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吴宇森的暴力电影的美学探究

时间:2022-09-21 05:34:17

关于吴宇森的暴力电影的美学探究

[摘要]暴力电影指一些强盗片,警匪片等,其中的暴力行为和场面,表现了暴力的残酷性,毁灭性和罪恶性,而吴宇森将“暴力”和“美学”这两个不管内涵还是外延都相去甚远的词粘合在一起,成为一种新的美学风格。本文分析了暴力美学的含义,简介了吴宇森的暴力电影中暴力美学形成的历程,对其经典的暴力电影中影射的美学进行了深入的探究,认为吴宇森的暴力电影,虽然充;为暴力场景:但足通过悖论式影像,隐喻了对暴力的否定、对和平的渴望。

[关键词] 吴宇森 暴力电影暴力美学

一、绪言

暴力,在汉语词典中的基本词义是强制的力量――武力,如战争、打斗等。暴力电影指表现了追逐与打斗的破坏,厮杀与战争的毁灭,和对人性的摧残和血腥杀戮的影片,比如一些强盗片、警匪片等,其中的暴力行为和场面,表现了暴力的残酷性、毁灭性和罪恶性。

暴力作为一个哲学问题、社会问题历来受到人们的关注,同时又是世界电影长廊中的重要景观。但有关电影的许多限制性法规都是针对暴力制定的,这些限制与电影中暴力的表达方式有密切的关系。而将“暴力”和“美学”这两个不管内涵还是外延都相去甚远的词粘合在一起,成为一种新的美学风格的功臣首推吴字森,吴宇森给全世界观众提供了一种审视暴力的东方美学视角,使暴力成为了一种“有意味的形式”。

20世纪80年代,香港电影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以徐克、许鞍华、吴宇森为代表的香港电影,在亚洲乃至世界都产生了巨大的反响。他们的电影以鲜明而一贯的特有风格在国际影坛上赢得众多评论家及观众的赞赏。在香港影坛中,能称得上“电影作者”的寥寥可数,吴宇森就是其中

二、暴力美学的含义

暴力美学最初出现在对吴宇森作品的评论中,现在正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电影、漫画、游戏等各个领域,甚至成为一种时尚。暴力美学就是指在中国的香港发展成熟的一种艺术趣味和形式探索。它的内涵是发掘枪战、武打动作和场面中的形式感,将其中的形式美感发扬到眩目的程度,忽视或弱化其中的社会功能和道德教化效果。主要特点是摒弃表面的社会评判和道德劝诫,就其浪漫化,就其诗意的武打、动作的极度夸张走向彻底的形式主义。

香港电影的“暴力美学”渊源于中国讲求“神韵”、“韵律”的美学传统,继承了武侠片对动作美感的追求,也吸取了西方警匪片、歌舞片的一些拍摄技巧,而形成了高度风格化的特色。同时它也具有民族文化的深层内涵,即在光鲜眩目的表象下,蕴含着中国传统的侠义精神。香港电影对暴力作形式美的呈现,并不是提倡、宣扬暴力,而是寄予其对没有暴力,人人和睦相处的乌托邦社会的渴望。

三、吴宇森的暴力电影

香港这个具有强大包容性、创造性和多样性的电影王国,造就了吴宇森对电影视觉语言的良好把握与宽广的视野,经过近二十年香港电影文化的浸染,在积累了经验,继承了香港电影优秀传统的同时,吴字森也勇于革新,形成了“暴力美学”的个性化风格。1986年在徐克的帮助下,吴宇森执导了《英雄本色》,这是一部融合了中国侠客气概的人物和画一般的枪战场面的影片,这部电影在商业上和评论界都获得了巨大成功,也奠定了吴宇森“暴力美学”的影像风格。从《英雄本色》、《英雄本色11》,到《喋血双雄》、《喋血街头》,直至《纵横四海》、《辣手神探》都为他的个性化风格作了有力佐证。这些影片不单单是速度及残暴的表达,同时也呈现了强烈的浪漫色彩,形成了吴字森独特的“暴力美学”风格。九十年代初吴宇森前往好莱坞发展,其“暴力美学”风格为世界观众认同和接受。激烈、火爆、诗意、唯美的影像,给暴力题材电影带来了新的维度,其中包括动作美学、风格化表达及传统文化精神的传递。吴宇森所进行的革新,不但奠定了他在香港电影史中的地位,而且在世界电影史中也占有一席之地。

在暴力电影中,吴宇森塑造的人物虽然是边缘人群,但他们为人豪迈潇洒、飞扬着感人的激情和自信,有着义薄云天的气概,在他们身上凝聚了中国“重然诺,轻死生”的侠义精神内核。影片中的现代英雄像古代侠客一样,可以为情义奋不顾身,虽死犹荣。这些平民英雄形象寄托了港人的浪漫理想,也成为海外华人触摸中国悠久文化和想象祖国的一种方式。吴字森单枪匹马闯荡好莱坞,不仅坚持了自己一贯的影像风格,而且在好菜坞影片中,融入了中国的侠义精神,突破了香港时期仅对男性友谊的抒写,涉及到更为重大的社会主题。以好菜坞的雄厚资本作为后盾,以好莱坞高科技为依托,吴宇森更加注重对壮观场面的渲染,对电影特效的运用,“暴力美学”风格也朝着奇观方向发展。吴宇森在让西方观众大开眼界的同时,也引起了好莱坞视觉语言的突变、改变了世界影坛对于暴力体裁电影的看法,启发了大卫・林奇、昆汀・塔伦蒂诺等一批电影人对暴力影片的风格化探索,掀起了“暴力美学”的热潮。

四、经典暴力电影中的美学探究

吴宇森在表现不同环境、形式的枪战时,他大量运用慢镜头、停格,注意动作的节奏感,营造了激越悲壮的诗意情境;

在《英雄本色》中小马在台湾酒家给宋子豪报仇的一段,至今依然是香港电影中最经典的枪战场面?整个场面以国语小调歌曲搭配着两段情节:一边以慢镜头捕捉小马在走廊里左拥右抱,同时把多把手枪藏于走廊的花盆里,潇洒飘逸、风流倜傥;一边以正常速度拍摄台湾黑帮大吃大⒌木蒲?两个片段平行进行,又互相穿插,不同的节奏形成鲜明对比。随之,一段最激烈的枪战爆发。小马顺势从走廊花盆里拿出预先藏好的手枪,以慢镜头拍摄他的动作,一个飞身,一下举枪,把对手射得七零八落、吴字森血溅式的浪漫,既是刚烈的暴力,又是令人沉醉的美景:

《喋血双雄》开头的一幕,歌手伴随小庄出场时唱的那首《浅醉一生》“每一天我在仿徨,每日每夜我在流浪,多么想找个愿意相随的人、叫我心不再飘泊:希望等到你的来临,轻轻地说接受了我,让我知道我看着的人、承诺的一切永不改变、多少期望多少梦,都因孤寂的感觉,就算希望多飘渺……”,这凄楚伤婉的旋律,伴随着杀手小庄披着风衣、戴上礼帽、迈出教堂、步入酒吧、沉默拔枪的举手投足的慢动作中响起,体现出十足的韵味,更暗示主人公寂寥、孤独的心境,也揭示了整部影片的基调。吴字森在此片中运用他的电影特征,慢镜头、双枪射击等来呈现小庄舞蹈般的射击动作。小庄在家里被黑帮份子埋伏,刺激、血腥的枪战开始。小庄一边坐在沙发上往后移动,一边从袖口顺出备用手枪还击,他以不同的移动美妙地层示了身体的灵活性。明快的动作节奏,加上多样的摄影机运动,把小庄以一敌百的场面,拍得流丽精彩、他射击的正常速度与歹徒被射倒地的慢镜头相互穿插,交织出最富诗意的暴力场景。

《辣手神探》照样实践了他的暴力美

上一篇:传播视野下的鸳鸯蝴蝶派电影创作 下一篇:走不出的世界