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访友》说课简稿

时间:2022-09-21 08:00:43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山中访友》是人教版实验教科书《语文》第七册(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三篇课文。作者李汉荣。《山中访友》是一篇构思新奇、富有想象力、充满童心和好奇心的散文。作品通过走进山林,探访“山中众朋友”――古桥、树等,与他们互吐心声,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童话世界,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课文特点及在教材中的地位:《山中访友》的显著特征是语言清丽,表现手法灵活:既融入了联想和想象的写法,又运用了拟人,比喻、排比等修辞。

二、说学情

我班学生,虽然有了学习前两篇讲读课文《春》、《济南的冬天》的知识储备,有了一些解读写景状物文章的能力,但自主学习,独立感悟作品的能力仍然有待提高。而《山中访友》是一篇语言优美,情感丰富,感悟很深的作品。据此,我对教学内容进行了适当的调整:由于学生没有作者那种经历,在感悟作品方面,不作过高要求;但在感悟自然方面,我们要求学生既能走进文本,又能走出文本,能结合课文的模式,说出自己对自然景物的独特感悟。

三、说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

①理解、积累“湛蓝、坚韧、德高望重”等词。

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生自读为主,教师引导启发为辅。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提高学生人文涵养,在领略自然美的同时,懂得尊重自然,关爱生命。

4、教学重点:

抓住关键词语,理清思路。

5、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揣测作者写作意图,体会文章的写作技巧。

6、教学时间:

一课时

四、说教法:朗读法、联想和想象法、自然点拨法、迁移法。

五、说学法:读、思、议、悟、练。

六、说教学程序

导入新课――积累生词――指导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指导学生反复诵读,认真思考:文章的线索,顺序,写作技巧,情感变化以及写作意图。――指导学生精读重点段落4――7自然段――说拓展。

7、说板书

板书的内容有文章线索、写作顺序、所访朋友、情感变化以及文章主旨。

评:这样板书重点突出,结构分明,思路清晰,突现情感,便于学生把握。

附板书:

吴风庭,教师,现居湖北阳新。

上一篇:泛舟漓江 第1期 下一篇:巧妙设法教《逍遥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