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传统自由思想的比较探析

时间:2022-09-21 07:46:54

中西方传统自由思想的比较探析

【摘要】自由一直是人类奋斗的归宿所在,中国和西方近代思想家却从不同的视角来阐释它,形成了截然相反的自由学说。西方侧重于自由的政治层面,而中国传统文化则更多关注自由的精神一面。

【关键词】自由,自由思想,政治自由,精神自由

自由是个古老而又现实的话题,人类从其出现伊始,就没有停止过为自由而战。人类的每一次进步,每一次文明的升华,都是在必然的链条上又向前迈进了一步,是自由的胜利。关于自由的思想,在西方可以追溯到古希腊,而在中国的先秦时代也有了自由思想的萌芽。随着时间推移,中西方由于处于不同的历史背景,各遵循了不同的轨迹,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自由学说。

自由思想在西方可谓源远流长,从古希腊自由思想的出现,到现在资产阶级系统的自由观,它已经渗透到了西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极大的推动了西方文明的历史进程。自由这一范畴有着广泛的涵义,既有政治自由,经济自由,社会自由,也有哲学意义上的自由。自由观念,最初是作为和奴隶状态相对立的一种状态,即为人与人关系的划分而出现的。虽然西方的许多思想家们诸如康德、黑格尔是从哲学的意义来理解这一概念的,但它后来在西方的发展,却越来越多的披上了政治的外衣。其政治自由的思想萌芽于文艺复兴时期,是为适应当时的资产阶级革命而产生的,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一套系统完善的理论体系。

首先,关于自由和权利。

权利一直是西方自由思想中的核心,西方思想家们普遍把自由等同于权利。而自由主义的奠基人洛克则认为,所谓自由就是个体有能力按自己心理的决定思考,决定某一行动的实现与否,无论在自然状态,还是在社会状态下,人的自由都是不可让于的权利。国家存在的目的就是为了保证以人的权利为核心的政治自由的实现。在这里,自由一方面构成了权利,另一方面,权利又预示着自由的可能性和现实性。

第二,关于自由和法制。

较早论述这一关系的亚里士多德特别强调法制下的自由,提出了限自由于法律的许可范围之内的思想。但是自由的思想在他那里还只占据很小的位置,到了孟德斯鸠这里,法制和自由的关系才被表述的才更为详尽。孟德斯鸠认为:“自由就是做法律所允许的事情的权利,如果一个公民能够作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自由了,因为其他的人也同样会有这种权利。”同时要维护人的政治自由不仅要通过三权分立,君主立宪,还要创制符合人类理性得法律来保证。这就说明自由并不是绝对的,它并不是人们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而必须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行事。

第三,关于自由和平等。

近代政治思想家们一致认为,人天生是平等的,即使人们在天赋、能力上存在差别,也是极其微小的。自然权利就是以人们相互间的平等为前提的。并且,政治的自由对于一切公民都是平等的。卢梭特别痛恨不平等,他认为自然人是生来就自由平等的,自由就意味着人能够认识和实现某种理想和愿望,但社会的政治制度、法律却把不平等固定下来,为此,就要破坏一切束缚人的枷锁,建设一个真正实现了人的理想、自由平等的社会。

关于近代西方政治自由的思想涉及的方面很多,并且为西方民主制度的建立提供了思想原则和理论指导,同时西方民主制度的确立和发展又使的西方自由思想得以丰富和实现。虽然,在西方国家的实际生活中,自由理念并没有完全实现,人们的权利还受到各种限制,但它毕竟给我们的法制建设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视角,值得参考和借鉴。

从一定意义上来讲,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自由思想一直就存在着。不过,和西方不同的是,中国古人对自由的理解一般是从哲学及伦理意义上体现的,很少上升到制度层面。其中,儒家的“天人合一”自由观比较典型。孔子,孟子都强调通过人的内心修养的提高,精神世界的升华来达到“从心所欲不逾规”“万物皆备于我”的境界。

这是一种内敛式的自由观,不仅要求人自身有很高的道德水平,而且还要克制自己的欲望,与外部世界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在这种自由观面前,精神世界的自由是比物质世界的自由更为可贵的,个人的权利是微不足道的。正如孟子所说的:“王何必言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内省而至“仁义”便是达到自由王国的最好途径。这种讲求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自由观对中国的历史影响深远,成为中国传统自由观的主导思想。

再者就是道家的以老庄为代表的自由观,他们的自由是摆脱了全部社会关系束缚的自由,即要求人们在顺从自然的过程中达到“无为而有无不为”的至高理想境界,以“逃避自由”来求得自由。而达到这种纯粹自由的最好办法就是“绝圣弃智”与“道”浑然融为一体。

道家的这种自由思想比儒家更为极端,它在中国的思想史上也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在此后,自由的思想在中国有了很大发展,但总的来说都没有超过儒家的圈子。直至近代,西方各个流派自由思想的兴起,带给我们巨大的思想震撼,最终确立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形成了新时期的自由观,把中国的文明进程推到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

从以上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西方的自由思想强调的是一种外显理念,即把自由和法制,权利及责任联系在一起,更多的是靠“他律”,而不是“自律”来追求个人权利的实现。这种思想的产生有深刻的文化底蕴,西方文化从根本上来讲是一种个人本位主义,特别推崇人的理性,尊严及价值,并且注重实用,少空想。人的自由既然被看成是天赋的权利,它就应该从制度上,社会生活中有所体现,对人们的财产、言论、生命安全等诸方面加以保障,而不仅仅是一种理论。与此相反,作为占主导地位的中国儒家文化则是侧重于内向性上的自由,这是中华几千年传统美德的积淀。它的自由追求的是“天人合一”的至善至高境界,在这里关注更多的是群体利益,而对个人则要求自律,自制。儒家的自由毋宁说是一种精神自由,一种超越自我的理想自由,它的这种思想已经潜移默化的渗透到了我们每个炎黄子孙的心灵深处,成为我们伟大祖国繁荣昌盛,经久不息的源泉所在。

上一篇:工会干部在当前经济形势下的角色定位 下一篇:浅论先秦两汉时期道教神仙信仰的构建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