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技术”

时间:2022-09-21 07:07:23

“大国技术”

大国应有与之匹配的“大国技术”,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教授时红秀相信,高铁就是其一。

高铁在国外早就是较成熟的技术,但由于应用的市场空间有限,国外高铁企业急于将技术变现,中国铁道部门和企业得以抓住时机引进。其后不断研究、消化:创新,形成了自己的标准体系。

中国南车前董事长赵小刚在接受《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在高铁装备制造业领域,避免了像国内某些产业那样,没有培育出足够强大的自主品牌,市场却被外资品牌占据的情况。

2004?2005年,中国南车从日本川崎重工引进时速200至250公里的动车组技术。

接下来,中国南车在此平台上再创新,甩掉“洋拐棍”,成功研制出CRH2C型时速300?350公里的高速动车组。

2010年,CRH380A新一代高速动车组诞生,2011年,时速500公里更高速试验车下线。这些成绩标志着中国高铁进入到全面创新和引领阶段。

高速动车组列车控制系统、牵引、制动等系统的核心技术,国外企业不转让,国内企业只能自主研发。

依托国内“四横四纵”高铁网的实践及新的市场需求,中国高铁企业的研发不断进步。

一位京沪高速铁路股份有限公司人士介绍,他们与厂商、施工方、各铁路局等多方,一直在不断沟通,包括产品性能、维护服务模式、运营管理模式等,这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2012年,南车四方股份公司联合16家科研院所和企业,发起成立了中国高速列车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目的是要使其生产的高速列车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实现“谱系化、智能化”等目标。

掌握核心技术的同时,中国高铁企业还在制订自己的标准体系。建立完善高铁领域的标准体系,也就相当于编制出在这个领域的游戏规则,将有利于推动中国高铁实现规模化、系统化的出口。

2013年8月29日,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标准制订会在北京召开。一位与会专家介绍,类似会议已开过多次,目的就是不断完善这个领域的标准体系。

该专家介绍,高速铁路包括系统集成、动车组、线路系统、客运服务等7个子系统,在每个子系统,中国都在制定相应的标准体系。

随着中国高铁的技术创新,高铁的标准体系也获得了同步创新。例如,高铁无砟轨道方面的设计取得了新的成果,与之相对应的设计标准也就能得到同步更新。

“是否建立了完整的高铁标准体系,是中国高铁技术是否实现自主研发和自主知识产权的一个标志。”该专家说。

赵小刚说,中国在高铁技术引进过程中,引进了日本和欧洲等多家企业的技术,既引进了电力机车,又引进了动车组,如果在这个基础上不能保持清醒头脑,形成我们自己的标准体系,未来中国铁路的运营成本会很高。

中国高铁技术毕竟是后来者,还有一些短板亟待补上。

一位中国南车人士告诉记者,在高速列车制造领域,中国企业亟须提高的是在基础器件、基础制造工艺及基础材料“三基”领域的制造能力。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电力机车之父”刘友梅在谈到这个问题时也表示,中国高铁的集成能力很强,但“三基”一直是最大的短板,“三基”产品基本依靠进口。

有鉴于此,2013年11月下旬,中国南车联合中国工程院在江苏常州举办了首届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三基”技术创新论坛,探讨如何在轨道交通装备“三基”领域实现技术突破。论坛重点关注高速列车轮轴研制、列车制动技术、列车发动机、齿轮传动装置等领域的生产制造技术。

据中国南车人士介绍,之所以目前高速动车组的制动装置、轮轴还无法实现国产化,主要原因在于生产这些设备所需的金属材料国内无法生产。

而据《财经国家周刊》了解,科技部正在扶持太原钢铁集团等企业就此开展研发,先推动解决材料问题,然后再想办法进一步实现加工技术的突破。这些问题如果得到突破,将进一步巩固提升中国在高速动车组领域的地位。

上一篇:存量发行还缺什么 下一篇:高知“蚁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