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建设施安全标准填补会展业空白

时间:2022-09-21 06:59:11

临建设施安全标准填补会展业空白

新修订的《北京市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管理条例》于2010年12月1日在北京正式实施,进一步落实大型活动“谁承办,谁负责”的法定原则,增强大型活动参与各方的安全责任意识。而在《条例》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则是全国首个展台搭建安全标准――《展台等临建设施搭建安全标准》(以下简称《标准》)面世,《标准》由北京市公安局治安管理总队主导,中国展览馆协会组织编制,不仅代表了行业内最新的技术和管理理念,也具有深远的行业影响和历史意义。针对标准出台的背景和行业意义,记者采访了中国展览馆协会理事长郑世钧,全面了解其制定、出台及相关细节问题。

近年来,展览业发展快速,各级主管部门、行业内部对展会期间的展台搭建工作逐渐开始重视。“标准出台可以说是行业需要,也是管理部门的需要。”郑世钧告诉记者。展台的搭建不同于其他建筑,搭建和持续时间短、造型性强等特点注定对工程和相关活动有特殊的要求,同样,出于北京市公安、消防、质监等政府部门管理需要,会展场馆、搭建企业规范服务和质量要求,对于临时搭建的各项标准就显得异常重要。“全国各地都有不同的要求和情况,但就北京来说,对展台搭建安全标准呼声已经很久,因此这也是符合会展企业,特别是场馆、搭建企业和承办单位的发展需要的,”郑世钧说。

2010年11月16日,《展台等临建设施搭建安全标准》正式公布,“我们强调这个标准的实用性和适用性。”郑世钧说,如果标准不符合行业发展,缺少实用价值,那也就偏离了指定该标准的初衷。在历时半年多的规划和编制标准时期,北京市公安局治安管理总队与中国展览馆协会密切合作,组织经验丰富的建筑师、结构工程师、搭建企业、展馆等专家和代表,调查展览行业临时搭建设施的生产、安装全过程,并抽样分析了部分国内外临时搭建工程的事故案例,通过大量的调研、搜集资料的工作,《展台等临建设施搭建安全标准》终于出台,“虽然在一些细节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但毕竟是行业中第一部展台搭建标准,在日后的工作中还需要逐步修整。”郑世钧表示,标准已经上报公安部备案,如果将来北京执行情况良好,可以向全国其他会展城市进行经验推广。

从制定和的时间来看,正好经历了2010上海世博会,而中国展览馆协会也在其间组织其会员参观世博会,了解其他各国会展业发展情况及展台搭建方面的经验,“因为世博会展馆的设计、搭建周期较长,不同于专业贸易型展会的展台搭建,所以主要从世博会上是全面地借鉴经验。”郑世钧告诉记者,世博会期间的展馆搭建更多地借鉴了建筑业的相关标准,相对于专业贸易展的展台搭建要求比较严格,但是世博会也对标准的制定起到了一定的借鉴意义。

北京大型活动明确规定:“谁承办,谁负责”,因此从法规角度来说,出台标准的深远意义在于为承办单位、场馆提供了一把尺子。对于展览业而言,展台等临建设施的安全系数直接决定着展会秩序和效果,确保展台及搭建工程在布展、展示期间的安全性,也是保证了大型活动中人员的安全。“之前总是凭经验判断展台是否合格,如今有了标准,那么就按照标准规定的来办,这也是有章可循。”郑世钧说。纵观全国各个城市,凡是具备会展中心的城市,关于展会期间的安全工作总是第一位,而现实给行业的教训已经不在少数,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均出现过展台等临建设施出现安全的问题。

“展会的发生地在展馆,所以本次标准对展馆的意义也十分重要。”郑世钧说出了自己的看法,由于长期缺失相应规范,安全问题出现时,主管部门、主办单位、展馆就容易形成“扯皮”,不但事故责任确定不清楚,而且也不利于展览业的发展。本次标准的出台象征着中国会展业的一大进步,填补了展览行业展台搭建缺乏安全标准法规的空白,对推动展览安全社会化进程、降低临建场所事故率起到了积极作用。郑世钧还表示,中国展览馆协会还将继续编制出台相关行业规范和标准,并在实践中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不断丰富和完善。

上一篇:志愿者队伍迎壮大契机 下一篇:大鹏展翅独显梅江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