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后如何更好地教学

时间:2022-09-21 06:07:18

新课程改革后如何更好地教学

新教材充分体现《生物课程标准》的精神,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有利于提高每个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倡导学生探究性学习,力图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逐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

新课程改革下如何进行有效教学呢?我谈几点自己浅显的认识:

一、教学目标的设计

教学目标设计是教学设计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它是教学理念的体现。教师在撰写教学设计时如果不能很好地应用教学目标,就会出现教学无的放失。甚至出现违背教育、教学规律的现象,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教师在制定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时,要充分考虑课程目标的体现和贯彻。

二、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人亦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因此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显得尤为重要。具体在教学中我们该怎么做呢?首先新课的导人非常关键,教师在这方面一定要下足工夫,最好能联系生活实际,有创意,能吸引学生的眼球,让学生知道这些知识对我们实在太重要了。

三、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探究教学的第一步是提出问题,问题的提出要从学生生活环境、生活经验、经历或从社会的热点问题人手。问题提出后,要鼓励学生自己观察、思考、提问,并在假设的基础上进行探究方案的设计和实施。探究完成后培养学生通过文字或者图表等表述探究的过程和结果的能力。

四、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1.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教师要多学习。多培训,能够熟练制作幻灯片,利用多媒体教学,配上音乐、录像等,把抽象难以理解的问题,利用形象的动画设计,使学生很容易理解、接受。多媒体教学还增强教与学的主动性,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和参与热情,提高教学效率,有效地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2.学校的图书馆、实验室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要因地制宜,积极发挥现有没备的作用,领导学生设计富有创造性的实验和实践活动,提高生物教学质量。

3.广泛利用社区课程资源,包括博物馆、动物园、植物园、养殖场、果园以及周围自然环境,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就近而为,城市里的学生可能离博物馆、动物园、植物园近,那么就选择这些地方,农村里的学生离养殖场、果园、菜园等较近,那么就选择充分利用这些资源。

五、分组――合作教学

分组合作学习是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为了共同的目的在一起相互协作学习的一种教学形式,它是教师组织下的学生问的合作,对于改善课堂气氛,培养学生合作精神,提高教学实效,促进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我们一般是八人一个小组,每一节新课基本上是这样进行的,首先出示教学目标,然后出示相关问题,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课本内容,在阅读时做到眼、口、脑、手并用,答案找出后,小组商量、对照,得出最佳答案。随后小组代表就有关问题到讲台上讲解,教师做最后补充。这样整节课大部分的主动权就交给了学生,督促学生积极思考、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但是,为使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取得更大的成效。还需要师生共同努力!

六、相互学习,突出学科课改特点

教研组实行集体备课,集体备课作为教师合作研讨的一种有效形式,对于发挥教师团队优势,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最大限度地减少教学中的不足和失误,具有重要的作用。有利于整体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教研组还定期组织教师讲公开课、听课、评课,课后进行反思、交流。实践证明集体备课收到良好的效果。

新课程改革对于广大教师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他对于教师知识能力的再生,对于教师教学素养的提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今后的日子里,我们将坚定信心,广泛学习,以更饱满的热情和工作状态投入到新课程改革实试验中,争取更大的收获和成功!

上一篇:还校园一片净土 下一篇:以人为本塑造新型教师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