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探析

时间:2022-09-21 07:26:18

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探析

摘 要: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得到了很大发展,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很多的产业都得到了很大的进步,其中,水利水电工程的发展速度非常好,水利水电工程在发展过程中,基础建设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基础建设的质量对整个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是有很大的影响的,因此,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技术进行分析能够更好的保证施工质量。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

水利水电工程在进行施工的时候是非常复杂的,同时在施工范围上也是非常广的,在施工过程中,项目的流动性也是非常大的,在施工管理中对结构类型、质量要求和施工方案都是有非常严格的要求的,在施工过程中通常面临的自然条件也是不同的,这样就使得施工中经常会出现很多的质量问题。施工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对施工工程的进度是有很大影响的,同时对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也是有很大影响的。水利水电基础施工是整个施工阶段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施工过程中要面临的情况是非常复杂的,为了更好的保证基础施工的质量,施工人员要对基础技术进行很好的研究,采取必要的措施保证施工质量,这样在施工过程中能够更好的提高质量。

1 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的具体要求

水利水电工程在进行建设的时候,承受的荷载是非常复杂的,而且在运行过程中也是存在着很多的影响因素,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地基和基础施工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近年来,水利水电工程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的安全事故,这些事故的出现和地基不稳以及地基质量是有很大的关系的。水利水电工程在进行施工的时候,施工技术是非常复杂的,在施工前的准备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水利工程建筑物施工在地基条件方面是非常复杂的,同时也是非常多样性的,因此,在对地基进行处理的时候,过程也是非常复杂的,在进行处理的时候,要避免和减少出现错误的情况,这样能够减少事故过程中导致的损失。在施工前,要对施工场地的情况进行勘察,这样能够更好的保证施工顺利进行。

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有很多的隐蔽工程,在进行隐蔽工程施工的时候,在质量方面一定要进行保证,地基基础施工技术就是隐蔽性施工,在工程结束以后对其质量进行检查和检测是非常困难的,出现质量问题也是不能及时发现和解决的。只有在建筑物使用的过程中才会慢慢发现问题,出现质量问题进行返修和修补通常是比较困难的,因此,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对施工质量进行保证,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同时也能避免施工单位的维修成本增加。在进行基础施工的时候,要按照施工图纸的要求进行施工,同时对施工场地的勘察报告和技术文件要进行必要的分析,这样能够更好的保证施工顺利进行。水利工程施工,通常都是在枯水季节进行施工的,因此,在进行施工的时候工期通常都是比较紧张的,同时在施工的时候也会出现很多的影响因素,在施工过程中要对整个工程进行很好的安排和调动。在工期比较紧张的情况下,施工方案和机械作业在效率方面要进行提高。

2 不良地基对水利水电工程的影响

水利工程在施工中地基的情况非常复杂,在很多的施工中通常是会遇到不良地基的情况,这些地基存在着一些缺陷的,因此,在进行施工的时候不能更好的保证施工要求。对于水利水电工程来说,不良地基的缺陷对整个施工工程带来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很多的地基在地质方面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这样导致了地基的抗滑稳定安全系数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地基中存在着岩石结构面,这样不能更好的满足上部结构的抗滑稳定性要求,同时地基在局部也会出现剪切破坏。地基在渗漏量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很多的地基在空隙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空隙过大会导致水库出现漏水严重的情况,同时,地基也非常容易出现破坏的情况。地基在沉降量方面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这样是非常容易对建筑物进行破坏的,也是会导致建筑物出现变形的情况。很多的建筑物都是由于地基的强度不够导致失稳情况出现,在受到外力作用的情况下非常容易出现坍塌情况。在对地基进行处理的时候,要沿着进行测量的基准灰线直边切割出来一个槽边的轮廓线,逐一的展开作业,要保证地基与基础的硬度能够承受建筑物上面的全部荷载结构。

3 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建设中常用的方法

3.1 锚固方法在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建设中的应用

一些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位置主要是山区。众所周知,在山区进行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是非常困难的。因此,锚固法才逐渐被应用到了水利水电工程基础的建设中。锚固法在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建设过程中应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尽量减少工程量。如果水利水电工程的基础坐落在山区,那么必须对基础进行特殊的处理,以此才能有效的保证基础长期的稳定性。锚固法在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建设过程中的应用,就很好地解决了基础坐落在山区所面临的一些问题。

3.2 预应力管桩在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建设中的应用

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建设过程中,将预应力管桩运用其中,有效的保证了水利水电工程的基础建设质量。先张法预应力管桩与后张法预应力管桩是预应力管桩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两种预应力管桩在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建设过程中有着不同的作用。近些年来,预应力管桩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向前发展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震动法、射水法以及静压法等方法是管桩在进行沉降过程中常用的技术方法。预应力管桩在沉降过程中经常使用的两种技术方法为:静压法;锤击法。静压法主要是通过桩机的作用,对预应力管桩施加一定的力,将预应力管桩压到地面以下;锤击法的主要优点是:可以使得水利水电工程基础的建设速度得到有效的提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水利水电工程的基础建设质量。在使用的过程中,要首先对实际情况进行确定,然后有针对性的选择最终所使用的方法。

3.3 水泥土在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建设过程中的应用

水泥土在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建设中的应用,也在很大程度上确保了水利水电工程基础的建设质量。水泥土就是将水泥与水搅拌均匀之后,然后进行相关的反应,以此来达到所要求的强度。水泥土的主要作用是对地基进行加固,使得基础能够长期的处于稳定的状态。水泥土的灌浆深度一般在50cm左右,这样就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地基的稳定性以及也能很好地满足基础的承载能力。土壤的质量、密度以及水泥掺和量都与水泥土的质量有着很大的关系。因此,在水泥土进行搅拌之前,一定要对上述3个方面的内容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以此来确保水泥土的质量。

4 结束语

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是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的,在进行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时候一定要保证施工质量,这样能够更好地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同时也能避免出现安全事故。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对基础处理技术要进行重视,这样能够更好的保证基础工程的质量,对整个工程的质量进行保证。基础工程和地基工程在整个施工工程中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施工人员一定要提高自身的技能和素质,这样能够更好的提高整个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参考文献

[1]史云海.浅谈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技术[J].科技与企业,2013,19:202.

[2]朱瑞国.浅论水利工程基础灌浆施工技术[J].科技与企业,2013,18:188.

[3]张新胜.水利工程软基础处理方式探讨[J].陕西水利,2013,1:106-107.

[4]魏静,刘兆楠,丁万峰.探究水利工程中大坝基础处理措施[J].科技资讯,2013,6:73-74.

上一篇:有关桥梁工程中钻孔灌注桩基础施工技术探析 下一篇:建筑工程地基处理方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