票不再拥有权利,也即股份制企业内的股票之间权利出现不平等。而我们知道,同质股票之间的权利平等,是股份制企业建立的基石,没有这个股票之间的权利平等的基石,股份制企业就没有了存在的理由和基础。所以从这点来看,也必须对大股东的权利进行限制。

应该限制大股东权利的另外一个理由是:大股东可以选择成为小股东,而小股东则不能或没有实力选择成为大股东。如果大股东对限制大股东的权限的做法有意见,或认为不公平,完全可以选择成为小股东。从另外一个角度讲,如果大股东对限制大股东的权限的做法有意见,该企业还可以考虑不采用向社会公众公开发行股票的形式来进行融资,企业不建立成为股份制企业。企业可以采用没有管理权的优先股、债券等形式融资。

三、限制大股东的权利,是确保股权平等,而不是走向股东平等

限制大股东的权利,是确保股权平等,而不是走向股东平等。本文所强调的限制大股东的权利,只不过是为了实现股权或股票的实质平等,是为了消除以前存在的股权或股票之间的不平等,而并不是像有些学者可能认为的那样,是想要在股份制企业实现“股东平等”。

针对大股东侵犯小股东权利的现象,2002年1月中国证监会、国家经贸委在联合了《上市公司治理准则》(第二条)中强调了“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应确保所有股东,特别是中小股东享有平等地位。股东按其持有的股份享有平等的权利,并承担相应的义务。”当时就有不少学者认为这是“从股权平等到股东平等”,如:因为股权平等,必然要求少数资本服从多数资本,这个计量化的决议方式,有可能导致多数决定的滥用,使小股东的表决权没有意义,并使大股东的意志得以强加至小股东和公司身上,就小股东而言,其意志与财产处于相互分离的状态,而大股东为满足自身利益最大化的需求,往往牺牲其他股东的利益,破坏了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绝对的私法自治和个人权利本位观念日益受到人们的质疑,从而使民法中的“人”开始由“抽象的”法律人格转向“具体的”法律人格,开始正视当事人之间经济地位的不平等,抛弃形式正义观念而追求实现实质正义。民法学观念的上述转变,带来了公司法领域的深刻变革,单纯的股权平等理念为股东平等观念所替代,股权的自由行使须建立在对他人利益的尊重和保护的基础上,对处于弱势地位的少数股东予以特殊保护,实现对实质正义的追求。实际上,要求投资金额不同的股东之间权利平等,也是不符合公平原则的。《上市公司治理准则》(第二条)中强调的其实也只是“股东按其持有的股份享有平等的权利”,而不是各股东的权利的平等。

虽然,“股东平等”和这里讲的“股权或股票的实质平等”实际上并无本质差别,但如果使用“股东平等”这一名词或概念,不仅容易使人们对股份制的基本原则产生误解,同时该概念也并没有真正反映出这种平等之间的实质。

四、结论

“一股一票”是有前提条件的。不顾它们存在的前提条件,将其列入在法律法规中,不仅不会对社会有益,可能还会对社会造成一定的伤害。不仅不会给广大投资者带来保护作用,甚至还会成为部分道德不良的大股东合法侵害广大中小投资者利益的工具和理由。建立一个对广大投资者公平公正的法律环境,有利于保护广大投资者的利益。我们应该不断修正我国现行《公司法》中存在问题,弥补公司法中的缺陷,为广大投资者建立一个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我国上市股份制企业以前出现的大股东通过各种手段侵犯中小股东权益事件,虽然随着2004年12月份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加强社会公众股股东权益保护的若干规定》的实施可能会有所减少,但如果不及时修正公司法中的缺陷,及时限制大股东的权限,一段时期后大股东通过各种手段侵犯中小股东权益事件,难免不死灰复燃。

【参考文献】

[1] 米尔恩:人权与道德的多样性[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

[2] 夏勇:权利哲学的基本问题[J].法学研究,2004(3).

[3] 罗志坚、危晓美:从股权平等到股东平等[J].中国律师,2004(7).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S].2005-10-27.

[5] 中国证监会、国家经贸委:上市公司治理准则[S].2002-1-9.

[6] 虞政平:美国公司法规精选[M].商务出版社,2004.

上一篇:跨国集团公司资金管理策略浅议 下一篇:劳资权益的权衡与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